變相網路空間 類型部落格
變相網路空間 類型部落格
記者 徐鈺婷 報導 2010/04/04
部落格誕生於網路世界,它不僅繼承網路本身開放式快速連結的特性,更有別於過去傳統媒體過於單向式溝通,首度拉近資訊和消費者的距離。而正因為部落格蓬勃發展,促使類型部落格的產生讓部落格經營者「分眾」更為詳細,同時對企業主來說,不僅可以運用部落格分眾又集中的特性,達到宣傳目標消費者的標的,還能把口碑行銷運用在部落格中。然而近來卻有不少企業主找來專業寫手假扮成消費者,以貌似分享文的方式為自己的產品背書,或者直接找來知名部落客花錢買試用文,變相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此作法無疑破壞部落格真誠分享的初衷,更是違背口碑行銷原本希望消費者能擺脫廣告的自圓其說的精神。
個人部落格 實際使用經驗分享
部落格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網路空間內盡情角色扮演、表達看法和抒發情緒,任何一個部落格經營者,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消費者,都可以容易地透過網路閱聽,或者給予回應。事實上,從部落格一詞來源,便可以嗅出濃厚的消費者逐漸主導消費選擇的意味。部落格是「blog」的音譯,blog源自於「web-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在網路上的日誌。但從「weblog」到「blog」的轉變最主要在於1999年,Peter Merholz發現部落格的呈現,使個人有如一個媒體發送台傳播自己的意見,部落格的出現可說是個人媒體興起的時代,因此他開玩笑將weblog拆寫成「We Blog」(我們的部落格),而這傳神的詮釋也精準說明了部落格出現的意義,也使得blog一詞沿用至今。
此外,部落格本身可以透過引用和串連的功能,將話題源源不斷地擴大和深入,活絡相關社群的對話。尤其是現在特別重視購買者的時代裡,消費者彼此間最直接的圖文分享,逐漸擺脫廣告完全美化商品的催眠。以網路拍賣來說,不少服飾廠商找來漂亮的模特兒展示衣服,並透過大量的修圖、打光讓衣服看起來顏色鮮豔,所以造成在網路上所展示的照片往往和實際產品有落差。這時部落格便成為一個管道,發揮消費者自行把關的作用,有些較早買的消費者在部落格中發表他們的消費經驗,內容詳細說明衣服品質、賣家服務等購買心得,並在未經電腦軟體、燈光等外在修飾下將衣服重新拍照,甚至把自身比做模特兒般重新展示衣服。而正因為素人本身的身分為消費者,比起廠商的自吹自擂,消費者反而更能暢所欲言。
分眾+集中+深耕=類型部落格
部落格重新定義傳統媒體與消費者的關係,過去「被動」的消費者和現在「主動」分享搜尋資訊,不再全盤相信廣告和行銷人員的公關說詞。但是部落格的誕生不代表傳統媒體的過去,部落格在於強化溝通,突顯消費者越來越主動搜尋資訊的現象。在這樣的趨勢下,再加上部落格經營關心的議題和興趣各有所不同,因此造就「類型部落格」的產生,也就是出現有專門討論相同領域、興趣的部落格,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網友聚集和互動。譬如在類型部落格中的「彩妝部落格」以討論美妝用品為主,「旅遊部落格」則是分享旅遊相關的資訊和心得。
目前台灣類型部落格的分類方式蓬勃發展,以無名小站的網誌分類來說,就有休閒旅遊、運動體育、攝影天地、心情記事等高達二十六種的分類。但經由實際瀏覽各類型的部落格,卻發現部落格經營者所選擇的類目,不一定通盤是以此類型話題打轉,有時會搭配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又或者是發表一些無關主題的文章。由此可知,類型部落格的定義來自於部落格經營者本身自我的認知,並非由他人斷定,甚至不會有第三人評斷部落格經營者自我定義的類型,是否與實際內容相符合。雖然這可能構成名為美妝部落格,裡頭內容卻全是個人生活心得等諸如此類的現象,但卻也間接暗示著,部落格經營者本身某程度上對此類資訊的關心程度,更直接揭示企業主要的目標銷售的分佈。
![]() |
在無名小站的類型部落格中,有休閒旅遊、運動體育、攝影天地、心情記事等高達二十六種的分類。(圖片來源/截圖自無名小站) |
兩面刄 變相的部落格
類型部落格不僅可以將市場分眾化,讓企業主明瞭哪些消費者喜歡美妝,哪些消費者喜歡體育,又或者喜歡哪些3c用品,同時又可以透過部落格集中擁有相同興趣的消費者,進而深入宣傳並與這些目標消費族群對話。因此現在有不少企業主看重部落格繼分眾又集中的特性,找來專業寫手為自己的產品背書,更不乏直接找知名部落格經營者花錢買分享文,變相地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目前以「免費寄送試用贈品」,和「邀請部落格經營者出席商品發表會」等方式最為普遍。以美妝用品為例,二○○九年九月媚比琳推出新品「快捷摩天濃密水睫毛膏」,網路上開頭為「試用」的分享文在二○○九年九月至十月中集體出現,導致消費者不管瀏覽哪個部落格,十之八九都會接收相同的訊息。姑且不論部落格經營者是否被收買,但是企業主將官方資訊借用部落格方式來發佈,變相進行所謂的口碑行銷,這樣的作法無疑是破壞部落格這個管道「真誠分享」的理念,並且也中傷口碑行銷-「希望消費者能擺脫廣告的自圓其說」的想法。口碑行銷彷彿被貼了壞標籤,就像兩面刃般既是部落格的優點也是最大的致命傷。
![]() |
在奇摩搜尋中打上媚比琳快捷摩天濃防水睫毛膏,有許多以試用為開頭的分享文,特別集中在二○○九年的九月與十月之間。(截圖自yahoo) |
由於部落格當紅的因素,使得部落格現在擁有很多面貌的類型部落格,豐富了消費者的網路使用經驗,但也間接顯示背後的商機無限,企業主把口碑行銷運用在部落格中的商機,試圖利用在部落格上的資訊就好比病毒般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威力,加速談話深度並擴及整個社會網路的廣度。但部落格口碑行銷最大的目的在於消費者能彼此在「無利益」的前提下透過分享、留言等互動來顯示自己對產品的真實感受。但在這樣變相的扭曲部落格行銷下,部落格到底是一個真誠的分享空間,還是另一個置入性的廣告空間?
![]() |
記者 徐鈺婷
我是Crystal,中文名字徐鈺婷。 我喜歡觀察周遭的新鮮事,因此「新聞」首推是我的最愛。對我而言,記者是溝通資訊的橋樑。除了消極面傳送訊息外,更能關心、貼近小人物大生活,和林林總總大範圍的訊息。如此跨領域的接收訊息,不需一點學費便能從新聞中學習。 或許新聞的公信力早已跌落谷底?也或許記者跟狗仔無形中被劃為等號? 但在眾多稱呼中,我更喜歡用「記者」稱呼我自己。 我希望從這裡出發,讓你看見不同的記者品質,感受不同的記者對新聞的心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