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

日本式奇幻 《陰陽師》

陰陽師,是日本朝廷的官職之一,源自於唐朝律令制中的陰陽寮,負責天文、曆法、、占卜等等事務。夢枕貘所著的《陰陽師》,主人翁安倍晴明就是平安時代的陰陽師,在平安時代末期的民間故事集《今昔物語》中記載了些許此人的事跡,而夢枕貘藉由這些相關記載,發展出了一系列陰陽師的故事。

日本式奇幻 《陰陽師》

記者 葉東瑜 文  2010/04/18

 《陰陽師》第一部長篇小說〈生成姬〉封面。
(圖片來源/痞克邦preaglet部落格)

陰陽師,是日本朝廷的官職之一,源自於唐朝律令制中的陰陽寮,負責天文、曆法、占卜等等事務。夢枕貘所著的《陰陽師》,主人翁安倍晴明就是平安時代的陰陽師,在平安時代末期的民間故事集《今昔物語》中記載了些許此人的事跡,而夢枕貘藉由這些相關記載,發展出了一系列陰陽師的故事。


安倍晴明與源博雅
日本雖深受中國的影響,制度、文化都有許多相似之處──《陰陽師》中所提到的五行、八卦、十二時的用語都可看出中國影響之深──但在神怪方面,日本很早以前就已衍生出許多風格強烈的傳說。《陰陽師》這本書就是運用了日本自古流傳至今的題材,加上安倍晴明這個相當具有個人特色的主角,創造出了日本味濃厚的奇幻小說。這本書的主人翁安倍晴明是個奇男子,書中有一段是這麼描述的「若要打比方,故事中的男子,就像朵隨風飄盪、懸浮在夜闌虛空的雲。」不只在這部小說中安倍晴明的形象如此,在其他諸多傳說、創作裡安倍晴明都是一位謎樣的人,或者他根本不是人(在某些記載裡,他的母親是隻白狐。)可說他在日本人的心中有一個指標性的地位,是一個謎、一個傳說、一個神人。

書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源博雅,同樣在《今昔物語》中有出現過,他是皇親之後,同時也是個武士。在《今昔物語》中所描述的源博雅,看得出來是個至情至性的人物,雖具有身分地位,在去找安倍晴明的時候卻從不搭車也不會帶隨從;同時喜歡音樂,聽到好聽的音樂會感動到流淚,而因為源博雅自己本身也是個音樂家,懂琵琶、笛子等等樂器,甚至想把悅耳的樂曲學起來。夢枕貘也提到,會將源博雅設定為主要的配角,就是因為他直率且可愛的個性,他自己形容,安倍晴明之於源博雅,就像福爾摩斯之於華生。在《陰陽師》系列作裡,安倍晴明與源博雅的對話是很重要的成分,而讀者在觀看的同時也會接觸到安倍晴明的思想(又或 者是作者的思想),這些思想常常在安倍晴明向源博雅解釋「咒」的時候隱約可見。



咒的世界
陰陽師的術法中,最主要的就是「咒」,而最短的「咒」就是「名」,這是從《陰陽師》第一部中就提及的概念。「咒」是一種束縛,而「名」如普通人的姓名、事物的名稱,其實也是種束縛;在第二部中安倍晴明又向源博雅解釋:「語言只是盛咒的容器。」猶如生命能在生物體上展現,情感能經由詩歌展現一般。咒在《陰陽師》的世界裡是很重要的元素,不但是故事中的內容,也是各則故事的因素,可說是《陰陽師》的中心思想。就算如此,作者似乎並不打算讓讀者費盡心思了解「咒」,因為書中的源博雅就像其他普通人,不懂「咒」的意思,每次安倍晴明想解釋,常常只弄得源博雅一頭霧水,最後都在杯酒、談笑中不了了之。

由於2005年是安倍晴明的千年冥誕,各類相關作品在那幾年間相繼出現,《陰陽師》則是重新被炒作,可能是安倍晴明角色特色強烈,各類記載也說他是美男子的關係,使得這個人物成為很好發揮的題材,其後《陰陽師》更出了相關漫畫、電影等等。另一系列小說由結城光流所著的《少年陰陽師》則是在講述安倍晴明孫子安倍昌浩的故事,在這部小說中,安倍晴明仍是深不可測的人物,不過因為小說調性不同,故事的主題性和連貫性都比《陰陽師》強,也因為主角安倍晴明的孫子才十三歲,敘事方式也較活潑。《少年陰陽師》比較像普通現代小說,有持續的劇情,段落跟段落間沒有分很清楚,節奏也很快;《陰陽師》就比較像故事集,是一則一則的故事,尤其是第一部,也許因為最初是連載的形式,幾乎可以分開看而不會難以理解,雖然後面的篇章會提到前面的事情,但幾乎不會影響劇情走向。這種書寫方式反而更有種特殊的氛圍,而且不管是文字或者是內容上,《陰陽師》的日本味都比《少年陰陽師》要來的濃厚,若要比喻,《陰陽師》就像浮世繪,《少年陰陽師》就像漫畫。


日本風味的奇幻
日本是個繁榮的國家,而其文學、電影、漫畫等等產業發展蓬勃,不管是受中國的影響或是其他國家的影響,常常會讓人覺得日本富有創意,充滿科技感和現代感,不過日本並沒有因此就拋棄固有傳統。在各類創作之中,常常會看到作者將日本文化融入其中,就算如漫畫這種青少年比較常接觸的創作也是。在奇幻文學方面,《陰陽師》可說是帶領起一陣風潮,日本人發現原來自己的國家還有這類題材可以發揮,尤其是陰陽師、鬼怪等等的傳說,從前可能會被認為是怪誕或過時,現在越來越多人懂得挖掘這一塊豐富的寶藏。但是目前看來的各種創作大多只將怪物、法術抽出發揮,並沒有把背景、內涵當作運用的元素,不像《陰陽師》不但有日本鬼怪,也帶有日本的哲理,可惜就連陰陽師的電影,可能受限於片子長度,無法鋪陳出足夠的深度,只能見到《陰陽師》鬼怪、奇幻的一面,並無法看出原書富有內涵的對談和情節。總而言之,將《陰陽師》視為現代日本奇幻文學的先鋒並不為過,想要了解日本鬼怪文化又不想讀古書的話,這一系列或許是不錯的入門。

記者 葉東瑜
人生中,難免會發生幾件意外的事。而進來交大傳科,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意外。 重要的不是意外本身,而是意外之後,能做些什麼。 相信我會在傳科、在電子報學習到很多東西,也希望我能在經過這些磨練後成長。    
記者 葉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