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

亦正亦邪的正義 《龍紋身的女孩》

當世界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種種不堪的真相。在這個世界想要求得生存,只有靠自己。

亦正亦邪的正義 《龍紋身的女孩》

記者 陳明鈺 報導  2010/05/02

《龍紋身的女孩》電影海報。(圖片來源/觸電網)


瑞典犯罪小說作家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所寫的作品《龍紋身的女孩》,是他筆下《千禧》(Millennium)三部曲的作品之一。這三部曲分別為《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和《空中的城堡》
(Luftslottet som sprängdes),2004年11月,50歲的史迪格.拉森因心臟病突發而猝死,為《千禧》這部作品多了一個話題,更也多了一分惋惜。


話題多元的作者
在未完成手稿和筆記中,拉森的《千禧》系列原計劃寫成十部,心臟病發令他有志未成,也無法看到出版過後受到好評的景象。三部曲推出的成功,獲得世界知名的評價,在2009年,由奧地利知名的出版業分析指標魏申巴特資訊分析所打造的「歐洲最具衝擊力十大暢銷小說家」榜單中獲得第一,這樣的榮耀並非是因為史迪格‧拉森已故而享有的榮耀,網路上對其《千禧》系列作也都給予相當不錯的評價,被視為值得閱讀的一大力作。

 

已故的作者史迪格‧拉森與其作品。
(圖片來源/http://blog.udn.com/jason080/3795848)

其作品《龍紋身的女孩》一出版,也締造了版權賣到全球各地多達44個國家的記錄,台灣的版權也在2008年底出版,去年電影也在全球相繼上映,今年4月9日也在台灣各大院線上映,也得到不少名人與書迷影迷的支持,締造2009全球外語總票房第三的佳績。

《龍紋身的女孩》在台上映後,其剩下的兩部曲計畫將分別於今年夏天再發行《玩火的女孩》、年底上映最終部《直搗蜂窩的女孩》,而同名小說則都已在台上市,讀者們對於作品的支持,在電影的票房上清晰可見。小說中《龍紋身的女孩》以一個被陷害的記者麥可做為出發點,還有一個具有高度駭客技術的女孩莎蘭德,兩者為共同找出大企業家族裡神秘的失蹤謀殺案而有了交集。

麥可身為《千禧年》雜誌社的一員,因為一項證據不明的報導而被大企業控告,正當他要準備入獄服刑之際,另一個老企業家邀請他查明一個家族成員的謀殺,這個案子則成為了他與女主角莎蘭德相識的重要關鍵。《龍紋身的女孩》指的是女主角莎蘭德,受到的種種不人道的對待,讓她成為一個對社會失望的反社會份子,而透過麥可的事蹟,讓她決定幫助麥可找回失落的真相。


揭露真相的代價
麥可這樣的小蝦米,因為其對真相奮鬥不撓的精神引起了女主角的關注。不少人認為,劇中麥可的角色是作者史迪格‧拉森的縮影。記者的身分以及對抗看似正義的罪惡之間的拉扯,透過對事件真相追求的渴望,才能刻劃出細膩的人性面,著重在腐化的角度,讓閱讀者能夠更了解揭露真相的代價遠超過個人名利。

導演尼爾斯‧亞頓‧歐普勒夫(Niels Arden Oplev)將《龍紋身的女孩》裡的角色與事件完整呈現給大眾,改編的功力深厚,劇情快速而緊湊的安排將兩人揭露真相的過程與危險處理的恰當好處。在視覺運用暗色調來呈現主角們在發掘真相當中面對的無奈與情緒,出現在影片中唯一的紅色只有鮮血,彷彿人性的腐敗來自於血肉一般,不論是嗜血或非嗜血的人,都能從其中感受到傷害中帶來的刺激,即便那些刺激不一定是血淋淋的呈現,一如同真相總是攏照在五里霧中等待著被發覺,每則事件的代價也往往超乎想像。

《龍紋身的女孩》女演員勞米‧拉佩斯詮釋對社會不信任的莎蘭德。(圖片來源/google)


性侵害的沉重悲劇

在小說中,史迪格‧拉森在開頭寫出瑞典的女性有18%的女性曾一度遭男性威脅,是讓這部作品埋下主角反叛社會的伏筆,以陳述事實的語句開場,作者期望以批判的角度來剖析這個社會正義上的不公。性侵害的案件多半參雜著複雜的運作體系,包含恐嚇、蒐證困難等諸多可能將罪證粉飾太平的因素,透過女演員勞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詮釋的莎蘭德,帶領大家觀看這個社會正義外表下黑暗醜惡的一面。

莎蘭德的冷漠來自於自身的經驗,她也是一個飽受性侵害困擾的一員,然而她對這個社會的種種回應,使用侵犯隱私的駭客技巧成為她謀生的工具,以受害者的角度來說,儘管那不是正路,卻也沒有什麼可以使她能更安全的在這個社會裡生存。這也許就和記者追求真相時的窘境是相同的,總在想方設法的手段下找出真相,也許真相的取得方式不如預期,不一定是正道,那取得的真相也不是一定能拿上檯面討論就能根本解決的。


以暴制暴的黑色正義
男主角在本片成為最出色的配角,隨著與真相的距離越近,強大的危機也越來越靠近,導演與作者沒有刻意塑造全能而牢不可摧的英雄角色,善用女性智慧的元素幫助兩人逃過的危機,而最大的爭議點則來自於以暴制暴的非理性抉擇橋段安排,再一次挑戰觀眾的視覺刺激。

安排的幾個橋段是莎蘭德被不人道虐待與她的復仇,保留呈現她被虐待的過程,為後來她決定以暴制暴的幾個鏡頭讓觀眾大呼過癮,導演的鋪陳安排讓這些過程不至於太血腥或對觀看者有過大的影響。因為莎蘭德在得不到社會正面的幫助,她選擇以暴制暴來使她的正義獲得平反,至少是在她心理能得到她一直沒辦法獲得的撫慰。即便是受人爭議的,卻也透過這樣的安排讓觀看者的內心為莎蘭德感到惋惜。

在書中,史迪格‧拉森呈現瑞典諸多法案的漏洞,而透過小說的形式讓這些社會問題面能被正視,以一個記者的眼睛,用小說家的表白,讓更多人關注跟反省這個社會值得被關懷正視的層面,而尼爾斯‧亞頓‧歐普勒夫導演正是將《龍紋身的女孩》完整呈現給眾人的推手,讓更多人為這名天才女駭客投入更多的注意與發掘她迷人之處。

記者 陳明鈺
對事物有明顯的感知 會思考 可是有時候不善言詞 如果這是必然的過程 終將無法逃避  我會努力!!   我是陳明鈺 希望你忘記我的名字   但記得我的每一篇作品
記者 陳明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