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我的部落格!
你在看我的部落格!
記者 徐鈺婷 報導 2010/05/16
![]() |
部落格成為現代人和他人接觸最重要的管道之ㄧ 。 (來源google圖片) |
部落格高度的近用性(Acess to media)使許多人可以躲在電腦背後,以身分不明的方式發表許多文章。然而身分的不明確不一定會降低文章的可信度,相反地在虛擬空間裡閱聽人更能展現自我,部落格可說是個人展演的最佳空間,不過《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作者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卻認為,部落格裡的知識在無人把關之下,不斷地在錯誤訊息與愚昧無知兩者間循環,簡直就像是眾多猴子在唱歌。
儘管如此,部落格意見領袖卻像是看不見的力量,一般而言部落格經營者透過累積高流量提高自我能見度,並作為媒體和閱聽人間的資訊傳播橋樑。舉例來說,近日由於奇摩拍賣機制的諸多問題,讓許多熱愛網拍的網民在台大PTT E-Shopping板上表達不滿,這讓同樣熱愛網拍的部落客西喜也相當重視這個議題。因此她展現實際行動,透過與媒體間的良好關係,引發媒體興趣促使奇摩正視這項問題,並且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提供網拍葵花寶典,教導如何在網購時捍衛自我權益。
然而部落格就像是兩面刃一樣,並不是所有部落格都擁有高度評價。部落客最常讓人詬命的缺點,無非是利用自我的高能見度與企業合作,在沒告知閱聽人的前提下進行置入性行銷,同時根據流量的高低,在部落格圈形成A、B、C咖的階級制,並做為與企業談籌碼的價碼。整體來說,自從部落格自二000年正式出現在台灣的網路脈絡中,部落格儼然是一股無法讓人忽視的新媒體勢力。
![]() |
記者 徐鈺婷
我是Crystal,中文名字徐鈺婷。 我喜歡觀察周遭的新鮮事,因此「新聞」首推是我的最愛。對我而言,記者是溝通資訊的橋樑。除了消極面傳送訊息外,更能關心、貼近小人物大生活,和林林總總大範圍的訊息。如此跨領域的接收訊息,不需一點學費便能從新聞中學習。 或許新聞的公信力早已跌落谷底?也或許記者跟狗仔無形中被劃為等號? 但在眾多稱呼中,我更喜歡用「記者」稱呼我自己。 我希望從這裡出發,讓你看見不同的記者品質,感受不同的記者對新聞的心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