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中的女同志自我構築
網路中的女同志自我構築
記者 林詩雯 報導 2010/05/09
上網觀看帥T照片是許多拉子的樂趣之一,從左到右分別為耐吉、小里、華華。(圖片來源/Google 製圖/林詩雯)
「各位大大好,我叫可樂,是個小T,希望可以跟大家做個朋友喔!」
「女女要如何做那檔事啊?有什麼工具嗎?XD」
「我愛上異女,該怎麼辦?」
網際網路的發達,資訊傳播的無遠弗屆,讓女同志在自我認識的初期,逐漸依賴網路來了解「什麼是女同志」,從前不可告人、拼命隱藏的秘密,透過九零年代初期網路傳播壯大而解放,「不能說的秘密」在虛擬空間裡成為家常便飯的小事。女同志利用網路空間來交友、資訊交流、心情分享,與過去的封閉社會比較,網路無形之中聚集了各地的女同志,抽離真實世界的價值束縛在虛擬空間裡形成專屬的小世界。自身為拉子的小成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說:「沒有網路,女同志真的會活不了 !」
透過虛擬網路 認識真實自我
拉子飛龍表示,一開始使用網路搜尋女同志,是因為想要多去認識一些人,然後了解什麼是女同志。國小就發現自己對同性同學會特別注意的飛龍,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同性的情感有何特別,直到國一,開始使用網路尋找女同志的相關訊息,才漸漸了解何謂女同志,並且對自我身分的認同更加肯定。小成也說:「我是在聊天室裡,才知道什麼叫T、P跟不分。」成長初期,性傾向的模糊不清,在傳統異性戀主流的社會裡更顯壓抑,此時擁有匿名性的網路空間則提供了初長成的少女一個認識自我的平台。
飛龍也說:「一般在現實生活中你也很難直接問人說你是不是女同志,網路當然是最方便的,不用去顧忌自己的身分。」使用專屬於女同志的聊天室、論壇、BBS等網路平台來獲取相關資訊,是對現實生活中隱匿不可說的同志情懷的一種抗爭。小成表示,平常根本不會跟其他人聊到同性戀這一塊,尤其是在國中的時候更困擾,因為國小根本還不知道什麼叫同性戀,上國中開始慢慢發現自己好像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也不敢說,只好在網路上找有關女同性戀的聊天室裡交朋友、聊天。拉子阿悟也說:「(就讀國中時)我每次洗澡都會想把自己洗清醒一點,就會覺得自己一定只是在幻想自己喜歡女生,然而其實上並不只是幻想。」女同志群體活躍於網路空間,除了體現出真實社會中依然受到壓抑的事實外,也提供隱藏於各個角落的拉子一個窗口能夠群聚、解惑,讓感到罪惡的心得到救贖。
現實壓抑 網路成宣洩出口
同為女同志,必須依靠網路上的故事分享來增進認同感,飛龍指出:「現實生活中,因為價值觀感問題,不太會討論或是分享,在網路上就可以,」而阿悟也表示,像一些女同志專屬論壇、BBS上都會有十八禁的內容。平常不太會討論到也不會有人教導的訊息,卻是女同志所需要的資訊,透過網友的分享,都能從中獲得解答。
拉子小鐘說自己最常在網路上看一些拉子的心情故事、經驗分享,有時候看了自己也會很憂鬱,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網路日誌的發展加上近年來微網誌的流行,讓平常難與人分享的故事在網路上流傳,女同志的情愛糾葛、生活困難浮上檯面任人評判。小鐘認為感情問題中最讓她受不了的就是劈腿,明明婆自己就有男朋友了,還要再交一個T,實在令人無法原諒。異性戀的豐富愛情故事在女同志中也看得到,然而卻多了一絲絲無奈,除了束縛在異性戀框架下的故事外,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難以開口分享的壓抑。
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抑的女同志,在虛擬的網路聊天室中得以擁有自由舒展的空間。(截圖/宋宜玲)
網路交友 實虛難辨
對飛龍而言,利用網路交友主要目的是想找到另一伴,因為現實生活中要找到對象是比較困難的。女同志的隱匿性讓網路成為尋覓真心最方便的場所,各大聊天室聚集渴望愛情的女同志,隔著電腦螢幕,從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找到心的歸宿,然而相愛容易相處難,網路的虛擬性與不踏實感,也讓拉子即便在聊天室中找到對象仍會感到不安。小成就表示,高中的婆就是透過網路認識的,一開始是在聊天室上徵婆,先大約聊個四個月才在一起,但在遠距離與相處一陣子後,發現對方許多習慣是令她無法接受的,因此在一起幾個月後就分手了。網路交友因事先沒有相處過加上虛擬空間想像無限,讓女同志的愛戀顯得格外淒涼,小成無奈的說:「如果可以不用靠網路就能交到愛人,我還需要靠網路嗎?」
除了透過聊天室找尋另一伴,觀看網路上的帥T、美P也是拉子流行喜好之一。小鐘就表示,最常上網看一些帥T的無名和照片,像耐吉、小里、華華等等,可以學習他們的穿著打扮,也可以了解他們的生活。除了上網看美照之外,也能留言做朋友,但小鐘卻說:「別人問我真實名字叫什麼的時候我會不敢說。」網路的匿名性讓女同志可以脫離現實世界的身分進入虛擬的空間,在此空間中代表自己身分的可能只是個帳號或是綽號,無論如何遊走也不會有人發現你是誰。對於網路而言,你只不過是屬於女同志團體裡的一員,然而當他人問起真實姓名時,似乎就如同在現實世界裡出櫃一樣,難以說出口。
網路提供女同志交友的平台,卻也提供躲避現實世界的空間,在網路上出櫃並不代表在現實中出櫃,勇於上網PO照片坦承性傾向的女同志依然占少數,有更多的拉子躲在暗處瞻仰擁有明星般特質的帥T、美P卻不敢出聲,而此時此刻進入聊天室尋求慰藉就會是隱藏的拉子最好的庇護所。
團體認同的孤寂
「不能說的秘密」是拉子在面對社會價值觀前,所必須承受的壓力之一。青春期對於性傾向的不了解,直到進入網路世界後,看見許多女同志的經驗分享與交友,才得以解救。阿悟就說:「原來這個世界也有很多女同志!」網路中活躍的女同志聊天室、論壇、BBS,讓在現實世界裡找不到同伴的拉子能有擺脫孤單的機會,小鐘也表示,在網路上看見很多女同志,就會覺得自己不孤單。網路空間無形之中群聚了女同志,不只讓拉子得以「安全」獲得資訊外,也間接凝聚拉子自我認同的強度。飛龍就表示,如果沒有管道可以抒發的話,可能就會試圖改變自己的性傾向去愛異性,因為如果身邊都沒有女同志朋友,也沒辦法獲得相關資訊,或許就會在社會價值和覺得自己很奇怪的壓力下,逼自己改變。
九零年代初期崛起的網際網路,徹底改變過去傳統社會的人際傳播,女同志因現實社會所造成的孤寂感,在網路世界裡得到認同。然而,女同志活躍於網路空間裡,卻在現實世界中依然沉默,何時能不透過網路而可以在真實環境中凝聚女同志的力量,會是女同志團體所要努力的目標。
![]() |
記者 林詩雯
我是一個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會勇敢、努力去追求的人。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我喜歡的是至少擁有記憶,有過程就會很滿足了。雖然平常看起來(?)有點呆呆的,喜歡把事情看得簡單一點,可是我覺得我並不是一個笨笨不懂事的人。我會很清楚的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對未來有自己明確的想法,期許自己在年老時,回顧過往,並不會是空洞的。我不太喜歡過著很制式化的生活,總希望在生命之中,有很多不一樣的經歷,可以去看見很多事物,體會很多事物,只為了到老年時,回想起來就是一個「酷」字,這點傳播就真的很適合我。我也喜歡有自己的空間,空間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主宰我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