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志 超尺度藝術精神
是對什麼事的執著,讓今年四十三歲的蔡政志成為別人口中的瘋子?
座落於高雄市後昌路,蔡政志美術館的故事要從1996年說起。隱身在一排平凡的透天厝當中,從鐵捲們上的塗鴉、入口的雕塑擺設、到原本貼灰色的電表,這棟建築裡裡外外都可以看見蔡政志精緻裝點過後的鮮艷色彩。他甚至表示「作品把我從家裡頭趕出來了」,因為作品日漸增加,蔡政志必須把空間讓位給他的藝術、另尋住所。
讀取中
蔡政志 超尺度藝術精神
記者 陳維平 報導 2010/05/16
是對什麼事的執著,讓今年四十三歲的蔡政志成為別人口中的瘋子?
座落於高雄市後昌路,蔡政志美術館的故事要從1996年說起。隱身在一排平凡的透天厝當中,從鐵捲們上的塗鴉、入口的雕塑擺設、到原本貼灰色的電表,這棟建築裡裡外外都可以看見蔡政志精緻裝點過後的鮮艷色彩。他甚至表示「作品把我從家裡頭趕出來了」,因為作品日漸增加,蔡政志必須把空間讓位給他的藝術、另尋住所。
![]() |
畫家蔡政志漫談他的創作理念,也透漏了對每項作品的執著。 |
![]() |
蔡政志美術館本身也是一個作品。(攝影/陳維平) |
![]() |
記者 陳維平
陳維平 pinger.c@gmail.com 總是以「維護世界和平」做為初登台的開場白。 小時候,爸爸希望我成為一個太空人,而我曾經夢想自己是拿著彩筆創作的畫家,在無憂的世上依賴靈感的供養;甚至也曾立志成為法醫,挑戰那種亟需冷靜應對能力的工作(似乎是另一極端啊)。 寫作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是能夠讓更多人透過我的筆,來看待某個人、或某個事件,而這或許是我認真看待每一次提筆寫報導的原因。不同文化與想法相互尊重與了解,是我發掘蘊藏在反覆思辨後最迷人的地方。 固執地做自己喜愛的,各個記憶的零碎片段,都被我一一封箱保存了。喜歡在生活中靜靜的觀察平凡事物的千變萬化,以文字和影像記錄這些瞬間。離家時,帶著溫熱的祝福和感謝,並把自己想像成悠然的旅人;每一個擦肩而過,都是旅行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