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我不想要上路~~

新手上路

記者 呂靜宜 報導  2010/09/19

傳科學生網──《喀報》CasT.net,即將在九十九學年度上期邁入第四個年頭,並由我們101級的同學們正式接下這個神聖的棒子,繼續它的運作。「電子報」,又或者是說「整合數位媒體實作」這門課,幾乎可以說是傳科學生們在大三這一年的生活中,最大的共同敵人。採訪、發稿單、寫搞、交稿、編輯等功夫缺一不可;書評、影評、樂評、文化、社會等領域也要樣樣精通。似乎在向我們宣示著,有本事闖得過「傳科系十八銅人陣」,才有能耐更進一步向畢業製作下戰帖。

坐在客家學院的教室裡,聽著台上老師解說課程設計。我一面聽一面愈來愈擔心,擔心我真的做得到嗎?那個打字慢又辭窮到極限的我會不會拖垮我?那個膽小又愛問怎麼辦的我一定會拖垮我,想著想著我的表情就無情的透露了我的心思。

我要自首:雖然《喀報》響亮的名聲我早在大一就有所耳聞,但其實我對它並不是非常熟悉,最多就僅僅是在梅竹賽期間點閱過相關報導。至於究竟是什麼樣響亮的名聲呢?還記得98級的實習展上,在雜誌社實習的林暐家學長說道:感謝有照真老師在電子報的磨鍊。那時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關於電子報的事蹟,後來也時常在閒聊中聽到學長姐的叫苦連天。但那時的我只是在心中暗自想像它的可怕模樣,沒想到現在的我卻要用全身細胞去感受它的每一分每一毫,以及自己的每一次膽顫心驚。

忍不住想發出驚嘆,學長姐們到底是如何辦到的,如何在《喀報》中刻下一道道色彩鮮明的痕跡?原本以為會是一篇接著一篇刻板的新聞報導,但實際上卻是比我想像中活潑太多了,而且還可以發現每個人的個人偏好。例如:陳怡是韓迷、嘉妮喜歡偶像劇、林詩雯則有許多與女同志相關的報導,有人對戲劇有興趣,還有人關注的是虛擬歌手。也正是因為大家各投其所好,才會使得《喀報》如此豐富多采吧!

我也很喜歡「心情故事」這個類別,可能是因為沒有真實性的要求,大家使用的是最接近內心情感的文字,所以能夠更輕易的牽引我的感受。像是維平的〈沒有情感只留下情感的證據〉,這一篇的最後一段就讓我特別有感覺。

除了是單純的文字報導以外,還有以廣播、攝影、flash不同形式呈現的主題,尤其是樂評的部份,我覺得以廣播形式呈現更能夠讓人身歷其境的感受音樂的美妙。不過看了幾篇以後,我發現我還是無法區分社會議題與文化現象這兩個類別的不同,這應該是目前為止讓我比較疑惑的部份。

記者 呂靜宜
因為生氣皺眉會長皺紋 所以我想成為凡事都能微笑以對的 快樂的人
記者 呂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