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無法《贖罪》的約定
一個無法《贖罪》的約定
記者 黃萱如 文 2010/12/12
婦人猙獰地對著四個年幼無知的小女孩發狠說的話,造成往後四個人的人生像是骨牌效應般引發一連串關於贖罪的反作用力,無情地顛覆每個人的命運,交織成殘缺不全的倖存人生。「在追捕時效滿前,你們去找出兇手來!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然而,看似可憐而值得同情的被害者所隱藏的身世真相,卻將兇手的真面目緩慢導引至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一切的真實都鎖在一個當年不能說的秘密上。
《贖罪》中文版封面,為湊佳苗新推出的推理小說。(圖片來源/google)
《贖罪》是2009年第六屆「書店大獎」得主──湊佳苗,在繼上一次暢銷大作《告白》後緊接著推出的懸疑推理小說。書中文字鋪述維持著湊佳苗一貫的冷靜細膩,以她個人獨特的輪述手法將整個故事氛圍烘托出宛如飄盪著霧的寧靜,以及寧靜中一絲令人心緒緊繃的崩壞之兆。湊佳苗這次選定的主要角色雖然和《告白》同樣是學生身分,但略有不同地是年齡層大幅下降,是無論心智或身體層面都不成熟、容易受到影響的小學生,主角群身分刻意的安排為詭譎的氣氛加了不少分,也讓之後的情節更為合理。
選擇為朋友贖罪 還是救贖自己
在一個號稱是「全日本擁有最乾淨空氣」的淳樸小鎮裡,卻發生了一件女童遭姦殺的慘案,一致目擊到兇手的四個女孩卻對警方和女孩的媽媽宣稱記不清楚兇手的長相。因為懷抱著各自充滿罪惡的心路歷程,讓她們無法坦誠好友遭到殺害時的事實真相,然而有罪抑或是無罪卻超出女孩們的預期範圍,單純的心思卻捲起更深層、更殘酷的問題。嚐到失去摯愛的痛苦,被害女孩的媽媽痛心疾首地約出四個人,除了嚴酷的逼問還以破碎的心情嘶吼著等同於威嚇的話語,也讓四個個性、優缺點都不盡相同的女孩陷落一個名為「贖罪」,實際上竟埋葬她們原本光明人生的深淵。
那件事是發生在名為英未理的小女孩一家來到鎮上後不久的時候。因為要建蓋工廠,小鎮起了變化,英未理一家人為了管理工廠而來到鎮上,從遙遠陌生、使人心生嚮往的繁華東京來的一家人,光鮮亮麗的外表和上層階級的姿態讓平常最重大的活動只不過如稍微大一點市集的小鎮有說不盡的話題。而夢幻衣著總是吸引同濟們欣羨目光的英未理也為小鎮中的小孩們帶來巨大的衝擊。湊佳苗不因為小孩心思稚幼而省略不提,相反地她花費極大篇幅建構出小女孩們對於新事物的憧憬;對於新朋友一開始的排斥;對於權勢像是大人般貪婪地靠攏,鉅細靡遺地敘述使讀者一步一步踩進湊佳苗預先鋪下的陷阱,懷疑每個看起來天真無慮的孩子是否勾結著兇手。
明快節奏敲出真相 卻略顯牽強
隨著劇情不斷朝高潮推演,湊佳苗很懂得拿捏分寸,她不一口氣讓讀者達到閱讀的甜蜜點,反而忽遠忽近讓讀者心情隨之高漲卻又得不到滿足,在慾望即將潰堤之際又突然像是要填塞住你滿溢的渴求,將最後的高潮堆疊成頂顛高峰向你洶湧而至,使讀者噓喘連連,對於引人入勝的情節愛不釋手。
故事情節中貫串全文的書信體裁非常特殊,由四個各懷鬼胎的女孩所謄寫,寄給當初那個歇斯底里、抓狂的婦人。被那句有如鬼魅般纏聚自己的詛咒話語所籠罩,女孩們一個個揭露盤據自我已久的心魔,最後由被害女孩的媽媽歸納出兇手的真實身分,卻是自己早已心裡有譜的事實真相。
湊佳苗敘述故事和鋪陳的功力不容置喙地優秀,但仔細比較前一個作品《告白》,會隱約發覺湊佳苗令人驚豔的情節像是褪了色,相同的手法延續著到《贖罪》不再那麼精采。如果是頭一次接觸她作品的人也許會產生和第一次閱讀《告白》時一樣的訝異,不過對於被《告白》引誘,忍不住翻閱《贖罪》的「老饕」們來說可能就會有點「招式用老」之嫌。或許論述的方式成為湊佳苗的金字招牌,讀起來依舊犀利帶勁,不過眾所期待的結局卻出乎人意料之外──出乎人意料之外的草率,像是勉強塘塞讀者似地給予一個答案,兇手行為背後代表的意義更讓人覺得有些牽強。比起湊佳苗之前可以被稱為「推理界新清流」的《告白》,《贖罪》一書用字更為細膩、成熟,但對於嚴苛的推理迷來說這本書雖然好看,但重要的推理部分要超越前一本經典的作品可能還有待進步的空間。
湊佳苗獲得2009第六屆「書店大獎」的初試啼聲之作《告白》。(圖片來源/google)
另類思考非受害者立場 暗諷人性原罪
撇開《贖罪》比較於前一部作品孰優孰劣不談,選擇一個心思沉靜的時刻來閱讀這本書,對於四個小女孩們心中縈繞的罪惡感和被陰影纏繞步向滅亡的人生產生些許思;索那些剩下來的人帶著因為被死神網羅的人不是自己而形成的竊喜感,那種鬆了一口氣卻帶來的罪惡感是否代表他們無法享受往後大半美好的人生,因為她們的朋友已經無法擁有這種機會?被害者的家屬無論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因為自己被徹底地嚴重傷害,難道就可以盡情、恣意地傷害著其他沒有經歷過同樣傷痛的人,理直氣壯地來彌補曾經有過的傷口?
在案情急轉而下的時候,除了將兇手繩之以法以慰被害者在天之靈的目標之外,還牽涉到一個不被人重視的問題,其他人被扭轉的人生該是誰來補償?也許她們不需要經歷到被殺害時的害怕和痛苦,但日日夜夜的折磨造成往後更多難以挽回的悲劇,無形之中間接將更多看似沒有關係的人的生活攪亂,這後果是當初任誰也想不到的慘烈,添重更多不得已的罪孽在每個人身上,彷彿和被害者無異。
湊佳苗無疑是推理小說界的奇葩,她的小說不僅是生活中的娛樂調劑,往往也經由她洗練的文字和幾乎無懈可擊的情節,環環相扣出每個人最不敢面對的黑暗。在閱讀的同時,不禁對照於現今社會上現實的案件,儘管慘案轟動一時後給予大眾話題的宣洩,但像是選舉時的口號一般,社會對於案件的關注總是船過水無痕,對於被波及到的人和傷心欲絕的家屬來說,真正改變的又是什麼?或,真正能有改變的又有什麼?
![]() |
記者 黃萱如
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卻因為喀報的交稿時間很緊迫,發現還是要趕快開船、變化航道以免遲交稿件。曾被老師批判「裝飾即罪惡」,但仍然很難忽視花俏繁複的設計,最近很想追求樸實無華的風格,不過有點難度。信奉星座,天蠍座的個姓敢愛敢恨,最近人生中最瘋狂的事情就是主動向喜歡的人告白;而且還得到簽樂透都沒這麼好的運氣。希望喀報能帶給我無限的精彩,再由我帶給大家更多的精彩。 以上,我是傳科01的記者,黃萱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