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台北車站
你所不知道的台北車站
記者 徐子晴 報導 2010/12/12
身為台灣首都的交通樞紐,座落於台北市中心的台北車站,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歸心似箭的遊子,滿心期盼列車駛往久違的溫暖。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無數個陌生的臉孔匆匆擦身而過,無法分辨他們有什麼不同。然而,在結構龐大複雜的台北車站,在人來人往的同時,已自成一個生態。
究竟還有什麼,是你看過了,或是你沒看過的呢?
台北車站大廳內部,相較於外觀採用中國傳統建築設計,以現代化的明亮感為主,營造出令人懾服的富麗堂皇。(攝影/徐子晴)
交通部鐵路管理局設在台北車站二到五樓,從辦公室的窗戶看出去,周遭只有一棟棟毫無生氣的大樓,而捷運桃園機場線的工地使窗外風景更顯醜陋。(攝影/徐子晴)
近來婦女意識抬頭,台鐵逐漸出現女性站務員及女性列車長,而在月台候車處也貼心地為晚歸的女性設置夜間婦女候車區。(攝影/徐子晴)
列車長日復一日確保列車安全駕駛,盡忠職守的形象被做成公仔放在商店裡,成為鐵道迷蒐集的對像。(攝影/徐子晴)
滷汁十分入味的排骨、油亮焦脆的香腸,加上略帶苦澀的雪裡紅點綴,鐵路便當的美味,是許多旅人的回憶,台北車站一樓大廳的便當本舖仍賣著至今不變的味道。(攝影/徐子晴)
在出入月台站口附近,昏暗中有一個角落亮著燈,一位師傅帶著老花眼鏡,認真的為台鐵員工修補皮鞋,不聞周遭旅人的喧囂,自成一個寧靜的世界。(攝影/徐子晴)
為了處理緊急狀況,在月台附近設置了緊急電話和自動體外心臟除瓣器,但是被擱置在角落的救急設備,有多少人注意到呢?(攝影/徐子晴)
台北車站周遭的交通亂象一直是個大問題,現在規定計程車必須在地下一樓排隊停靠,且必須熄火作環保,形成整齊有秩序的景象。(攝影/徐子晴)
廁所也是一棟公共建築的門面之一,台北車站的廁所號稱擁有全台灣唯一的自動沖水馬桶,近年來逐漸提升乾淨程度和使用品質,聲稱目標是變成五星級高級廁所。(攝影/徐子晴)
寒風刺骨的天氣裡,台北車站是無家可歸的遊民的庇護,在其氣派的外表之下,卻容納著一些在社會底層的人,有許多的問題仍待解決。(攝影/徐子晴)
台北車站大量又雜亂的標示,一直為人詬病,被人稱作「迷宮」。因此台鐵在地下一樓設置了四個會面點,但旅人通常卻只是從底下匆匆走過。(攝影/徐子晴)
從清代光緒年間即設立的台北車站,直到民國78年完工的現有台北車站本體,在人來人往中,又有多少人曾駐足仔細觀察他的生態呢?(攝影/徐子晴)
![]() |
記者 徐子晴
我是徐子晴,喜歡微涼的天氣和慵懶的環境。 常常忍不住咧嘴大笑,也常常忍不住熱淚盈眶。 目前最羨慕別人擁有一副好歌喉,可以為所有情緒找到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