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難以面對的生離死別
醫生 難以面對的生離死別
記者 林映綺 文 2011/03/20
「醫生」是個人人稱羨的職業,卻背負許多生命的開始結束,在很多人心中醫生如同神一樣偉大,他用醫術解救生命,但醫生怎麼看待生離死別?鍾孟宏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醫生》,用紀錄片形式講述一位臺灣醫生,在美國治療來自秘魯的癌症男孩,及面對自己小孩自縊的過程。
兒子與病人 奇妙的巧合
故事的主角是在美國邁阿密兒童醫院任職的溫碧謙醫生,在一九九六年的時候,自己唯一的兒子Felix自殺了,那年他才十二歲。那一天溫醫生和自己從臺灣遠道而來的母親在欣賞煙火,突然接到緊急廣播,趕到醫院時,小孩已經沒有呼吸了。二零零三年,罹患原發性神經內分泌瘤的秘魯小孩Sebastian來到邁阿密兒童醫院尋求溫醫生的幫助,在Sebastian身上,看見了Felix 的影子,他們都喜歡畫畫,他們都喜歡蛇,他們也都面臨死亡……在翻開Felix存留的兩百多個箱子,敘述著Felix過去的點點滴滴,對照著Sebastian的病痛過程,兩者間似乎沒有交集卻又連結在一起。
Felix 毫無徵兆地選擇在家中衣櫥上吊,看似沒有前兆,但在電影中,卻透露出他對死亡的看法,喜歡看《幕府將軍》,尤其最愛武士切腹的畫面,在十二歲幼小的心靈,為何會喜愛這樣的血腥?是不是代表他需要宣洩的某些情緒?用畫筆繪製了一幅關於他的葬禮,美輪美奐的棺木,炫麗的陪葬品,以及他愛的書籍、寵物等等。對於死亡,他不是恐懼拒絕,他是以「經驗」去詮釋死亡;Sebastian,幾經波折來到美國,遇見了溫醫生,開始接受治療,面對一連串的放射線治療令他痛苦不堪,甚至告訴母親他不想活下去了,而經過一番努力後,死神終究帶走了Sebastian。
在電影中,鍾孟宏導演以溫醫生錄製的家庭錄影帶作為開頭,是Felix剛開始學刮鬍子的片段,記錄著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件喜悅的事情,不難發現,溫醫生一家人相當重視孩子的興趣發展,讓他們恣意地選擇喜好的事物,也會詳細地記下來,對於Felix的不告而別,讓身為醫生的溫碧謙在鏡頭前顯露他的自責:「事後開始回想,有可能是自殺以後,然後就會覺得說,假如真的是的話,我醫生就白幹了。」電影中沒有詳細交代Felix自殺的真正因素,但從溫醫生的話也能得到一些端倪,在Felix的生活必定出現了挫折,使得他在所有人毫無警覺之下,選擇死亡,連身為醫生的爸爸沒有察覺,只是一廂情願地以為Felix對生死有很大的好奇。平常面對病人時的警覺,卻沒在自己小孩身上奏效,溫醫生的難過不言而喻。

溫碧謙醫生,治癒了許多兒童,卻無法救回自己的小孩。(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醫生、父親? 矛盾的抉擇
所謂醫生,是不是對於生死能夠置之度外?在Felix被送進醫院後,溫醫生非常震驚,當醫生詢問是否讓Felix進行器官捐贈,他馬上拒絕,他形容:「那種痛是無法接受的!」在醫生與父親的身份之中掙扎,醫生身分的 Dr.Wen是知道器官移植對病人是福音,但身為Felix爸爸的溫碧謙卻也不能接受當下的震撼,選擇拒絕。面對家人的生離死別,在情感與理性之間,醫生是矛盾的,如同《心靈點滴》中翁派奇亞當斯面對女友的死亡,他選擇逃避,但在同伴的鼓勵下,使他繼續完成醫學院的課業。溫醫生一家人選擇離開原本住的地方, 直到鍾孟宏導演的拍攝,讓溫醫生夫婦侃侃而談這段陳年往事。
人生漫漫長途中,誰能面對那麼多次的死亡,除了醫生沒有其他的職業了。Sebastian從秘魯輾轉到美國,對生命的期待像是獲得一盞明燈,但背後承受的苦痛,沒有經過治療的人是無法想像的。當Sebastian快樂地說著在家鄉種著香蕉樹的點滴背後,卻遮掩不了他的生命正在消失,電影當中鍾孟宏導演並未多著墨在溫醫生與Sebastian的互動,但是這些互動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深厚的,以一位醫生的角度與病人相處,帶著反思與 Sebastian 經過這段短暫生命,在事故過後,回頭思考當時與Felix的過往,不只是位醫生,也是作為爸爸的一大躍進。
經過多年,溫家夫婦每年依舊會到Felix生前談及心中理想的墓地陪伴他。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醫者的「父」心
《醫生》以黑白的方式呈現,沒有色彩的渲染,以舊照片和生活片段呈現Felix和Sebastian生命的歷程,生命中的小事對他們來說都有大意義,這兩個人在溫醫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個是親骨肉,十二年的陪伴太少,作為醫生卻無法挽救自己小孩的生命,當醫生的遺憾是無法彌補的。遇見Sebastian,讓溫醫生重新檢視與Felix的關係,回憶起來眼淚少了,但思念與不捨還是流轉在溫家,就像Sebastian的父母親,離開了令人傷心的美國後,還是無法忘懷Sebastian短暫生命的歡樂。這部紀錄片不探討醫學上太多的問題,例如Felix遭受的挫敗,也沒有Sebastian最後離去的畫面,以溫碧謙醫生的角度,去看待這兩個孩子在生命中的起伏,也許紀錄片所追求的真實,無法一一呈現在《醫生》中,不去深刻挖掘溫家的痛,呈現他們想說的,也許是最好的方式。
《醫生》並不是一部灑狗血的電影,而是一部娓娓道出一位父親和一位醫生在面對骨肉離開世間的悲痛,他的束手無策和道出過往的心酸。醫生,面對死亡沒有比平常人更容易,他們也都只是為人父母,也都為自己的孩子祈禱,也都在時間中找出口。
![]() |
記者 林映綺
現在是2010年 大三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以後履歷上的學歷 竭盡所能作好 是實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