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背後的現實與殘酷
美麗背後的現實與殘酷
記者 徐志玲 文 2011/03/20
近年來,醫療整形大為流行,可以改變父母給我們的五官,還可以指定樣本,可以像某個明星一樣美,一樣的具有魅力,應該感謝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有權利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樣貌,不在需要屈服於命運身上,然而整形真的是需要的嗎?為什麼會有想要整形的念頭?是誰為人們訂定了一個「該長怎麼樣」的標準?為什麼就不能以很自然的心態去認識天生的自己?
長相是父母給予子女的禮物,也意味著基因的延續。然而,整形過後,無論成功與否,親子間的外貌不再相似,彷彿失去最親近的一層關係。人們利用整形的方式,改變自己的樣貌,抗拒基因法則,卻忽略真正的自己,豈不是一種悲哀?
整個社會都是外「貌」協會
最在乎自己長得漂不漂亮的,大多都是還來不及長智慧的年輕人,首先要不要與對方做朋友,都會以外貌者取勝,再來不只是年輕人,很多社會上的人士、企業家等,在第一眼看到人,還沒有真的認識對方之前,都已經偷偷地打了所謂的印象分數,也就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是否想繼續交流的意願,講得更實際一點,就會直接影響到找工作時的機會和薪資。
為了更受歡迎、為了找好工作、為了得到更高的薪資,除了會擔心自己的長相外,父母也非常擔心,不再只是「我的兒女都很美」那種充滿包容力的眼光,沒有被社會推廣出來,取而代之的是,在先進的醫療科技下,對審美產生了一種挑剔的眼光。人們開始忍受不了,一丁點的不完美,不能忍受自己臉上有雀斑,皮膚不夠白、眼睛不夠大、鼻子不夠挺、嘴唇不夠豐滿、事業線不夠深、小腿不夠細等等,多了更多更多的理由,讓自己有機會可以變得更完美。
時下也很流行媽媽帶女兒上診所去改造,甚至媽媽本人也跟著參與,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更年輕,為了讓人找不到歲月的痕跡,注射玻尿酸,打肉毒桿菌,電波拉皮等,媽媽和女兒都願意砸下重金整理門面。
為什麼人們要整形?其實目的只是希望讓大家覺得「很美」,讓自己的心情更愉悅,更自信,更漂亮!這當然是成功的例子,那不成功的呢?怎麼辦?很多整形失敗的例子,像是麥克傑克森,越整越失敗,最後反而失去自我,彷彿烏鴉裝上孔雀羽毛,再成功也只是一隻烏鴉!顯現的只是更多的自悲感而已。
到底是誰灌輸了人們怎樣才是美的觀念?醫療科技為人們帶來的是什麼?從割雙眼皮開始,接而連三的是更多的新科技,更多的新花招,人們真的都變美了嗎?其實也不然。整形是一條不歸路,越整越多,越整越需要整,整完一個又出現一個,打完一針,又打一針,永無止境,才能維持,不然衰老程度會更加速。
整形熱的漫延,創造的是一個接一個的整形達人,個個都宣稱可以讓顧客皮膚更有彈性、美麗動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還有打名人牌,常常會標榜哪位藝人有來過,諸如此類的廣告方式來吸引客顧,更讓他們賺進了大筆大筆的收入,這才是進步的醫學科技下,真正的獲益人!
藝人整形 不勝枚舉
很多偶像明星都是需要靠臉吃飯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形便成了許多明星的選擇。演藝圈裡的整形風潮更廣為流行,更間接地鼓吹了人工美的狂熱,儘管大部份整形過的明星都沒有承認,但只要將成名前與成名後照片,稍作比較,不難發現,他們真的長得不一樣的事實。
臺灣流行小天后蔡依林,被網友投票選為頭號可疑整形名人。
(圖片來源/http://goo.gl/QAZU3)
著名演員李冰冰,曾被懷疑到瑞士打針整形,定肌針一針花費16萬元人民幣,相當於72萬臺幣,網友一片譁然,李冰冰的經紀人急忙澄清:「李冰冰沒有打過這種針,她連瑞士都沒有去過!」近年來,有關明星整形的消息頻出,總有網友找出明星成名前後的照片,讓那些閉月羞花之容一一現出原形。
也有經紀人指出,「明星一旦承認了自己的美貌是人工的,他們的身價就很有可能直落谷底,演藝與廣告代言都會大受影響!」皮膚科護士黃秋玲表示,「明星美容先都是臉部的保養,比如雷射美白之類的。到了後來則開始流行瘦身,最近兩年,整形都開始動刀子了。」
黃秋玲還透露,「如今明星中做得最普遍的小手術是割眼袋,因為明星長年日夜顛倒,很多人的眼袋,都大到了有礙觀賞的地步,割完眼袋之後,整個人都能年輕和精神不少。......就連男明星也有做過類似手術。」她還表示,「例如隆胸、隆鼻、換膚、抽脂、削骨之類的整形手術,也有相當多的明星光顧。」對於很多明星來說,由於娛樂圈競爭過於激烈,如果不能迎合大眾心目中的「美」,很容易遭到淘汰。因此現實壓力下,藝人被迫選擇整形。
說不在乎外表其實是騙人的,很多人在還未來得及認識以前,外表的確是非常重要的線索,但在變得更美之餘,由內而外的散發的自信,才是人們真正最好的化妝品!
![]() |
記者 徐志玲
我的全名叫徐志玲,好朋友們都會叫我玲玲。 我出生在緬甸,我心裡常常會想著緬甸,我熱愛臺灣,我感謝 臺灣給予我良好的教育和環境。傳播與科技學系是我想學好的專業 能力,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為緬甸報導真實而具可看性的新聞, 讓世界認識緬甸,可愛的緬甸,因為我覺得具有豐富資源和地理優勢 的緬甸,人民的生活不應該如此痛苦,無恥貪婪的軍政府搞得讓國家 越來越窮,越來越封閉,讓無反抗能力的人民變得越無知越好,我希望 用我學到的傳播專業能力,為需要幫助以及需要改變的緬甸人民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