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讓自己適應壞世界
改變 讓自己適應壞世界
記者 陳蕾 文 2010/12/19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都希望好運降臨,但如果真的有好運,它不會只降臨在你身上。因此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這個壞世界,並以最快速的方法重新站起來,變成現今社會重要的課題。不要害怕改變與其帶來的種種作用,樂觀接受改變同時也成為在社會中成功的要素之一!
接受改變 適應世界的關鍵
《讓自己適應壞世界》這本書一開始即告訴讀者:不要懷疑,你活在一個壞世界,一個變動極大的壞世界,所以你要接受這個壞世界帶來的種種改變,並且快速適應它!要成為改變大師,就要先從了解「適應力」開始。而且要相信-你必須依靠改變,因為這世上唯一確定不變的就是改變!
阮恩為《紐約時報》中《隨手行善》系列專題報導作家,出版過的暢銷書如《快樂美容術》、《這一年我將要做的事》等,可以說是著作等身。在外創立「專業思考夥伴」工作坊,希望藉由與他人一起思考,互相鼓勵,來發現個人價值、天份與克服困難,同時也藉由彼此扶持,創造個人更好的表現、學習與享受。
阮恩除了出書外,更在外設立工作坊提供幫助。(圖片來源/阮恩官網)
同時,因為阮恩積極思考以及她專業諮商、分析的能力,她成為許多學校及企業爭相邀請的講師。她在書中也常常提到,許多企業會邀請她去內部做員工諮詢,請她分析員工在面對工作困難時需要改變的心態,或者分析公司無法突破的盲點。其中著名的公司包括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所經營的微軟公司。這樣的經驗讓阮恩累積許多諮商資歷,遇到無法面對改變的案例,她可以一針見血指出他人盲點。
此外,阮恩在為他人諮商時,發現許多人無法面臨改變,而變得悲觀,不斷往壞處想。書中,她教大家如何在自己最糟時改變心態。阮恩告訴讀者不是只有你才會遭逢壞事,社會上還有其他比自己更慘的人,「當你失業時,不要一味覺得是自己的錯,看看整個不景氣的環境,比你成功的人也失業了,說不定真的是環境問題。」所以要相信自己,給自己多點信心,改變或許會是個契機。但同時也要認清情況,該想的是解決方法而非為何發生,這樣才能對現況產生最有效的幫助。除了表述主張以外,將本來處在困境,之後成功的例子一一道出,加上主張與寫作方式相呼應,讓阮恩的觀點極具說服力。
積極面對 困難終化為美好果實
「記得感恩,記得你還是很幸運,即使你現在陷入低潮。想起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有助於將自己從谷底拉出,產生積極的力量,同時為自己製造出『社會支持』,讓自己面臨轉變時不那麼沮喪。」阮恩提到感恩是「復原力」的關鍵之一,並有研究指出,當人們思考感恩時,腦部會產生腦內啡,讓人有愉悅感,進而產生正面情緒。阮恩自己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她花了十二年的時間來實踐感恩,其中運用正向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三件好事」:只要每天回想一天中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並且回想自己一天貢獻了什麼,告訴自己還有美好的事情發生,同時也告訴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讓好事發生!
當人陷入低潮時,常被負面情緒掩蓋了自己的眼界,或因為一些小挫折而對自己設限,因此阮恩認為不要老是覺得自己不行,也不要老是認為自己只有一條退路可以走,或直接判自己死刑。拓展自己的選項,讓自己在壓力極大的情況下緩解。與朋友聊天,請他們分析,或者自己嘗試冷靜下來後,以正面的態度來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或許事情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
另外,回想自己過去所經歷的困難或成就也是擴展自己選項的方法。至少可以建立信心,讓自己更有力量積極面對。過去一定經歷過很大的困難,如果家庭背景不好,告訴自己:「這樣的生活我都可以過過來了,現在眼前的困難,不會算是什麼的。」的確,事實上眼前的困難一定會過去,想像自己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必定會是很大的成就感!
勵志書籍 幫助面對困境的指南?
書中阮恩提出許多觀點來看待面臨壞環境,最主要的一點莫過於向外求助,它除了幫助自己抒發負面情緒外,也可以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事情並且提供幫助,讓自己跳出負面情緒的氛圍,以理性的方式來看待事情。更或者他們幫助自己拓展選項,告訴自己解決的方式不只一種,並且減輕事情的嚴重性,也減緩自己的壓力。
身為諮商師的阮恩更以自己的職業證明了此點,她以諮商的每個例子作為每小節的開頭,同時也告訴讀者自己遭遇過的困難、自我封閉與負面的想法,表明她也是透過朋友的鼓勵走出低潮。現在與第二任丈夫與子女家庭幸福的她,告訴讀者向外求助,是必要的,「如果你可能真的不知所措了,選擇這本書來找出解決辦法,也是一種向外求助。」
不過說得容易做得難,阮恩提出的觀點,皆是為人熟知遇到困境所激勵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可以有別於其他勵志讀物?在市面上不乏看到這類作品,以台灣著名的勵志大師——戴晨志來說,說得大多只是平常可以看到的東西再加以強調。但是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勵志讀物的出現提供思考事情的觀點,雖然要轉變自己本來的想法很難,但是一種幫助。勵志讀物對自己是否有用,就要看自己在轉變想法上的態度。
![]() |
記者 陳蕾
莫名其妙很注重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的感覺,所以一直以來都被感覺牽著鼻子走。靠感覺做事的我,音樂成為撫慰心靈的最好良劑。如何用文字表達我對自己生活周遭的想法,其實對我而言自從國中以後就開始有點難了,想到可真是汗顏阿!不過,努力嘗試,嘗試在喀報當中,可以將自己的感覺、想法完整且美麗的表達出來,讓大家可以與我一起體會我的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