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

卡通分級制 矯枉過正?

兩天前,各大新聞網出現一則新聞,以下取自於聯合新聞網:〈海綿寶寶〉、〈航海王〉深受小朋友歡迎,但常常出現說髒話、吐口水等不良示範內容,後者還會出現抽菸畫面。NCC明年將訂定「兒童通訊傳播權益白皮書」,推出電視節目分級制度,若節目中出現抽菸、髒話等動作,將禁止在「學齡前」節目播放。

卡通分級制 矯枉過正?

記者 周揚珊 報導  2010/12/19

天前,各大新聞網出現一則新聞,以下取自於聯合新聞網:卡通〈海綿寶寶〉、〈航海王〉深受小朋友歡迎,但常常出現說髒話、吐口水等不良示範內容,後者還會出現抽菸畫面。NCC明年將訂定「兒童通訊傳播權益白皮書」,推出電視節目分級制度,若節目中出現抽菸、髒話等動作,將禁止在「學齡前」節目播放。

 

2010-12-17公視晚間新聞〈兒童節目擬分級 海綿寶寶遭點名〉(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親子共賞卡通 新一代親子關係模式

由於現在的社會型態與教育模式,使得許多父母為了養家活口常常早出晚歸,親子溝通的時間不僅愈來愈少,有時候電視甚至成為,傍晚孩子等待父母回家的「電子褓母」。眾多節目裡,卡通影片在小朋友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家長們擔心小孩長期觀看卡通影片,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價值取向,是否會有行為或認知上的偏差。鋼琴老師胡紹寬認為,教學三十年以來,主要學生都是國小、國中生,但是現在的小孩比以前難管教,她認為電視造成不小的影響。由於大環境不好,所以父母在汲汲營營於賺錢的過程中,缺乏對小孩的照顧,電玩、電視逐漸取代家庭的社會化功能,她認為家長應該多多陪伴小孩,一起做功課、休閒、聊天、玩遊戲。

 

                   

電視成了等待父母回家的孩子們,名符其實的「電子褓母」。
(圖片來源/中國江

 

有些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同小孩,所以規定小孩不准看某些節目,甚至直接不准小孩看電視,因此對於卡通分級制表示贊同。然而,卡通分級是否為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呢?身為家庭主婦的曾淑惠說:「我兒子在看電視的時候,我會在旁邊一起看,順便選擇適合的卡通,並且會告訴他哪些行為是不好的,不可以學。」電視分級對她來說沒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她原本就會替小孩選擇好節目。今年六歲的黃子鈞表示,卡通海綿寶寶破褲子很好玩,但是不會想要一味模仿。小朋友在看卡通時,具有判別壞人、好人的能力,只是在沒有大人的陪同下,是否會學到不好的行為,確實令人擔憂。由此可見,「親子共視」才是一箭雙鵰的好方法,與其禁止小孩看電視,倒不如多抽出點時間陪小孩看電視,掌握收視的質與量,透過親子一起看電視的過程,替孩子選擇節目,回應小孩的詢問,不只可以減低電視造成的負面影響,而且可以促使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

 

價值觀建立 關鍵在於父母非卡通

小朋友的世界裡沒有太多框架,觀賞電視節目的時候,只是希望從中得到快樂,在天馬行空的卡通影片中,不同國家製作的影片,也會呈現不同風格。其實有正確的觀念,儘管劇情有正義、邪惡之爭,只要不要過度的血腥暴力,透過卡通影片也是一種另類體驗過程,畢竟,真實世界裡原本就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衝突、矛盾。小朋友就像一張白紙一樣,透過多種類型的卡通影片,間接可以體會不同做人處事的態度。舉例來說:卡通〈火影忍者〉中,一位師父也常有抽菸的畫面,但他在一次戰鬥中過世時,弟子將他的菸拾起來抽,繼續跟同一個敵人戰鬥,最終殲滅敵人、克敵制勝。過程中弟子常說:「每當我聞到這難聞的菸味時,我就感覺到師父守護在我身邊鼓勵我堅持下去。」從這個例子看來,卡通角色抽菸並不是一味的只有負面的意象,相反的,它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和想法來詮釋「抽菸」這件事。

就像弟子把抽菸視為師父的靈魂和精神象徵,是他鼓起勇氣勇往直前的動力來源,何嘗不是給小朋友一個正面的意義與態度?卡通分級制是怕學童看到了自己崇拜偶像所做的行為而有樣學樣,進一步產生行為偏差的現象,但這真的是根本之道嗎?因為有些卡通被認為有「偏差行為」可能有特殊意義的,抹殺掉其創意確實有可惜了,當然小孩能否辨認與判斷卡通裡真正的意義也是大家為何支持分級的原因之一,但真有能力改變小朋友行為的,應該是週遭的人與環境,而不是電視裡的卡通。幼稚園老師賴富美表示,卡通角色其實不會影響小朋友太多行為,反而一起生活的大人、兄弟姐妹、同儕,才是容易模仿的對象,小朋友不知不覺學習的崇拜對象更勝於卡通角色,頂多在打架時才會使用一些卡通中的招數罷了,舉例來說,父母平常的暴力行為,比卡通角色更具有影響力。

 

父母良好身教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之道(圖片來源/google

 

媒體第四權 妥善利用建立良好社會價值

不管是卡通還是新聞報導,大眾傳播系統與媒體已跟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何在衝突中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是當今我們必須去解決及學習的課題。相互尊重對方並達成共識,讓社會大眾有一個健康、誠實並專業的傳播系統,理當是人民應得的,也是我們大家一起去努力,才會有共同的願景和福祉。

記者 周揚珊
我是周揚珊 我每天都很努力的生活 希望畢業後可以發光發熱!
記者 周揚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