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期

梁瀚云 速寫自我風格 

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幾乎不會一帆風順,當峰迴路轉之際,總是在否定和認同自我中反覆進行,由於這些過程的可貴,累積成就了現在的梁瀚云,梁瀚云現在為交大應藝所二年級的學生,已有成熟的插畫作品,她說:「語文和畫畫我都很喜歡,高中是英文班的,使我的創作想法更豐富。」

梁瀚云 速寫自我風格 

記者 周揚珊 報導  2011/05/08

孩希望可以快點長大,大人羨慕小孩童真模樣;魚想要翱翔天際,鳥期望揭開海底面紗。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幾乎不會一帆風順,當峰迴路轉之際,總是在否定自我與認同自我中反覆進行,由於這些過程的可貴,累積成就了現在的梁瀚云,她開心的說:「語文和畫畫我都很喜歡,高中是英文班,使我的創作想法更豐富。」


梁瀚云在交大快樂的日常生活(照片提供/梁瀚云)

英語能力 豐富自我藝術創作

梁瀚云是交大應藝所二年級的學生,大學就讀屏東教育大學英語系,英語不僅是她的興趣,也符合她父母的期望,雖然沒有讀過美術班、美術系,但是紮實的英語能力,成為她創作內容強而有力的後盾,增添她創作畫面的多元性。她從小就很喜歡畫畫,當初研究所考試,因為作品數量不夠,沒有報考純美術研究所而選擇設計類,當時考上師大設計所和交大應藝所,應藝所分為理論組和創作組,通常大學時代非純美術系的人會選擇創作組,本科生則偏向理論組,梁瀚云為非本科生,希望體驗、享受創作的過程,選擇了創作組。除了實作課程外,她也喜歡需要思考或理論的課,碩一時有修比較偏設計實務課程,碩二則較偏理論,例如電影課的電影視覺符號,使她了解電影想表達什麼、背後的意涵。


梁瀚云平時的休閒娛樂為看電影、外國影集,電影主要喜歡藝文類,比較不喜歡傳統好萊塢式的電影,藝文類電影有時候會讓她的心理產生動搖,使說不出來的感覺豁然開朗,同時促進她思考的更多、更深,她由衷讚嘆兼具思考以及漂亮畫面的電影。動畫片喜歡宮崎駿系列,主要被宮崎駿的畫風吸引,她對天空之城、風之谷、龍貓印象最為深刻,長大後也會重新再看幾次,大學的時候課堂上再看一次風之谷,透過老師分析影片裡的環保議題,使她感觸更深。
 

插畫世界中的另一個自己

梁瀚云一直都很喜歡畫畫,平時想畫時或覺得該創作時就會畫一張,她專注地說:「我都是使用2B鉛筆打草稿,先畫線,淡淡地擦掉多餘的地方,接著勾勒完整的輪廓,再決定哪邊要上明暗,我不喜歡用手抹暈筆觸,喜歡用鉛筆很輕、很細緻地上明暗。」翻開厚厚的速寫本,每一張速寫紙都被賦予了生命,吐露她當下的心境。

研究所前喜歡畫很多小東西,進入研究所後有一些心境改變,想要發掘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所以會畫一些較抽象的圖像。在創作的過程中她會想起很多老師講過有趣的文學比喻,老師曾經說過耶穌的象徵(Symbol)是魚,所以她覺得魚象徵神,她沒有信仰,所以覺得有些畫面出現的十字架、魚種種圖像,可能是受到文學象徵符號的影響。

 


大學時期
喜歡畫很多小東西,這張的主題「世界一家」(片提供/梁瀚云)


天地合一(圖片提供/瀚云)

研究所後插畫主題偏向自我探索,她說:「這是一個人,這邊有三雙腳,這三雙
 未必是人,可能是我,也有可能是我還沒發現的我的腳,可能是我其餘的性格的腳,

也可能是陪著我心裡的某幾個部份,耶穌象徵是魚,所以我覺得魚象徵神,
畫這幅畫說不定有把這些想法用進去。」(
片提供/梁瀚云)

 

梁瀚云在大二大三時,某一時期很喜歡畫人的臉,覺得人的臉很細膩,同時也自我砥礪,逼自己練習畫得更精準,速寫本裡可以發現,不同階段畫人像的表現方法也不同,某時期以較小比例為主,當時覺得畫比較小的東西比例比較好抓,有一陣子嘗試一筆畫完人像,線不可以停,梁瀚云很喜歡日本樂團Mr.children的輕搖滾風,也會在速寫本裡看到主唱跟團員們的身影。



小比例的人頭練習(
片提供/梁瀚云)


「misutiru sakurai san」(日文:ミスチル 桜井さん;  中文的意思:Mr. Children的簡稱
 櫻井先生)是梁瀚云喜歡的日本樂團Mr. Children的主唱,櫻井和壽
(圖片提供/梁瀚云)


 一筆成形,完全沒有畫第二筆的人像(圖片提供/梁瀚云)

不只圖畫 速寫本寫進生活點滴

速寫本裡並不是只有文字、圖案,還有一些有趣的包裝紙、果子……等,梁瀚云靦腆地笑說:「我很喜歡收集垃圾,糖果紙、瓶瓶罐罐,未必是特別的、稀有的,只要外型覺得漂亮就會想收集。」除此之外,插畫旁一排排英文字更是引人入勝,通常都是先有畫面才有字,或是畫到最後很有感覺就會寫字,這些文字除了紀錄的功能外,也成為版面的一部分,內容通常有可能表示當時的心情、為什麼要畫這個圖、或是她決定要畫這個物件,例如在插畫部份,就是解釋插畫要表達的事物,如果是垃圾旁的文字解釋,就只是一個解釋,畫面較為黑暗或陰鬱時,文字可能表達當下心情不好的原因或感嘆。


很多人對於她為何使用英文書寫感到好奇,梁瀚云還沒想到一個真正具體的原因,不過她覺得也許是因為平常比較常看國外的書、閱讀到國外的文字,影響到她的淺意識,因此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現在的風格。



吃完蘋果留下貼紙做紀念,旁邊寫滿了英文字!(圖片提供/梁瀚云)


在速寫本裡也可以發現很少有彩色作品,大都是插畫類的黑白作品,她覺得對於色彩的應用,比較不熟悉。創作時也沒有一定制式的畫法,畫面不一定都是單一方向,有時候會轉別的角度,為了突破自己,她會使用左手畫畫、寫字,希望突破現有風格,同時也可藉由左手運動練習右腦。梁瀚云也有一些插圖、插畫,給人一種憤怒、憂鬱的感覺,大都是心情不好或是沮喪的時候,藉由畫圖來發洩情緒。

她自覺自己有多重人格,平常散發溫和、善良的氣質。然而,她心底卻有不一樣的想法:「大家覺得我這樣,我應該也是希望讓大家覺得我這樣,但是我心中有一個惡魔,惡魔說我才不是這樣勒!」梁瀚云希望把壓抑的自己、別人期待的自己壓住,如果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會想試試看釋放另一個自己。


這張插圖有別於以往可愛的風格,這是作者心情憂鬱時的作品(圖片提供/梁瀚云)


另外一張發洩情緒的插圖(圖片提供/梁瀚云)
 

新挑戰當前 激發創意潛能

在課業方面梁瀚云有一定標準的自我要求,碩班後就比較少有時間創作,致力於完成每一項作業。碩一到現在,她參加教育部舉辦的「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目標是可以免費出國學習,在眾多競爭者之中,進入前三十名獲得複賽資格,複賽由雲林科技大學主辦暑期設計營,請國外老師當評審,十天內要做出每個老師要求的項目,每項都有時限,每隔兩天交一個,最後一項最後三天內交出,三十個人會有排名,挑選前幾名出國,比賽使用電腦製作作品,也可以手繪再轉成電子檔,在製作每項作品時,評審老師也會看看每一位同學的製作情況,給予選手意見、激發潛力。


這些項目之中,當時梁瀚云對於包裝的部份沒有靈感,所以在離只剩繳件的兩小時左右,其中一位評審老師認為她的作品只有草圖階段,在當時的壓力下,她崩潰地大哭了起來,梁瀚云笑道:「老師人真的很好,當場還跟我聊天,鼓勵我繼續努力,最後的成品也有得到他的讚許。」現階段成績還未公佈,梁瀚云希望可以順利獲得到國外學習的機會。


最近梁瀚云有兩個全新挑戰,其中一項是:應藝所的部分師生將挑戰爬雪山,為了這個目標,參加的全體師生,一起相約跑環校增強體力。梁瀚云表示,她從國小之後比較少運動,所以練習跑一圈環校時,才剛開始起步,就已經吊車尾,由於大家約定好不可以停下來,到大約路徑的三分之二時,身體就一直抗拒反覆對她說:「我不要!」最後老師陪著她跑完,跑完差點沒暈過去,隔天就感冒了。這次一波三折的體能練習,使梁瀚云感到害怕、想放棄,不過她卻非常期待,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產生的新感觸,或是爬山的旅途中誕生的新想法。


令一項挑戰則是跟色彩有關,梁瀚云一直不擅常使用顏色,一直很羨慕熟悉色彩的人,最近跟學長借沾水筆,希望透過沾水筆勾勒線條上色後,可以為她的黑白插畫穿上繽紛的衣服。


梁瀚云用畫筆畫出自我,反映自我的內心世界,生活歷練的累積,造就了現在的梁瀚云 ,面對不同的挑戰,她仍舊能勇於面對,從中激盪出新的想法並創作出新的作品!

 

 My Own Universe:2010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in Taiwan)(圖片提供/梁瀚云)

 

記者 周揚珊
我是周揚珊 我每天都很努力的生活 希望畢業後可以發光發熱!
記者 周揚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