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築夢 大學生電影開麥拉
勇敢築夢 大學生電影開麥拉
記者 潘珮瑄 報導 2011/05/29
一群很厲害的人在做著一件很厲害的事
這是大家對於Project 10的第一印象。
由台灣大學大四學生組成的Project 10製片團隊,他們的作品短短三個月就在網路上掀起熱潮,由台大農業經濟系大三學生程安德發起的Project 10,是一集10分鐘的短片,並透過10集100分鐘完整呈現大學生活的各種滋味。
從原本的核心10人擴展到40人的團隊,「一開始就是一個拉一個,大家把自己身邊很厲害的人都拉進來。」就讀經濟系大四的林端容,當初就是在台大的創意創業學程中認識了程安德。而程安德在組Project 10之前就擁有自己的工作室─Resostudio,豐富的短片比賽冠軍經驗讓他認識了音樂及後製的夥伴、累積了不少拍攝剪輯的專業,同時也為Project 10的初期運作帶來了基本資金,也才讓程安德從比賽型作品轉戰拍攝自己想拍的校園故事,決心休學一年來完成這個夢想。
團隊成立初期,藉由徵才找到了對拍片有興趣的台大學生,「其實我們不要求你會什麼,反而是你想學什麼,進來之後大家一起摸索學習。」核心幹部之一、就讀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大四的嚴心汝說,團隊中包括像導演、製片、演員等都沒有相關經驗或基礎,反而是靠著濃厚的興趣,進來之後藉由一些課程或經驗累積才慢慢上手。
加入Project 10的演員與工作人員,都抱持著喜愛電影和追夢的熱忱,
趕在畢業前,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並肩修習「夢想理論與實踐」(台大通識課之一)。
(圖片來源/Project 10)
紀錄生活 和這個時代
Project 10當初成立的概念很簡單,希望記錄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活,從第一集的選課、杜鵑花節、系上的「之夜」活動才再到藝術季和畢業季,每一集都有一個不同的主軸,卻彷彿跟著行事曆走,紀錄著每個台大學生的校園記憶,「雖然以台大為背景,但其實我們想給每一個大學生看,因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學生,都會經歷的。」
「在台大就像在拍電影,剛開始你還在杜鵑花節,轉眼間你就到了校園徵才。」─Project 10第二集台詞
Project 10每一集中都會有一些特別的主題和元素來表達意象,像在第一集引起熱烈話題的藍寶堅尼跑車,其實就是劇組特別借來,希望凸顯開學加簽時,大一、大四受到的差別待遇就彷彿與開跑車、騎腳踏車上課之間的差距一樣;又或者是第三集綁在每個人手上的手環,象徵大學生活中永遠被期限(Deadline)追著跑的生活,而手環的發光也代表著當你完成了一些事情,你又多了一些發光的機會和回憶。這些瑣碎的小細節,卻代表著劇組中每一個大學生對於生活的體悟。
象徵大四身分地位的藍寶堅尼,開進台大校園,話題性十足。(照片提供/Project 10)
「常常會有人覺得我們試圖要嘲諷些什麼,但其實我們只是把一些自己想講的元素都串在一起,表達我們在校園裡生活的心聲,不講太明也是想給大家各自的想像空間。」嚴心汝說。
整個故事是由主要六個角色之間的互動所串起,而這六個角色各自代表著不同的學生類型,有外地人、有錢人、留學生、想選學生會長的人等等,比較特別的是,因為是邊拍邊發想劇情,所以常常會有時事融入,角色也會在過程中發展出新的轉變與成長:一開始強勢的女生,也會慢慢有了自己的柔情;外表亮麗的有錢人,骨子裡反而有更多內涵與想法。
堅持專業 困難辛苦但不悔
從成立以來,Project 10一直秉持著專業上的堅持,不僅要在後製的調色上呈現美感,每一集都一定有的大場面歌舞與動畫也都是自行編排、製作,影片中出現的所有音效、音樂詞曲也全是原創,就連一些場景也都是親手搭設出來。因為這樣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讓團隊運作中遇到很多困難,除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天氣、期中期末考等因素影響拍攝進度之外,最需要克服的還是團隊之間的摩擦、運作上的困難及大眾輿論等等,「我們都是自願性的,在分工上較隨興,都要互相cover。」「每個人都是建立在心意上的,沒有權威或規範,所以也沒辦法逼著誰一定要完成什麼。」嚴心汝和林端容不約而同地表示,現在留下來的都是真正想把這件事情做好的,畢竟這種需要花時間花心力卻又沒有立即回饋的過程,需要很多的熱情來支持。
追求質感的Project 10,劇情、場景、服裝、音樂都相當講究,
就連每集的片頭動畫也都有不一樣的創意。(照片提供/Project 10)
當初程安德靠著比賽獲得的資金,現在也所剩不多,在資金籌措方面,project 10著實嘗盡了苦頭,「除了服裝贊助外,花費最多的拍攝器材、場景等都很難找到贊助,在學校方面也因為我們不是正規社團很難獲得補助。」身為學生團隊的他們,在這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校友與企業都不太願意支持年輕人作夢,總是讓大家羨慕的台大校園,儘管教育資源豐富,但「支持夢想的資源卻很少」,或許也展現了,現在的社會對於這樣逐夢的熱情,雖抱以肯定,但實質幫助少之又少。
現在剛出到第四集的Project 10,藉由社群網站與口碑行銷的力量,已經陸續受到許多媒體與學生的關注,只是免不了的會在拍攝的專業上遭受質疑,面對大眾的聲音,project 10坦承也有技術上的侷限,「我們是用許多好萊塢作品會使用的相機拍攝手法,但因為是手持運鏡,有時可能會有鏡頭的晃動。」
不過運作到現在,Project 10展現了高度的水準與堅持來完成這件從沒有台大人做過的事,「我們沒有為了什麼,只是有一股熱情想要做這件事而已。我們不是拍紀錄片,而是想表達一種感受、一種美。」嚴心汝說著,接觸拍片之後才會去了解每一件事情背後困難的地方,之後看電影也不只是看劇情,反而會去關心後製。
Project 10的最後一集將會結合前面九集、成為完整的電影在電影院舉辦放映會,作為一個完美的結束,「我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台大學生想做這樣的事,但保證不會有我們這樣的規模。」成員多半大四的Project 10,各個身懷絕技與熱情的他們,聚在一起完成這個夢想之後,每個人都還有自己的未來去追尋,有人已經著手進行創業,在台灣創立第一個年輕人創意想法沙龍;有人完成雙主修,準備投入職場;有人將在電影領域持續耕耘,而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專屬於年輕人,眼中毫無畏懼的自信。
在Project 10身上,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目前在趕拍及製作的Project 10,第五、六集近期內即將上映,
主題將會圍繞著台大藝術季,劇情也會開始著重在每個角色的陳述。
(影片來源/Youtube)
![]() |
記者 潘珮瑄
標準獅子座 很理性也很感性,愛工作也愛玩樂 青春的路很長,就保持這個節奏剛剛好 因為我是無敵潘珮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