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 學生的夢魘
校園霸凌 學生的夢魘
記者 張芳瑜 報導 2010/12/26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校園是提供學生們學習的環境,並且讓學生遠離危險並阻隔許多誘惑傷害的地方。近來在社會上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之一,便是攸關校園安全的霸凌事件。在霸凌的事件中,許多施暴者對其他學生惡質的言語相向,或者脅迫其他學生等等,眾多關於這一連串事件的報導,讓大家開始思考和重視孩子在學校的成長狀況,而本次發生霸凌事件的八德國中也引起了轉學潮,許多家長不禁擔心下一個受害者就是自己的孩子。
霸凌事件 其實一直都存在
校園霸凌在學校中很常發生,而怎樣的行為可稱上是霸凌呢?除了肢體、生理上的脅迫之外,對於同儕間人際關係的排擠,或者是言語或精神上的欺侮羞辱等都可列入霸凌的範圍。因此,校園霸凌並不限定於某些特定的學校,從以前到現在,許多校園都會發生如此的霸凌事件。家長李致興表示:「我在我兒子這年紀讀國中的時候,學校裡就有那種霸凌的事了啦,只事那個時候沒有人在管,是現在大家都比較重視學生,新聞才會播出來。」在校園生活中,容易成為被霸凌對像的原因,除了人緣不佳、相貌較差、比較弱小等,有時就連在學校表現優秀的學生都會變成霸凌者的目標。面對如此的危機,學生該如何自保,成為了他們關心的議題。
霸凌在校園中無所不在,除了生理上的霸凌之外,
對於同儕排擠或是言語上的霸凌等,都算是遭受到校園暴力。(圖片來源/有話好說-NGO觀點)
對於霸凌事件,教育部相當重視並且嘗試找出解決的方案,而學生,也就是和校園霸凌最直接的關係者,在面對被霸凌時,也被鼓勵要勇敢地向暴力說不,並盡快地向師長報告。正在就讀國中的學生李亞叡就有這樣的看法:「如果在學校被欺負的時候,我想我會保持原樣,離那些壞人遠一點,如果看見那些比我弱小的欺負我,我就會想辦法直接保護自己。若是真的沒辦法,就先閃為妙。」
校園霸凌 學生壓力倍增
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讓許多人對於近來提倡教導學生的方式產生了許多質疑,「以前哪敢像現在的學生一樣去嗆老師,現在說的愛的教育和不體罰什麼的,讓學生有恃無恐,根本沒有在怕老師。」家長李致興有感地說到。要如何讓這棘手的現象得到完善的處理,除了校方加強在校巡邏校警的編排之外,也可以從學生最根本的教育這點上開始思考。
在吵得沸沸揚揚的霸凌事件中,除了倍感壓力的校方、老師和霸凌的施暴者與受害者之外,一般的學生也面臨了重大的考驗。在新聞畫面中,因霸凌事件而使桃園八德國中成為焦點,在放學時段校門外的記者媒體在那守候等著訪問學生,架設好的攝影設備追逐著許多從學校下課正要去補習或回家的學生。面對記者的攝影機和麥克風,許多國中生當下就掩住臉及忙躲開記者的追問,盡快的跑離校門和記者可及的範圍。除了平日要應付學校繁重的課業,以及校園中可能會面臨的霸凌事情,害怕被標籤化以及媒體所帶來的壓力,一再壓迫著在學學生。
在面對校園霸凌事件時,學生要勇敢揭發暴力,
還是息事寧人的兩面看法,成了當今眾多學生所關切的議題。(圖片來源/親子天下網站)
對新聞一連串霸凌事件的報導,對於後續整個事件的處理,任教於交通大學師培中心的邱國力認為:「這個事情很複雜,但是在整個霸凌事件中,我比較重視的是學校中一般學生的心理建設。當大家都在批評學校的時候,身為學校的一份子,要如何和學校的老師和校方一起度過難關是我比較關心的。」
校園霸凌 該如何去應對?
學校爆出霸凌事件,新聞媒體疲勞轟炸似地報導,以及對校園安全的憂慮等原因,讓許多學生和家長不堪負荷,紛紛選擇選擇讓孩子轉到鄰近學校,縣議員呂林小鳳服務處光是一天下來,就接到超過五十通請託轉學的電話,這個驚人的數據,顯示出許多家長對於這個事件的擔心。在校園面對這樣的危機,除了校方和老師需要努力解決問題之外,學生和家長的行動以及支持,也是對於處理霸凌事件很重要的關鍵之一。對霸凌事件有最直接關係的便是在學學生,對他們來說,霸凌事件就發生在生活的周圍,要如何去面對霸凌,以及當霸凌事件發生時,自己應該要選擇站在哪一邊,這些都是對於學生的良知都是一種挑戰。
當學校被新聞報導許多關於霸凌的新聞,霸凌等負面標籤就嵌在自己校名的身上,對於學校內的一般學生是不是有失公平,如果是自己學校面對如此的危機,身為校內一員的學生又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事情?對此,交通大學學生林詩庭認為:「那所學校的學生還滿無辜的。但換成我是那邊的學生的話,我就先做好自己的本分,畢竟學生的本分是讀書。如果真的想要為學校爭取名譽,就應該要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
在最近上映的電影《告白》中,血淋淋的描繪了校園的霸凌事件,例如在電影情節裡,主角班上的班長,因為沒有一起和同學加入霸凌別人的行列當中,因而在後來 變成被霸凌的對象等。前陣子台灣的本土電影《艋舺》中,趙又廷所飾演的主角也曾在學校有被霸凌的經驗。許多電影和文化現象反映出校園霸凌問題的嚴重性,校園霸凌等問題受到各界的重視,學生在面臨霸凌時所做出的抉擇,要怎樣保護自己,要如何做才能不愧對自己的良知。在學校裡,學生的課業、人際關係和校園霸凌等,不僅考驗校方和老師的處理能力,這些在學生成長歷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對學生來說也是個挑戰。
![]() |
記者 張芳瑜
我是芳瑜 如果想從第一眼認識我評斷我,請要小心是會吃虧的 如同找新聞 寫文章 抒發心情一樣 簡單的事情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我最喜歡簡單的事情了 那些繞來繞去很複雜的事情什麼的 換個角度想想 頗無趣的不是嗎? 所以請別再拿複雜的事情來為難我 放輕鬆 享受樂.牘.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