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郭乃午 2011/09/18
1982年,羅大佑在強烈不協調的節奏中,以沙啞飄渺的嗓音唱著「台北不是我的家」,像失根的蒲公英落在台北繁忙車陣中的安全島,看似有個稱頭的落腳地,踩的卻不是故鄉溫溼熟悉的泥土;八年後,頂著飄逸中分頭的小夥子林強,像時下年輕人一樣,對台北懷著夢想與美好生活的憧憬,豪氣萬千的大唱「向前行,哇啥咪攏不驚」。
在這個城市,不同的人唱著各異的曲調,有壯志凌雲,也有落魄失志,台北有其文化素養與時尚光彩奪目,但在炫目光輝照不到的角落,同時存在著最深刻的人生寫照。
一直以來對於台北的印象,老實說我是害怕多過喜愛。今年暑假因為實習的關係,我隻身來到台北生活了一個月,每一天走在台北街頭,看著這個聚集了無數夢想的城市,有嚮往也有辛酸的情緒。台北的美麗建立在華美的高樓大廈中,以101大樓為首,指引著盆地裡的人們生活與努力的方向;而台北的醜陋與現實則躲在華廈的陰影以及行人匆匆的腳步中,在快速流動的城市律動中,變成一種與眾不同卻毫不違和的靜止畫面。
看完了《台北,屬於誰的城市魅力》這一篇的照片故事,我看到了熟悉的影像以及心裡面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的真實映照。來自各地的旅人揹著沉重的行李來到台北車站,身在緊張湍急的人流中,呆若水中的大石,被四面八方的指示箭頭拉扯不知去向,冰冷的水流只是從身邊掠過,連說一句「不好意思,請問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比起描繪台北如何光鮮亮麗的照片故事,色調灰暗單調的市井映畫更吸引我的注意。因為這樣的場景確實曾出現在我的眼前,東區名牌服飾店門口賣玉蘭花的婆婆,籃子裡的花香其實更勝於精品專櫃裡的名貴香水;身心障礙朋友吃力地操縱著輪椅兜售抹布與口香糖,費盡心力卻一次也沒有趕上行人飛快的腳步;地下街裡外勞們成群聊天,坐著輪椅的爺爺奶奶眼神呆滯併成一排,彼此沒有搭上一句話,或許比起地下街的喧鬧與方正有序的規劃,他們期盼的可能只是一方藍天,而不是死灰的天花板與人工地道。
沒有林強的天真樂觀,也沒有羅大佑的道盡滄桑,只是對於台北這個城市,我感覺到曖昧和模糊不清,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看清楚、去感受。台北的歌聲,究竟唱的什麼調調?
![]() |
記者 郭乃午
哈囉,我是阿牛。我喜歡棒球,沉浸在比賽的氣氛是人生一大享受。勝不驕,敗不餒,每一次的努力都是為了下一場勝利的笑容。沒有所謂絕對的勝負,是我喜歡棒球的原因。在無聊的生活裡,找無聊的樂子是我的興趣。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成為喀報記者的一份子了。面對喀報有興奮有期待,也有一點慌張。未來的這一年,我要盡情地寫我想寫的文章,也希望關心喀報的你們,能夠在這裡找到喜歡或者深有同感的文章,我們有很強大的記者群喔,一定會讓你們滿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