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許雅筑 2011/09/18
久仰喀報大名,曾聽學長姐提起過喀報是如何絞盡他們的腦汁,如何糾結他們的心思,如何與時間賽跑搶進死線等等,梅竹賽的報導過程,更是有無比龐大的時間與質量壓力,在因為校隊戰況心情高低起伏的同時,也為學長姐們捏把冷汗。今年三月的梅竹賽,我看見學姐在訪問完後,立刻在球場邊盤腿坐下,打開筆電,霹哩啪啦開始寫稿,我不喜歡受時間壓力限制,更何況是那樣緊迫與克難,因此對於未來要參與喀報寫作,自是有不少恐懼與想像。
然而在聽了喀報寫作的初步說明之後,心底的恐懼少了,想像變得踏實了,也沒有長長的「ㄏㄚˊ──」,多出來的,是躍躍欲試的心情。看著各種欄目,我開始想,我可以寫我喜歡的非主流歌手,可以寫關注以久的社會議題,可以寫身邊了不起的人,更可以用鏡頭說故事。對於能夠藉著寫報導,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做更深入的探討,進而更瞭解以及能夠更有條理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其實是很開心的。
說來慚愧,除了梅竹賽專刊以外,我是不太看喀報的,就算看了少數幾篇,也都是大略瀏覽過去而已。這次選了幾篇有興趣的仔細閱讀,我看見的除了文章本身述說的內容,更多的是寫作的層次。一篇報導,可以一層一層垂直地去探討一件事情,也可以橫向地從多個面向切入一個現象。我過去的寫作方式,都是先有一個核心的想法,再從核心去擴充,然而從學長姐的作品中我發現,只有從一個核心往外是不夠的,所謂「層次」,是先有了很多的觀察和思考,再切進原本的核心,和既有的想法融合甚至是碰撞,而誕生的新思維。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更不要說還要將之梳理成報導文字,也是喀報之所以有挑戰性之處吧,幾天前的躍躍欲試現在看來略顯渺小,不過,我會抱持著熱情接受挑戰的。
另外有一個比較在意的問題。在書評和樂評方面,在定題目之前會希望能知道過去有沒有人寫過同樣的作品?現在喀報的搜尋系統沒有限定在站內,對於想要找特定的作品會比較困擾,不曉得能不能增設站內搜尋引擎?還有在看樂評的過程中,發現有兩篇都在寫澳洲歌手Lenka,主題重複是沒關係的嗎?需不需要呼應前作呢?
![]() |
記者 許雅筑
喜歡棒球 喜歡拍照 喜歡海 喜歡咖啡 喜歡馬鈴薯 覺得有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麼了解自己 不過 無論走到哪裡 都不要忘記最一開始的理由 相信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 全宇宙都會合力幫你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