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倒帶鍵可否重來
按下倒帶鍵可否重來
戴子嘉 文 2011/10/02
《漢娜的遺言》作者傑伊.艾夏(Jay Asher)曾攻讀加州理工大學,但在大學四年級時選擇放棄學業,全心投入寫作,夢想成為一個專業作家。十幾年來,遭出版社退稿十一次,2008年《漢娜的遺言》終於誕生了,苦心煎熬的作品創造奇蹟,悄悄潛入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勇奪多項文學大獎,更在加州教育界和校園內引發熱烈討論,這股浪潮漸漸推向全美,讓這本披露自殺者內心深處的書,感動了無數學生。生。
七卷錄音帶 圍繞十三個人的故事
創作靈感來自傑伊.艾夏參訪博物館使用語音導覽設備時,耳機傳來一個女性說話的聲音,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聲音不斷在耳中環繞,彷彿她一直圍繞在身邊。因此,激發傑伊想利用聲音的神秘感說故事的想法,敘述發生在我們身旁但不一定知道的故事,保留一種想像空間。當人們不在現場,用文字描述事件比較沒有臨場感,所以選用聲音傳達,說話語氣會比文字所傳達的情感更濃烈。
兩個禮拜前,學校多出一個永遠沒有主人的空位,故事從一個謠言滿天飛的高中女孩──漢娜.貝克,吞安眠藥自殺開始。一個男孩克萊放學回家,突然在家門前發現一個沒有寄件人的包裹,裡面有七卷錄音帶,每一面都寫著一個編號-依序一到十三,當克萊聽錄音帶時發現,錄音帶中傳來的聲音竟是漢娜!一邊聽著漢娜的敘述,一邊對照她留下的地圖,讓克萊重新體驗漢娜曾經歷過的一切,使他了解到漢娜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傷害、對人們的期待、說不出口的煩惱以及面對生命掙扎時的無助,是多麼地需要他人幫助,但是都被忽略了。
聽完錄音帶,「如果可以按下倒轉鍵,這一次我不會讓機會逃走,我會鼓起勇氣接近妳、幫助妳,讓妳的人生暫停一下,阻止悲劇的發生。」克萊心想,但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漢娜在每卷錄音帶中,述說著自己生前最後的經歷,每一個收到錄音帶的人都是她結束生命的理由之一,她要讓名單上的人了解─自己是如何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依循錄音帶編號的順序,交給下一個人,如果不照做,會有第二套錄音帶公諸於世,以確保錄音帶可以依序傳遞下去。以克萊的角度敘事,沿著漢娜的記憶思路,彷彿跟著漢娜的腳步再次回到過去,一邊聽著漢娜的敘述,克萊則在內心回應,兩個人在不同的時空對話,卻創造出歷歷在目的畫面,才瞭解到與他人相處時,我們渾然不覺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影響他人一生一世,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話,彼此之間可能已經環環相扣,如滾雪球一般,壓倒一個年輕生命面對困境的堅持,而一步步選擇放棄自己。
《漢娜的遺言》一書封面。(照片來源/戴子嘉攝)
不應讓年輕生命執行終止指令
青少年階段是尋找自我定位的過渡期,也是最需要愛與關懷的時刻,很容易因為人際關係不佳而感到挫折、沮喪。由於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同樣一句話,詮釋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漢娜用錄音帶記下她認為受到傷害的事情,不讓他人有解釋的餘地,僅一味地用悲觀角度解讀事情,每天都活在烏雲籠罩下的世界,對未來怎麼會有希望呢?
為了避免讓別人發現自己有負面思考、行為的傾向,所以偽裝自己、關閉自己的心門,把自已關在角落,沉默不語,讓藏積許久的負面情緒萌生自殺念頭,而自殺行為就取決於一念之間。通常自殺者都是一時想不開,認為自殺可以讓自己脫離苦海,得到救贖,卻沒想到別人可能因此承受莫大悲痛,所以自殺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書中提到「結束生命,可能需要很多絕望的理由;但重新愛上生命,只需要一絲希望就已足夠。」我們若適時伸出援手、多一點關心,幫助他們看見生命美好的一面,淡化一個人面對困境的孤寂感,重新點燃對生命的希望,或許能夠減少悲劇的發生。
沒有遺言或許是一種遺憾,但遺言有時對活著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殘忍,記錄著無法挽救的傷痛,將個人人生挑戰失敗的原因歸諸他人,更是沉重。漢娜選擇用自殺來逃避一切,或許是作者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讀者:「不要放棄對生命的任何希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難免會遇到令人沮喪、絕望的關口,如何在生命的困境中,來平衡自己,轉換心境學習包容與面對,這是我們此生的必修科目。
後悔已來不及
克萊在漢娜心目中的地位不同於錄音帶名單上的其他人,漢娜發現克萊其實是關心她的,兩人第一次聊天就彷彿是相識已久的朋友,內心有種說不出的默契,然而漢娜卻擔心彼此越坦白,自己就會越痛苦,因為先前不好的經驗讓她恐懼信任別人,她很遺憾自己沒有早一點遇到克萊,說出自己的心聲,所以寧願讓自己在暴風中孤軍奮戰,也不願再遭到背叛;克萊則很後悔,自己原本有機會把漢娜拉回世界,卻因缺乏勇氣而作罷。書中兩個人隔空的對話,對照出樂觀與悲觀的極大反差及其影響。
人們總是在事過境遷才知後悔,常言道「千金難買早知道」,不想要有後悔的機會就應該把握當下,所有聽完故事的人肯定也是無比內疚,沒想到自己無意的言行竟會傷害別人,甚至讓他人內心遭受煎熬,如果漢娜當時選擇原諒別人,而不是自殺,讓他們有道歉的機會,說不定能彌補漢娜破碎的心。
《漢娜的遺言》看似懸疑緊張的緝凶情節,但一卷又一卷的錄音帶其實是反映生活中人際關係的問題,我們看似只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其實或多或少都影響著他人,卻渾然不知,我們不經意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或許只是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都可能成為激勵他人的動力或讓他人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進而改變一個人,讓他/她的生命變調。
![]() |
記者 戴子嘉
達達的馬蹄已來到大三的喀報磨練 我是戴子嘉 希望大三可以행복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