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 玩弄距離
網路科技 玩弄距離
陳琦 文 2011/10/02
網路替人們的關係,繫上一條條微薄的連繫線,繁密卻脆弱。
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出現一種景象,兩個坐在對面的情侶,各自緊抱著手中的智慧型手機,用手機瀏覽遠方朋友的最新消息,專注地去維繫另一個空間裡的關係,卻忽略了,在對面那個最親愛的人,正在等著同等的關心。
網際網路普及的社會,在身邊那個最親密的人,也需要更多的關心。(圖片來源/網路)
科技的進步,快到誰也無法預測下一秒的世界,哪個科技公司會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又發表一展新科技,改變世界的規則。從表層來看,facebook將六歲認識的國小同學到二十幾歲的大學同學,統整在同個頁面裡,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透過各種文字或是小遊戲,變得更近;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facebook會提醒誰是你朋友圈的本日壽星,所以壽星會在自己的塗鴉牆(facebook的留言板名稱)上,收到來自各地的祝福,但壽星手機響的次數卻一如往常,並沒有因為今天的特別,而聽到朋友久違的問候。網路科技,用虛擬的方法讓人們誤以為自己與世界的距離近了,卻削減了真正互動產生的感官感覺與感動。
打字取代寫字 文字溫度漸失
由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統計,家庭電腦和企業的連網普及率分別高達82%與94.3%,顯示台灣人民不論在家裡還是工作都離不開網路。
提筆的次數在生活中占的比例,已經少到可以用指頭來計算,從前看著親筆信裡的字裡行間有模糊的淚漬,就可以感受到筆者深厚的真心,看著一些塗改過的字句,就可以了解筆者追求完美的用心;現在閱讀電子郵件或是facebook的訊息時,若是沒有表情符號的輔助,是無法去感受每個新細明體間,是否藏有情緒。
人們現在主要的溝通工具就是電腦,不論是電子郵件、社群網站還是各種即時通訊的軟體,都讓人們習慣於用文字去表達自己所有的想法,用電子郵件去處理工作上的問題,用社群網站去連結所有朋友,再用即時通訊軟體做緊急的聯繫,在這樣依賴電子溝通的過程中,每個語句背後真正的情緒容易被曲解。
A:「你說我們這件事情就這樣辦好不好?」,B:「恩。」
這個「恩」,對於A來說,可以被解讀成B不怎麼在意的回應,但B或許是很欣然地接受A的提議,而當A認為B很支持自己的同時,也有可能B是因為A的強勢而同意,這樣的誤會每天都生活中上演,一點一滴的誤會在看似便利的意見交流中,慢慢滋長。
網路舒適圈 正面溝通力減弱
雖說手寫的文字依然會讓人產生同樣的誤會,但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太依賴用文字做為主要的溝通工具。在面對較為難以啟齒的狀況時,人們習慣用文字,這種較為間接的工具來表達想法,像是男生向女生告白時,選擇撰寫情書會比直接開口來得容易,只是到了現在,男生用簡訊取代了情書。最大的不同是,生活中有太多的替代管道,讓人們可以一整天不開口,卻一直在發言,很多新的關係,是在網路世界中建立的,因為網路,人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跟不同空間的人交換想法,一些成功的婚姻,也是透過科技的進步,讓兩個平行的人有了交集,但正因為如此,人們正面溝通的能力逐漸減弱。
經常使用即時通訊系統和社群網站的人們,因為可以即時閱讀每個親戚朋友的最新消息,而感受到各方的問候,父母們也有機會用省錢的新方法,關心遠在他鄉念書的孩子,但從什麼時候開始,當X開始想念Y的時候,是去Y的塗鴉牆上留下一句:「我想你。」卻不是想辦法讓彼此可以見一面。每天都跟家人用即時通訊報告自己的狀況,因為天天都有聯絡,所以有時晚一些回家,好像是可以被原諒的,但其實真正回到家後,才會發現想念竟然這麼深。
在大學的宿舍生活之中,常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縱使四個人都在同一間寢室裡,但除了敲鍵盤的聲音格外大聲外,其他都是一些細微的自然聲響,像是不想破壞這般寧靜似的,會選擇用即時通訊系統去跟室友對話,在同一個時空裡,人們最舒適的溝通方式,不再是透過聲音,而是戴著耳機,聽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樂曲,卻慢慢聽不見身邊溫暖的關心。
網路電視已取代電視成為娛樂新寵,不論與電視同步的節目或是過去舊的經典,都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地觀看與重播,這樣唾手可得的娛樂,導致現在的家庭,已經很少上演全家坐在電視機前面,分享同樣歡樂的情境,對著螢幕大笑的快樂,是屬於一個人的快樂,無法共享。
世新公廣畢展概念影片「父子篇」,透過生活百態,來提醒大眾,更常使用媒體,人際溝通上卻更加疏遠,換個溝通方式,一切就會不一樣。(影片來源/YouTube)
使用者 才是決定距離的關鍵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的調查顯示,在第二季時,台灣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超過5成。
主打隨時隨地上網無侷限的智慧型手機,已成為人們一個人坐捷運、等公車的好夥伴,只要手機有訊號,一天24小時都有機會上網跟世界接軌。在此同時,手掌般大的智慧型手機,成為人與人之間的高牆,有智慧型手機的陪伴,人們就有藉口可以不去觀察身邊人、事、物的改變,因為太專注於智慧型手機,而忽略了應該要起身讓座給需要的乘客,因為太沉迷於智慧型手機,而沒注意到路邊那家好吃的牛肉麵店已經歇業,人們以為有了網路就可以跟世界形影不離,卻沒發現自己已經和最近的環境越隔越遠。
網路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玩弄於鼓掌之間,在將彼此拉進到只隔著螢幕的同時,也把身邊的感官感受推到最遠,但真正能夠決定關係距離的,是使用者自己,每個生活在這時代的網路成癮者,都要提醒自己,遠方的和身邊的一樣都是世界裡最美好、最需要關注的美麗。
![]() |
記者 陳琦
你好 我是陳琦 一個美麗的畫面就像是所謂風景那般會感動人 一段溫柔的文字就像是所謂歌曲那般會進心裡 很開心可以在這裡學習與分享 嘗試著用駕馭文字和畫面去撼動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