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

獅子山下 交換生的田野調查

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不知不覺寫了自傳,交了資料;不知不覺申請了簽證,過了審核。直到飛機離地的那一刻,我才驚覺自己已經踏上了不歸路。 莫名其妙卻又心甘情願,應是我這半年交換生活的註解。

獅子山下 交換生的田野調查

王俐文 文  2011/10/02

人生苦短,為歡幾何?


前言
當時整個校園瀰漫在期末考的腥風血雨之中,而我用這條小命護著一疊備審資料,安全送達彼岸。自此,我著手於長假的旅遊規劃,以及不專業的香港田野調查報告。

首先談談我落腳的地方。九龍塘的香港城市大學,幾乎位在整個香港的正中央,對面就是一個叫做又一城(Festival Walk)的購物中心。在寧靜的社區裡仰頭一望,可以看見著名的地標獅子山;從高聳的宿舍俯瞰,看得到小小的行人與車輛。


獅子山,位於九龍與新界的交集處,是香港著名的地標。昔日這塊地區,
是港人庶民生活的代名詞。幾年前有一齣描述港人生活的連續劇,就叫做《獅子山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章 在高速的香港慢活
一直以來,我都對自己的「台北腳」速度感到自豪;交換到了香港卻大開眼界。別看香港人個頭不高,走起路來人人霸氣十足,咻咻咻,把人行道走成了快車道。這樣的速度,在港鐵(MTR)上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位於MTR主線的旺角站,幾乎是港人天天都要經過的換車點。每到尖峰時刻,旺角好比10米賽跑跑道,人們摩拳擦掌,在車停前就用盡生命地擠至最前端,待車門開敞的瞬間人們就如子彈般噴射而出,以萬鈞之勢直直飛入轉往別線的車廂內。


咻咻咻!MTR是香港人在生活中的跑道。(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這樣的速度感也反映在港人的行政效率上,銀行和校內註冊等等手續,一兩天就可以完成。就連覓食這檔事也快得令人措手不及。有時在櫃台旁研究菜單,店員就急呼呼地對我大喊「由美尬?」(要吃啥?)搞得我胃部一陣痙攣。胡亂點餐的結果,總是會吃到和我想像中不太一樣的東西。不過在盛飯隊伍中瞪著大塊香噴噴的臘肉飛向自己的碗內,看著就有飽足感。

於是我就在高速的香港慢活。


香港的速度感總讓外來客覺得喘不過氣。這是一個很高大的法國男生,但走起路來卻不如港民的氣勢萬鈞。(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第二章 冷面笑匠性格
老實說,港人的急性子讓人有點卻步。光看他們板著臉孔埋頭做事就夠可怕了,買東西時連服務人員都兇巴巴的,害我講話都變成蚊子翅膀的分貝;後來生活久了,膽子大了,看到年長的女店員時懂得叫聲「阿姐」、「靚女」,然後就能欣賞她們暗爽的酷臉。

和幾個當地的朋友聊天,得以一窺港人生活。香港位處全世界的貿易要衝,一出生就必須與全球競爭,幾乎是香港人的宿命;然而近年回歸中國,「內地」的高手更不斷湧入。生活的壓力和現實的種種,塑造了當今的香港人。


在香港朋友家教英國人打麻將,這些人將來都會變成競爭對手。
(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有人認為香港人現實到有點不擇手段,但我覺得他們很「真實」。敢愛敢恨,目標明確,且一生都在為生存奮鬥。

伶牙俐齒,板著臉孔卻時常爆出怪怪的笑話,冷面笑匠的性格實在是令人招架不住。有時在報紙上讀到馬家輝的專欄,總被那種莫名的港式幽默逗得捧腹不已。傲骨的香港像頭蜷伏著的獅子,被歷史磨練出的幹練身段,永遠都處在ready模式。


忙碌的社會、生活的壓力,港人性格的無奈和真實,常常反映在他們的電視劇與電影中。
(圖片來源/電影門)

 


第三章 不專業的年少輕狂
在這四個月的異地生活期間,我努力試著做個不像是自己的人。
要當個壞孩子,賭馬是基本配備。可惜一出手就輸了30元港幣,怕怕,趕快回家。
再來溜去酒吧做大人該做的事。煙霧繚繞,重低音喇叭震耳欲聾,我在角落啜著水果酒;一群人搖搖晃晃走過尖沙咀的大街,蹲在港口就著海風醒酒,微醺,然後對著彼此傻笑。可惜「肚量」太小,和同學們出演酒肉朋友的劇本實在寫不下去,最後一群人只好乖乖到某個人家裡煮火鍋喝果汁去了。


和一堆熱血的朋友在維多利亞港醒酒,徐徐海風,深夜中竟讓人異常清醒。
(照片來源/某個清醒的同學攝)

 

地圖上的台灣看起來很渺小,用雙腳走起來實則很遠。香港這個袖珍的大都會滿足了我最愛的旅行模式,用兩隻腳、一雙眼,抱著相機漫遊四方。有時將視野自觀景窗拔出,才發現自己已經走過了好幾個MTR站。

就這樣,我揹著一個小旅行袋,在香港的好多地方悄悄留下足跡。


留下足跡,不帶走一片雲彩
。(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第四章 謝謝你們,ABCDEFG…W
緣分這種東西非常奇妙,有些人一拍即合,卻沒有長久的時間醞釀更深厚的友誼;有些人一輩子都必須相處在一起,卻形同陌路。

X,四川女孩,是我在香港的室友,燒了一手好菜,無微不至地餵食我,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喵。
S,上海女孩,看似上海姑娘經典的兇悍性格,實則常替迷糊的我著想。
P,高雄男生,台客文化代表,想家的時候找他準沒錯。
J,香港女孩,好朋友,現在交換來台,和我一起上課。
W,馬來西亞男生,伶牙俐齒毫不留情,卻會主動幫女生搬行李。

還有更多更多的A、B、C、D……謝謝你們這四個月的照顧,讓一個人出行的我從未感到徬徨無助。看著成熟的你們都在為將來累積實力,讓我也跟著昂首闊步,想要穩穩走在自己的那條路上。


ABCDEFG…謝謝你們。(照片來源/王俐文攝)

 

在獅子山下,我過了短短四個月。現在是回到台灣第四個月,我開始偷偷想念起了你們──以及港式飲茶。


後記 人生的歷練
回台灣的班機上,鄰座是一個大叔。聽出了彼此的台灣口音,我們閒聊起來,對於久違的故鄉都有很深的依戀。突然,他給了我一槍:「妳也是在大陸工作嗎?」搖頭。「還是學生啊,是去念研究所嗎?」他又很認真的問。

去了一趟香港,我居然有了社會人士的面相。看來這張飽經風霜的臉,要好好保養了。

以上,報告完畢。

記者 王俐文
嗨,我是王俐文,沒有綽號,我覺得這個簡單的名字就是最真實的自己。我在台北長大,來到風城念大學。習慣於台北快速的腳步,在交大這個讀書風氣盛行的環境,也不由自主地會把課表以外的行程填滿。 我喜歡影像,喜歡文字,喜歡新奇東西的味道,對我而言,很多東西都有值得回味的地方。用鉛筆勾勒美好的景象,花上一個下午用雙手完成一件作品,是我的興趣。有人說,我是個安靜的旅人,手巧而心細、心細則眼利,雙腳帶我去過的地方,會沉澱為靈感的基石。因為愛上拍攝各地的老房子,近來我對美的定義,漸漸轉為斑駁的磚牆和角落的那株雜草。 在傳科系念書是一個充滿起伏的挑戰,新聞稿的時間壓力和自己對作品的要求交織成密密麻麻的大學生活,偶爾對著路邊的貓咪傻笑放鬆心情。對我而言,人生是需要不停奮戰的長假。  
記者 王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