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棚倒數 《瘋狂電視台》開播
進棚倒數 《瘋狂電視台》開播
賴映秀 文 2011/10/02
欣賞一部舞台劇除了找一個好位子坐,還要小心會不會被鏡頭拍到!《瘋狂電視台》劇如其名,將電視台節目製播的幕後情景一一搬上舞台,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讓觀眾看見電視台間的競爭及生存壓力,更是台灣首次的「互動式演出」,每一位觀眾都可能成為攝影機捕捉的人物,也可以上台參與演出,這樣特別的演出方式,讓《瘋狂電視台》從原本的實驗性劇碼蛻變為熱映一年多的話題劇碼。
《瘋狂電視台》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官方粉絲頁)
電視台吹熄燈號 小人物求生存
一個瀕臨解散的電視台,兩個即將失業的幕後人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孤注一擲,企圖讓電視台起死回生。電視節目從企劃、腳本到演出,都由菜鳥製作人小蔡一手包辦,推出各種型態的節目挽回觀眾手上的遙控器,包括用相聲報新聞、藍綠政黨擂台秀、兒童帶動唱跳節目、單元劇等等,用最多元的方式吸引最多觀眾。
演出內容為了更貼近觀眾的生活,結合許多時事搏君一笑,包括前總統涉嫌貪汙、政府弊案等等,即便沒有直接點出事件為何,但透過演員肢體動作及精確的模仿,觀眾還是能夠迅速融入劇情。
另外,媒體間的併購已經不是新鮮事,瘋狂電視台的倒閉其實是另一家電視台的精心策劃,目的在於能夠用最低的價格併購,但隨著小蔡的努力,搖搖欲墜的瘋狂電視台逐漸露出一線生機,併購主於是展開大破壞行動,卻意外地炒熱節目氣氛,打響瘋狂電視台的名氣。故事最後小蔡看著螢幕陸續上出現Color Bar(電視台收播後撥放的彩條畫面),各種大小的電視朝他移動,四周圍繞著Color Bar的小蔡發現自己為了瘋狂電視台已經付出太多心力,明白自己不是做電視的料,於是他的疲倦跟Color Bar一起帶他離開瘋狂電視台。
親臨攝影棚 台上台下一起瘋
《瘋狂電視台》為了讓觀眾有身處攝影棚的感覺,演出過程中由不同角度的攝影機進行拍攝,也在螢幕上同步播出,宛如攝影棚裡密布著監看畫面;配合節目中播放VCR的需求,這些螢幕又像是在家中收看電視節目一樣,播出原本拍攝好的片段,而這時主舞台的「攝影棚現場」才是重點,可以看見節目過程中沒有被播出的部分。不同於一般舞台劇中觀眾和舞台間鮮少互動的情況,相反地,讓觀眾成為演出的一部分,觀眾可以配合劇情參觀「電視台」,或是成為「一鏡到底」情境劇中的配角,座位上的觀眾也躲不掉,隨著演員的要求玩起波浪舞、扮演一頭霧水的親戚團,這些特殊互動成為《瘋狂電視台》的最大賣點,吸引觀眾買票進場,同時體驗一下當臨時演員的感受。
有感於電視圈的生態逐漸改變,演出內容不忘嘲諷幫兇之一──「置入性行銷」,除了在演出中誇張地置入贊助廠商,就連中場休息時間也延續置入風潮,在小螢幕上公開邀請廠商置入,或是協助觀眾安排求婚橋段,即使是中場休息,仍然有上半場演出的接續感。
另一個橋段—藍綠政黨擂台賽,主打喜好政論節目的觀眾,與其看名嘴們說得口沫橫飛,不如讓台灣兩大政黨實實在在地打一架。舞台上搭起簡陋的擂台,呼應著瘋狂電視台經費不多的狀況,演員們穿著兩黨代表色的角力服,在擂台上抓住對方的弱點後,就是一陣猛烈的攻擊,演員們搏命演出,真實程度讓人不禁懷疑看的是舞台劇還是格鬥賽。而「一鏡到底」式的情境劇,利用一台攝影機同步拍攝及播出方式,使得演員必須迅速換裝,狼狽模樣令人莞爾,此時觀眾可上台成為情境劇的配角,適時加入劇中,但也因為一鏡到底的拍攝,不容許有笑場的情況發生,但《瘋狂電視台》卻讓最不受控制的觀眾上台,要台上台下一起瘋狂。
只有汗水沒有口水的兩黨格鬥賽。(圖片來源/網路)
輕踩界線 精彩演出
一段兒童帶動唱跳的節目中,一隻可愛的兔人偶吸引大家的目光,只是兔人偶接踵而來的行為卻讓人尷尬不已。雖然售票網站上明顯註記著「本演出非親子節目」,但一段兔人偶從背後抱住女演員並擺動自己腰部的演出,具有強烈的性暗示,突如其來的演出對成人而言,也無法招架。另外除了主角小蔡,其他角色的個性並不強烈,很難讓觀眾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成為這部少有冷場戲劇中的一大敗筆。
整齣戲的靈魂人物「小蔡」由唐從聖飾演,唐從聖的演藝生涯從模仿前總統陳水扁開始,隨著台灣模仿節目的興衰而起伏,成為跑通告的「B咖藝人」,看遍電視節目的型態與幕後,但就像《瘋狂電視台》裡的小蔡一樣努力,嘗試模仿許多角色,其中不少角色逐漸取代大家對他的既有印象,近期例如劉家昌之子──劉子千、英國搖滾樂團Linkin Park主唱等模仿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另一個角色「羅總」是壓垮瘋狂電視台最後一根稻草,刻意搞砸節目是為了讓電視台被收購,這個充滿心機的角色由前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飾演。經常收看週日十點戲劇的觀眾對羅北安應該不陌生,幾部話題戲劇都有他的身影,他在《瘋狂電視台》中的角色處處扯小蔡後腿,是併購案中的內鬼,但最後受到小蔡的敬業態度而有所改變,B咖與科班出生的兩個演員間的互動,也在劇中迸出許多火花。
演員唐從聖及編劇謝念祖接受電視節目專訪。(影片來源/YouTube)
是誰殺了優質節目?
近幾年台灣的電視節目無論是製作經費或是節目品質都逐漸下滑,題材越是煽情、灑狗血,越是能吸引觀眾的目光,觀眾們邊罵邊看,卻沒有轉台的跡象,因此電視節目的惡劣品質在高收視率的誘因下被忽視,而掌握這些劣質節目生殺大權的觀眾,卻沒發現自己也是汙染電視節目的幫兇。
全民大劇團推出的創團作品《瘋狂電視台》沒有要觀眾拒看電視,而是想透過這部舞台劇,讓觀眾了解自己罵的節目背後其實有很多不得已,無論贊助廠商或觀眾都是電視台的衣食父母,誰都不能得罪,頗有替電視圈向觀眾澄清的意味。
![]() |
記者 賴映秀
賴映秀是我, 來自既城市又鄉下的地方。 也許、如果、可能、好像, 生命就是有這些未知才可貴。 跌跌撞撞的途中學著成長, 快樂不快樂的經歷, 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盡全力把每件事做好, 無愧於心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