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

流淚《拍賣春天》

「看不起出賣身體工作的人們,你懂得現實的殘酷嗎?」是甚麼能讓一名四十歲的中年男子,背著親愛的女兒,屈辱、自甘墮落地跳脫衣舞取悅女人,下海當「鴨」?以可憐人的故事交織而成,讓觀眾隨著導演伍宗德的黑色幽默,撞擊你的心靈。

流淚《拍賣春天》

楊雅涵 文  2011/10/02

「失業男女,苦等春天,笑看窮人翻身。」電影《拍賣春天》的海報上方,用一句話道出社會邊緣人的悲哀,承襲台灣國片的熱潮,《拍賣春天》以特殊的題材在電影院上映,內容幽默詼諧,卻又苦情可憐,正是因為他們是有情有肉之人,才會願意出賣自己。


拍賣春天的宣傳海報。(圖片來源/拍賣春天官方Facebook)


大膽的選角方式
故事從一名四十歲的中年男子的獨白開始,王人傑(陳昭榮飾)以靦腆的笑容,尷尬的講述自己能勝任牛郎工作。有別於其他國片的選角方式,《拍賣春天》的演員無一不是台灣人熟悉的面孔,從本土戲劇一哥陳昭榮、電視劇大姐葉全真,到綜藝界的主持人曾國城、白冰冰等,演員橫跨電視劇、綜藝節目以及歌壇的各種知名藝人,強烈的親近感引起台灣人深度的共鳴,而其中,唯一非台灣本土藝人的演員,則是特邀而來的好萊塢女星——白靈。

曾經飾演電影《餃子:三更2之1》而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白靈以她大膽火辣的性感聞名,而其在《拍賣春天》中飾演應召女郎一角,更引起台灣媒體的強烈期待。然而,在這部講述性工作者的電影裡,卻找不出一幕吻戲或做愛的畫面,取而代之的則是點到即止的影射,不斷暗諷社會的黑暗面,甚至連處理其無可避免的身體裸露畫面時,劇情都充滿笑料,讓觀眾不會代入有色眼光。
 

電視劇的元素參雜其中
經過半年的籌備,四十天的拍攝,以及半年的後製,導演伍宗德以獨特的風格,將全片拍攝為一齣喜劇。然而,與其它電影相異,《拍賣春天》在趣味的營造其實充滿商業化的影響。如王人傑第一次接客即因為不舉而讓顧客苦等,從此有了封號「不舉老鴨」;第二次則是被嫖客要求跳當下流行的「Sorry舞」和瑞奇馬汀的「電臀」。作為一部描寫社會底層的電影,《拍賣春天》力求突破以往的窠臼,但是幾段輕鬆的橋段則以俗套的方式呈現,明顯看出導演伍宗德電視劇出身的背景。作為一個曾拍過「台灣靈異事件簿」、「家有仙妻」等大型電視劇的導演,伍宗德在他年近半百時,耗費畢生積蓄創作一部反諷社會的作品,製作出一個「在電視與電影間的產品」。


王人傑第一次接客卻因為不舉而被顧客嫌棄。(圖片來源/拍賣春天官方部落格)

 

從電視的角度看,這部作品的搞笑情節與商業電視迎合觀眾的取向異曲同工,但在主劇情的描述,卻是電影的剪接手法。情節分為兩條主軸及一條支線,從王人杰這個角色開展,描述一名中年男子,為了罹癌的妻子與女兒,只好下海做鴨,中間不斷穿插明星姊(白靈飾)的情節,搭以另外一對姐弟可憐的境遇,交互組織而揭開他們背後殘酷的故事。
 

尊嚴與道德
「我就是變態。衣服花一點,妝濃一點,才感覺出去應召的不是自己。」明星姊一句自述表達自己下海的無奈與痛苦,更是她為了保有尊嚴的最後一點掙扎。即使每次應召的服裝打扮皆十分搶眼,假髮、濃妝以及露骨的衣衫,將自己化身為淪落風塵的賣身女。但是,與其風情萬種的表現相悖,明星姊在劇中的個性是一名沉穩、負責任且有擔當的女子。

然而這樣的女子卻為了與權貴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不惜走入最艱難的一條路。來自前夫家庭的權勢壓迫、取笑辱罵,讓這名曾經的撞球明星高傲的尊嚴瞬間被踩碎在地,可悲的是,儘管母愛偉大,卻贏不過金錢與法律,伍宗德即以此暗諷都市追求名利以及金錢的環境。


白靈(右)火辣的穿著前往應召,遇見同性戀的女顧客(左)。
(圖片來源/拍賣春天官方部落格)

 

《拍賣春天》的英文譯名為Comedy Makes you cry,意為「讓人落淚的喜劇」,伍宗德在這裡暗示了他想帶給觀眾的感受。在一片花海中,王人杰的深情告白,說盡了一切後悔莫及。在他的生命裡,最後悔的不是下海當鴨,而是沒有在妻子身體健康時,帶給她幸福。但當他拋開一切道德與尊嚴的束縛,大跳脫衣舞取悅買春的女嫖客時,卻是一場風化員警釣魚的局,被逮捕的那一刻,他毫無猶豫地跪下,像隻乞憐的野狗走投無路地嚎哭懇求,而他人生中最狼狽的這一幕,竟完完整整地被最親愛的女兒收入眼底。演員深刻的表演,讓觀眾隨著角色的際遇,大哭大笑,唏噓不已。
 

能引起共鳴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拍賣春天》這部國片,在引起共鳴上下了許多功夫。其背景音樂的製作,也有別於其他國片。由綜藝界知名的孔鏘先生一手打造,針對劇情內容以及電影需求設計,融合抒情、古典、搖滾以及流行音樂,《拍賣春天》的原創歌曲與音樂設計之數量,位居全台國片之首,濃濃的台灣味,以及劇情營造的搞笑場面,讓這些歌曲的播送,隨著節奏的流轉,有著台灣人的俗氣和草根民族的堅強。

而電影裡熟悉的環境也讓許多高雄當地民眾為之一笑。國片的優勢與特點,就在於能引起更多觀眾的回憶。從《海角七號》與《艋舺》的瘋狂熱潮,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引起的強烈討論,這些電影的內容勾起台灣人心底的情感,讓觀眾更容易以本身的想法去感受,在《拍賣春天》片頭開始時,影片即強調這是一段真人真事。小人物富有人情味的力爭上游,相對於社會重視金錢的殘酷,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這座都市牢籠裡生長的群眾,是否在追求更好的生活時,忘了與家人相處。


拍賣春天預告片。(影片來源/YouTube)
 

「不要放棄,好運永遠在你沒準備的時候來臨。」《拍賣春天》開頭用一句話點出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精神,雖然描述的是社會邊緣人辛酸的故事,但導演伍宗德想告訴大家的卻是不要放棄,《拍賣春天》講述的絕對不是「賣春」,而是當生命走投無路時,仍要為了夢想奮發努力。因為,只要等待,春天一定會到來。

記者 楊雅涵
出生於三重,但老家在彰化。曾就讀中山女高,後於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學習,最愛唱歌,因此加入合唱團多年,興趣則是看小說、玩線上遊戲,綽號天書,常被朋友戲稱宅女。
記者 楊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