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宿命 命運操之在己
逆向宿命 命運操之在己
記者 張繼云 文 2011/10/16
老一輩的人們對於命運的理解,無非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上帝關了一扇門,會為你開另一扇窗」等等命中注定的俚語。科技發達、機械化的當代,人類突破自我限制,完成了許多過去人們視為「不可能」的成就,我們甚至有些自得意滿,認為可以飛天遁地,再也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人類真的如自己所想,操縱著自我的命運嗎?《命運規劃局》想顛覆的,正是人們的人生並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有一個超然於上的機構在規畫著所有人的命運,「人定勝天」是個太過樂觀的念頭。
他們想逃脫宿命,不願接受命定的安排。(圖片來源/達樂dvd專賣店)
蝴蝶效應 人與人牽連而生
麥特戴蒙飾演一個前程似景的政治家大衛,遇上了一名讓他著迷的女舞者伊莉絲。突如其來的美麗邂逅卻不被允許,「命運規劃局」的幹員為了讓兩人回歸「正軌」,想盡辦法拆散他們的緣分,試圖讓大衛與伊莉絲,能如命運計畫書上的安排,各自成就自己的事業,對社會做出貢獻。
整個社會是個大型的機器,每一個人像是零件,安插在各個角落,各司其職而不可或缺。所以人與人互相牽連,拚了命的過著生活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構築世界的一部分。我們不只為自己而活,而是相互依賴而生。如同「蝴蝶效應」認為一隻蝴蝶振動翅膀,會引起別的地方的颶風;政治家與舞者的結合看似無傷大雅,卻可能對美國政治與舞蹈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命運規劃局》用科幻和愛情元素包裝著相當哲學性的問題:為了讓世界更美好,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干預會勝過「自由放任」;以及一個弔詭的邏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主角大衛在劇中質疑命運規劃局的幹員,他認為,安排他人的人生是不合理的,因為人有自由意志,所作所為應是出於自己的意見和選擇。但作為政治家的角色,大衛在競選演說中呼風喚雨,背後其實有龐大的智囊團隊,為他選擇西裝樣式、擬演講稿、規劃親民活動,為他設計成功議員該有的形象。他所決定的生涯其實是另一群人規劃的人生,相當諷刺。
另一方面,幹員們像是天使的存在,在他們之上有個「主席」,是上帝的象徵。祂編寫人們的命運,而幹員只是負責執行的魁儡,一味的遵循著主席的指示工作,卻對工作的內容與意義說不出個所以然。
大衛:「所以你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能跟伊莉絲在一起囉?」幹員們為人類做安排,卻不自覺自己也被掌控著。
寧願捨棄美好前程,追求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圖片來源/基地電影院)
祂的力量 干涉還是守護
命運,一直是個很有趣的議題。例如電影《命運好好玩》,一支遙控器可以回到過去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能跳轉到未來,躲避不想面對的困境。《命運規劃局》中,關於「在人類之上的力量」的設定,和小說《小屋》很像。《小屋》描述一個父親因為失去心愛的女兒,沉浸在痛苦與自責中,並且對上帝充滿不諒解。他不能理解,為什麼虔誠信仰上帝的家庭,還是被上帝殘忍地奪走重要的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祂應該會阻止一切苦痛與悲劇的發生。有趣的是,書中的故事裡真的有上帝的存在,祂是全知全能的力量,也許眉頭一皺,便能摧毀整個地球。但與《命運規劃局》不同,《小屋》中的上帝雖然無所不能,但祂選擇不干涉,任人類自由發展,默默守護所有的建設或破壞,包容善與惡。
而命運規劃局的幹員們與人類無異,他們與一般人共處,甚至有個組織,像極了政府的運作。本來應該是世人敬畏的力量,卻以官僚體系的型態存在,相較於現實中的政府,常打著為廣大人民謀福祉的旗幟,自認為善意的規劃,卻不盡人們滿意,兩者情況頗為雷同,似乎也是個諷刺的象徵。
電影的題材由小說改編,題材設計上是成功的。乍看之下是科幻片,骨子裡卻是愛情貫串內容,兼具哲學思考,相當多元不單調。可惜的是結尾過於倉促,有種讓人措手不及的感覺,又稍嫌落於俗套,似乎回到好萊塢的經典公式,反而成了愛情勵志之作。
《命運規劃局》中文預告片。(影片來源/YouTube)
不自我包袱 也非挑戰上帝
坊間有不少心靈勵志書籍,鼓勵人們奮發向上、超越自我的極限。專家會告訴你,只要有夢,努力過實行就會有所收穫;荀子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反對聽天命、不信鬼神,認為人應該「制天命而用之」。國父革命十一次推翻腐敗政權、賴東進從小行乞,長大有所成就、反過來激勵人們……。我們以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思考、做抉擇,以自由意志實踐人生,滿足自我也對世界為善。有時候人們之所以去突破,是為了回應大自然的阻礙,於是雪山隧道開通、低地國填土造陸、我們建不成巴別塔但有台北101和杜拜塔。
近幾年,由於生態環境的反撲,各種末日謠言甚囂塵上,人類才意識到「人定勝天」實在太狂妄。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為滿足私慾而做開發;不只是突破困境,而是挑戰大自然;忘卻了人類在宇宙的渺小,對於自己的生命過度膨脹。
賈伯斯(Steve Jobs)說:「決不、決不、決不、決不放棄!」人們辛苦的闖蕩天下,努力地完成所有不可能,並不是要證明我們能超越大自然、不被無形的力量操控。也許中庸一點,保守一些的想法是「盡人事,聽天命」,這其實並不消極。我們的成就本來就不是要勝過什麼,只是要活得更好、更有價值。
電影的最後,一名幹員獨白:「……人的自由意志,並不是人與生俱來,而是要靠人去爭取,我認為這才是主席真正的計畫。也許有一天,不是我們寫計畫,而是你。」大多數人活在安逸的道路上,有時求神問佛,或占卜算命,就像被神安排好宿命,不去探索其他可能。也許這是電影想討論的重點:不論你的人生是否已被命定、規劃好,你有沒有勇氣和自我意志想挑戰、超越自己的命運呢?
![]() |
記者 張繼云
我是大保 綽號張繼云 雖然長得有點兇可是我心地善良很好相處 現在二十幾歲還在喜歡S.H.E跟拉拉熊 當前的願望是傳科女生都加入系籃 希望大家幫我達成願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