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

用我的手 送你上美麗天堂

一個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職業,與屍體為伍的每一天,藉由雙手讓死者以最美麗的一面讓他跟家屬道別,而在將棺木送進火葬場的同時,那份崇高又具有意義的使命感湧上心頭,這正是「禮儀師」這個職業。

用我的手 送你上美麗天堂

記者 韓捷 文  2011/10/09

一個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職業,與屍體為伍的每一天,藉由雙手讓死者以最美麗的一面讓他跟家屬道別。在將棺木送進火葬場的同時,那份崇高又具有意義的使命感湧上心頭,這正是「禮儀師」這個職業。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日本作家百瀨偲所撰寫的小說,於2009年出版。主角大悟原本在一個樂團裡面擔任大提琴手,樂團解散後,大悟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某個徵人廣告寫著「旅途協助」而跑去面試,沒想到就這樣陰錯陽差地當上了禮儀師。從一開始的厭惡、反感,到後來的適應、接受,甚至對這份工作引以為榮。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一書的封面。(圖片來源/Findbook網站)

這本小說的寫作方法以鏡框法(現在—過去—現在的寫作手法)來描寫。以大悟開車前往一個田園,為遺體淨身作為開頭,再敘述大悟以前作為一個大提琴手,如何轉行成為禮儀師。最後回到開頭為遺體淨身,大悟清理父親的遺體,並將一塊一直傳承的小石頭象徵生命的延續作為結尾。


納棺師 需要無比的勇氣

從既定印象來看,納棺師(禮儀師)是個不太能被大眾所接受的職業,本書從各個方面不斷地透露這個訊息。一開始是NK代辦處(日文「納棺」簡稱NK)在報紙上刊登了徵人廣告,佐佐木是這間代辦公司的社長,他在徵人廣告上並沒有明確地告知是要應徵禮儀師,只打了旅遊協助(來生旅途啟程協助)。這間公司只有兩個員工,百合子(佐佐木的助手)在大悟來面試的時候也跟他說過「這個行業要找人特別困難」,並且有著與工作時數極不相稱的薪資(日薪兩萬日圓),在在顯示了禮儀師這個職業的不尋常之處。

美香(大悟的妻子)得知大悟從事接觸遺體的工作,認為禮儀師是一份不正常的工作,馬上跟他大吵一架,也不再讓大悟碰觸她,東西一收就回娘家去,並且告知大悟「等他辭掉了這份工作再來找她」。而大悟的小學同學山下猛,也在得知了大悟的職業是禮儀師之後,便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不讓他的妻子女兒和大悟打招呼。「做什麼都好,去找一份正經的工作。」這是山下離開前對大悟所說的話。

對於家人來說,就算是長久以來一直互相扶持的妻子,也還是無法接受自己的丈夫每天得接觸那麼多的屍體,更何況是小學同學。在社會觀感看來,「禮儀師」就像一個特殊的行業,每天接觸死人的他們彷彿沾滿了污穢的氣息,受盡社會的排擠。但是,當禮儀師出現在喪葬場合的時候,卻又得到死者家屬的尊敬,並且遵從著他們的指示。同樣一個職業,在不同的地方卻有著不同的待遇,這是多麼地可笑啊!


廚師 一樣碰觸屍體

「碰觸死人的我們遭人白眼對待,而碰觸死掉的動物或魚的廚師卻受到世人歡迎。這差異在哪裡阿?」大悟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佐佐木和百合子愣了一下。

的確,同樣都是碰觸屍體,社會對於禮儀師的觀感絕對比廚師來的差,而且,是差非常多。但是如果今天廚師煮的是人肉的話,那麼評價就一定會顛倒過來。

可以這麼說,只要跟人類扯上關係的話,就不能以一般的情況來看待,因為在這個社會裡面,所有的道德界線都是人類制定的。 所謂廚師,處理的是動植物的屍體,為的是讓人類能夠生存下去而存在的職業,所以他的殺生是必須的,是合理的,是得到社會大眾認可的。但是如果處理的是人類的屍體,那就是違法的,因為在人類的世界裡是不允許的。照這個邏輯看來,作為一名禮儀師,不被大眾所認可的並不是這個職業,而是因為接觸到的是人類的屍體。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VD封面。(圖片來源/PIXNET官方部落格)

在兩年前,禮儀師這個職業還沒有被很多人重視,經由這部小說的描述,在這一兩年間,越來越多人想要加入殯葬業的行列,這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無非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但是在高薪的背後,要面對的是無數具的屍體、家屬的悲傷絕望以及各種負面的情緒。

「你們不把死人放在眼裡是吧?想說是死掉的人了,讓他等也沒關係是不是?」很明顯地,禮儀師對於小細節會被更嚴格地要求,因為對於家屬來說,死者最大,不能有半點差錯。因此,要成為禮儀師得先克服心理障礙之外,更必須具有無比的耐心以及專注力。


翻拍電影 趕搭送行者風潮

這本小說好比一部紀錄片,真實地描繪了社會中較少人接觸的一部分,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職業的酸甜苦辣,雖然不被大眾所接受,但是其中的涵義卻是無比深遠。而這部小說也被翻拍成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助長了這本小說的地位,讓越來越多的年輕子弟趕搭這股風潮,想要成為禮儀師。也許是經濟因素,又或是因為那份感動、想要為死人盡一份心力,對於死者而言,這無疑是他們最受用的一份心意。

記者 韓捷
大家好,我是傳科02韓捷,希望大家在傳科系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
記者 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