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

耶加雪菲是世界最頂級的咖啡產區之一,但居住在這裡的咖啡農卻是最貧窮的一群。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

記者 蔡雯琪 文  2011/10/16

耶加雪菲是世界最頂級的咖啡產區之一,但居住在這裡的咖啡農卻是最貧窮的一群。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

 

作者狄恩賽康(Dean Cycon)表示,生態與經濟、衝突與創造,這些兩難的問題都糾結在你手中的這杯咖啡裡。平常喝的咖啡生產於肯亞、衣索比亞和秘魯等國家,這些咖啡生產地離台灣十分遙遠,商品透過層層經銷商和進出口貿易,終於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多數人對咖啡產品的理解建構在企業的品牌行銷上,這些店面有著華美亮麗的裝潢、穿著一致的服務人員,看似接近上流品味的咖啡商品,它們的種植者卻生活在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咖啡的買進商人為追求利潤極大化,想盡辦法以低廉的價格買進咖啡豆,即使他們的辦公室設立在同一個村莊中,大部分的企業老闆也幾乎與農民團體沒有交集,商人們個個西裝筆挺地接洽客戶,在闊氣的房屋裡吹著冷氣辦公,一開口喊價即有上百萬美金的收入,金錢的魅惑讓他們忘記門外有一家子要養活的貧苦農民。


 

諷刺:咖啡與水

書中有許多對於咖啡產地的生活描寫,以及公平交易合作社的參與紀錄,文筆平實、內容口語化,在字句的經營中看得出作者的反省,極力想改變現狀的用心。公平交易組織說服農民改變販賣途徑,企圖拉近生產和消費者的距離,消除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減少經過中間商人剝削的機會,以免他們瓜分掉原本屬於農民的報酬,除了保障買進的價格外,每個合作社還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資金,讓農夫們自由運用,取部分收入實施公共建設,使得他們的生活條件更好。其中農民們最缺乏的就是水,像水利工程這類的基礎設施,卻需耗費一年的時間計劃、聯盟,貸款大筆的金額,並且在各組織的協力支持下才得以完成,對他們來說,一杯乾淨水源的價值遠大於一盆咖啡豆。
 


衣索比亞的農民協力用人工打造水井,取得乾淨的水資源非常不容易。(影片來源/YouTube)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以諷刺的語氣書寫對先進國家的質疑,其中提到一個由國際救難隊派來援助的士兵,他對著鏡頭說:「我感到有些哀傷,這些小孩子依賴外國的救援物資生活,他們無法自力生產,對未來也相當悲觀……」這段話讓讀者反思,若他們的父母能獲得合理報酬,這些孩童不就可以正常地接受教育?急難救濟的確是個值得嘉許的作為,但其追溯至源頭,卻是跨國企業爭奪利益的醜態,而最諷刺的是,這個士兵正生活在剝削人民的國家中,由他口中說出更顯沉重。



拉扯:自由競爭與正義

農業部門是一個以「量」來決定價格的市場,由於農產品的取代性很高,當整個地區的居民全以販賣經濟作物維生時,貨物的大量生產使得價格下跌,而決定交易價格的權力落在期貨市場,並不在於咖啡豆的品質、農民勞動付出、生產過程的困難等,這是自由競爭導致的結果,農產品市場沒有基本的工資保障,只有以量制勝的微薄薪水,這讓他們陷入貧窮的循環之中。
 


傳統的咖啡產製需要經過多重程序,才到達消費者手上。(製圖/蔡雯琪)


生產者將豆子賣給地方上的掮客,他們通常會對沒有選擇餘地的農民喊出低價,再將豆子賣給加工商,接續轉賣給一連串仲介商、出口商和進口商,最後賣到烘焙商手中,商人為了在每個環節賺取更多利潤,就必須壓低收購價格。整體的產業鏈十分冗長,使得咖啡銷售價格與原物料的關聯性降低,其末端的加工成本和品牌包裝才佔了百元咖啡的最大部分。


 

衝突:戰爭與文化

咖啡產地在政治方面也相當動盪,自治和獨立運動讓原本老舊的建設更添風霜,戰爭和武裝衝突不時摧毀作物,貧窮地帶的搶劫事件也層出不窮,但地方政府不僅沒有提供補救政策,反而貪污稅金,圖利商人並加重農民負擔。

全世界最落後的咖啡生產地:巴布亞紐幾內亞,他們的政府將土地送給白人移民,藉此攏絡政治勢力,卻造成土地轉賣、產權過戶複雜化,一些農民想整頓自己的家園變得困難重重,且政治劃分的土地界線,讓國家的民族組成多樣,語言隔閡和種族衝突使得人與人之間溝通不良,教育障礙導致民眾不會閱讀和算數,故在交易時過度依賴中間商人,農民的資訊不平等讓金錢流向更難以追蹤。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農民由於太貧窮,買不起自動化的咖啡脫皮機,所以採用人工脫皮法,只能徒手拿起河川石頭搗出果實裡的咖啡豆,村莊裡的農民也需要揹著豆子翻山越嶺,到市場馬路邊等待買家。等到買家的咖啡豆全被商人掃進一個個的布袋,接著被出口商運至荷蘭和德國銷售,消費與生產者脫節,故全世界的人都不認識他們的咖啡。
 


當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石頭初級加工新鮮的咖啡豆,為目前世界唯一保留這種工法的地區。
(圖片來源/翻拍自《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


作者造訪不同地區,深入並理解他們的文化,就算語言不通,彼此存在種族差異,農民也多為不識字的文盲,但他們仍然努力地在自由競爭的商業體制下,維持一種固有的尊嚴和文化,希望保存自己的習俗儀式,健康地培育下一代。


 

生機:公平與永續

書中帶我們走進未開發的傳統村落,了解當地人的世界觀,以及他們面臨的困境,清楚描述遙遠國度生產的物資,與消費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當走到星巴克連鎖店買下一杯咖啡的同時,其牽扯到的議題如蝴蝶效應發酵、膨脹,這些金錢代表著大批農民的命運、生產鏈中的人權問題、生態環境與工業發展的矛盾,以及價格波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改善咖啡供應鏈中工作者的生活,並非一蹴可幾,除了解決生產者的貧窮問題之外,掌握權力的合作社成員也必須遠離貪污和利誘,才能健全地發展長期合作關係,一步步改善生活環境、還清負債,最後累積財富。公平貿易僅占全球咖啡市場的一小部分,需要消費者一同努力,在享受咖啡香味的同時,請細想一下它背後代表的意涵與農民的努力。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作者狄恩賽康提倡公平貿易的重要。(影片來源/YouTube)

記者 蔡雯琪
我是蔡雯琪也可以暱稱我為凱莉 出生在炎熱的台南  喜歡夏天 海邊和小吃 身材迷你  但平常會大吃 大笑 大打嗝          
記者 蔡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