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

享受 一個人的旅行

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改編自美國新聞記者兼小說家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同名回憶錄,訴說一個年過三十離了婚、對生活感到空虛徬徨、決定透過旅行找尋自我的女性的心路歷程。

享受 一個人的旅行

張莉雯 文  2011/10/16

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改編自美國新聞記者兼小說家的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同名回憶錄,訴說一個年過三十離了婚、對生活感到空虛徬徨、決定透過旅行找尋自我的女性的心路歷程。

故事由女主角莉茲(Liz)在峇里島與當地巫醫賴爺(Ketut Liyer)的對話開始。透過手相,賴爺對她的未來做出了許多預言,他告訴莉茲,不久之後她將會失去所有,但也會尋回所有,而最後莉茲會再回到峇里找他,到那個時候,他會傳授自己所有的智慧給她。在別人眼中,莉茲擁有大多數女人渴望得到的一切:房子、事業、以及結婚八年仍深愛著自己的丈夫,但是和丈夫史蒂芬(Steven)之間愈來愈嚴重的溝通不良,讓她迫切地想要離開這一切,賴爺的預言正在成真。她發現,自己其實不想要孩子,更不想要婚姻。

提出離婚訴訟卻遲遲沒辦法達成共識,滿心痛苦的莉茲,藉著和舞台劇演員大衛的外遇逃避婚姻,並因此接觸印度的冥想靈修。然而,兩人的感情沒有進一步的發展,當彼此都無法再忍受對方一絲一毫後,離開成了唯一的選擇;也在這個時候,史蒂芬終於簽下離婚協議書。離婚後,莉茲為自己安排了旅行的計畫,先到義大利享受美食,再到印度參加靈修課程,最後則是到峇里島,找賴爺完成預言的約定。


 

美食 祈禱 愛情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英文原名是《Food, Pray, Love》,即是故事的三個重點:美食、祈禱與愛情,也是莉茲分別在義大利、印度和峇里所得到的東西,整部電影因此切割成三個部分。



電影宣傳海報。三組文字分別以義大利麵、佛珠和花瓣拼成,切合三個地點的主題。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第一站莉茲來到義大利,她在這裡學著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如同許多背包客,嚮往著穿梭在陌生國度的街道,學習他們的語言、融入他們的氛圍。她租下一間斑駁破舊的房子作為住所;她在咖啡館認識一個來自瑞典的女孩;她在羅馬緬懷偉大的奧古斯都。義大利人說:「我早上醒來就告訴自己,今天值得放鬆一下。所以我決定今天下午給自己放假。」他們把這稱為「美好的無所事事」,學習去享受悠閒,很單純地為快樂而快樂,而不是為了紓解壓力。

離開義大利,場景來到印度。剛抵達時,莉茲無法靜下心來冥想,就像失眠患者,無法停下在腦中打轉亂竄的思緒。直到她遇見來自德州的理查,他說:「你要試著篩選你的思考,像你早上要選擇穿什麼樣的衣服一樣。」而後更告訴莉茲,要學習嘗試放下、原諒自己以及傾聽他人。

當莉茲學會這些珍貴的道理,她再次踏上旅程,來到峇里島。賴爺也如他的承諾,毫無保留地將所有智慧和她分享;同時,她遇到了值得用一生經營的愛情;也終於找到了最能代表自己的詞彙:Attraversiamo(讓我們跨越過去),藉此期許自己能跨越往日傷痛,把握、展望未來。


 

但她不是男人

整部電影中,「女人一定要有個丈夫嗎?」的疑惑出現了許多次。莉茲經常被問及婚姻狀況,在義大利是、在印度是、到了峇里更是,彷彿一個女人的價值與品行,得從她有沒有結婚來判定。更耐人尋味的是,問她這些問題的幾乎是女性。在義大利的最後一個晚上,甚至還被質疑其實是女同志,因為「若你離開家鄉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你要怎麼追求婚姻?」即使是現在,跨國婚姻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何況,美國和印度實在太遠了。

莉茲的羅馬好友蘇菲(Sofi)試圖幫她說話,她想讓批評的人知道,莉茲是多麼勇敢的人。她說:「若是今天一個男人告訴你,他要旅行一年,然後認識許多美好的人……」她還沒說完,卻被打斷:「但是她不是男人」。因為莉茲不是男人,社會期待女人找個男人結婚;而不是離婚後,自己一個人搭飛機,展開尋找自我的旅程──即使勇氣值得讚許,在他們眼中依舊愚蠢。

莉茲在印度遇見了一個十七歲女孩圖絲,滿懷夢想的圖絲希望能攻讀心理學,卻不得不順從父母與傳統習俗,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男孩。電影中的美麗新娘,披著綴滿金飾的大紅莎麗嫁衣,沉靜卻不帶笑容地接受眾人祝福。她幸福嗎?觀眾看到這樣的畫面,恐怕不會如此認為。

到底,婚姻是不是女人的必需品?到最後,莉茲還是沒有告訴大家答案,但是她願意選擇再一次相信愛情。


決定再次相信愛情,兩人一起跨越過去,迎向未來。(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為自己而活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見得對「自己」完全一清二楚,只是跟著社會潮流走動,升學、就業、步入婚姻……花費無數光陰,做了許多「別人覺得你該做的」事。莉茲嫁給自己愛著、對方也愛著她的男人;兩人存了多年的錢,一起買了房子;她也認真經營自己的事業。她全心投入自己構築的美好生活,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覺得自己彷彿不存在於這裡,像是從高台躍入水池般,消失得徹底。

當她與大衛交往時,她的朋友對她說:「你以前像史蒂芬,但現在像大衛。」一味遷就、迎合對方的感情是不會持久的,失去了自我的人,也失去了魅力。於是莉茲最後痛苦地對她的姊妹淘說:「我好像沒有生命!」她無法再承受這樣毒癮一般的戀愛,最後連自我價值都否定了。

許多人在失意時會選擇大吃大喝,莉茲在義大利的時候也是。她不想再帶著「自我厭惡」一起踏進早晨的浴室。「男人才不管那些,對他們來說,能跟個裸體的女人在一個房間裡就該感謝上帝了」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一個女人,就不會因為一點小腹而轉身離開。沒必要為了他人的目光約束自己。這段體悟徹底解放了女人的顧慮,也是她找回自我的小小進步。


用力大啖美味披薩,不需要顧慮太多。(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裝載希望的潘朵拉的盒子

希臘神話中,天神宙斯給潘朵拉的盒子裡裝滿了各種事物,當她敵不過自己的好奇心打開後,不幸與災禍紛紛飛了出去,被連忙關上的盒子裡,只剩下一個還沒飛走的東西,那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有著這麼一個盒子,裡面裝滿了自己的希望,莉茲的盒子,裝著一份又一份的旅遊相關剪報,因為她希望能在離開人世前,走遍各個地方。

無論是否有這麼一個盒子,或是存在於自己心裡深處,莉茲說:「如果你夠勇敢,能放下所有舒適又熟悉的一切,那麼就出發去探求。」如同那則古老的義大利笑話,在祈禱聖賢讓你中頭彩之前,先去買張彩券吧!在斷言代表自己的字之前,也請先看一看這個世界,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官方MV。(影片來源/YouTube)

記者 張莉雯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是構成一個女孩的原料 可是在構成我的時候可能多了個神祕化學物質V 所以形成了只能在腦中行使超能力的妄想系少女 期待哪天可以穿越異世界當一個真正的魔法少女 在那之前 姑且就透過紙筆來書寫 一個個平凡的故事
記者 張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