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期

吸菸禁菸 誰對誰錯?

臺灣的菸害防制新法在 2009 年 1 月 11 日正式上路,至今已將近滿兩年。最初立法宗旨在於「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但新的禁菸規定卻引發了各界的批評與爭論,網路上更是成立了不少反禁菸團體。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反禁菸的網路社團幾乎早已停止運作,而施行近兩年的禁菸法規也仍有不少灰色地帶。

吸菸禁菸 誰對誰錯?

記者 呂靜宜 報導  2011/01/02

灣的菸害防制新法在 2009 年 1 月 11 日正式上路,至今已將近滿兩年。最初立法宗旨在於「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但新的禁菸規定卻引發了各界的批評與爭論,網路上更是成立了不少反禁菸團體,除了聲明吸菸者的人權,也要求修改「不人道」的《菸害防制新法》。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反禁菸的網路社團幾乎早已停止運作,而施行近兩年的禁菸法規也仍有不少灰色地帶。

 

實施新法 幾家歡樂家愁

菸害防制新法規定菸品或菸品容器的包裝,只能讓消費者明白菸品品牌及價格,不得標註「淡菸」、「低焦油」等,讓消費者誤以為危害較輕微的文字,且必須以中文標示「吸菸有害健康」等警示文字與圖片,以及戒菸相關資訊,其面積不可小於百分之三十五。另外,不能夠以各式媒介為菸品做促銷廣告,就連菸品的販賣方式、在商店裡的陳列位置,也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同時,新法也明令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菸,包括校園、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或社會教育機構;醫療、護理機構;大眾運輸工具以及計程車內;電影院、KTV 等公眾休閒娛樂場所;商場、餐廳等公眾消費場所以及三人以上工作場合。此外,更規定入口處必須設置明顯的禁菸標示,且不得提供打火機、菸灰缸等與吸菸相關之物品。而文化或社會教育機構、公眾休閒娛樂等等之室外場所,除了吸菸區以外皆須全面禁菸。

 


2009 年 1 月 11 日起,室內禁菸場所須在入口處張貼禁菸標誌。
(圖片來源/戒菸專線服務中心)

 

對於非吸菸者而言,這幾乎可以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可以不必再忍受刺鼻的煙味、免於二手菸對健康的危害,使生活環境更加完美。當被詢問到是否贊同菸害防制新法的禁菸規定時,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小雨(化名)相當肯定的說:「非常贊成。」

至於吸菸者,交通大學機械系大三學生鄭凱元表示,基於禮貌,在一開始接觸菸的時候就不會在室內抽,且近幾年來才開始頻繁買菸,菸價的變化也不大,所以新法對他的生活並沒有造成什麼顯著的影響與不便之處。然而這樣的法令仍舊造成諸多吸菸人士的反彈:有人在 Facebook 上成立了「吸菸者人權聯盟基金會」,也有人架設了「反禁菸自救聯盟」的部落格,期待利用團體的力量發言能夠得到更多重視與回應。當然亦有不少人選擇在個人部落格抒發自己的想法。

首先從買菸開始,董氏基金會的留言版上有民眾寫到:「美其名『健康捐』(健康福利捐),實質上等於只要買了菸,抽都沒抽就先罰你 10 元,明年開始還要提高到 20 元,管你有沒有影響到其他人,一概有罪推定。連殺人放火的歹徒在法律上都必須秉持無罪推定進行調查,有證據才能處罰,這種『健康捐』應該正名為『吸煙罰』。」這段文字充分顯示了部分吸菸人士對於健康福利捐的不滿。

 

法令嚴刻卻語意不清

禁菸場所的規定也引發了許多爭論,有人質疑菸害防制新法在禁菸範圍上洋洋灑灑地列舉了各式場域,在可吸菸的範圍上卻僅僅以三言兩語模糊帶過。對吸菸室要求獨立隔間與獨立空調,則讓業者們認為過於嚴苛。此外,臺灣菸酒公賣局與《菸害防制法》本身便形成了相互矛盾的存在,政府一方面對吸菸處處限制,一方面卻從事菸品的買賣,也讓吸菸人士實在無法苟同。

因此,吸菸者人權聯盟基金會便提出《菸害防制法》有違憲的疑慮,希望民眾向各單位陳情,要求廢除此法。但單就危害人權這點看來,非吸菸者必然抱著與吸菸者對立的觀點。非常討厭菸味的小雨即表示:「雖然《菸害防制法》會觸及吸菸人士的人權問題,但是吸菸人士也觸犯了其他人的人權。所以如果能在不傷害到他人人權的情況下抽菸,那就是許可的,否則就不可以抽菸。傷害的地方是不可逆的,連一次都不可以觸犯。」

雖然這麼看來,《菸害防制法》的規定似乎相當嚴明,但實際上卻有諸多模稜兩可之處。譬如前不久才在爭論,地下道算是室內場合嗎?要列在禁菸範圍內嗎?又譬如,公眾休閒娛樂之室外場所需在設有吸菸區處才可吸菸,那麼夜市不也可以算是一種「公眾休閒娛樂」的室外場合嗎?然而夜市在禁菸範圍之列嗎?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阿華提到,宿舍頂樓有設置菸蒂桶。雖然在宿舍頂樓抽菸與路邊的吸菸區相比,更不易危害到他人健康的方式,但它並非吸菸區,這麼說來也算是違法嗎?許多模糊不清之處,就連政府官員自己也無法確定,更何況是一般市井小民呢?

 

禁菸戒菸 井水不犯河水

當初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了降低菸害對於健康、社會以及環境等問題的全球性影響,早在 2003 年便通過了「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主要在促進世界各國認知菸草對人體的危害,積極從事菸害防制等工作,以降低菸草的使用量。臺灣繼愛爾蘭、英國、法國、荷蘭、挪威、瑞典、冰島、丹麥、義大利、紐西蘭、烏拉圭、愛沙尼亞等國家之後,成為全球第十七個全面禁菸的國家。有人認為這是台灣擠身先進國家之列的證明之一,然而就立法程序的仔細度、實施後的執行狀況等方面看來,臺灣在菸害防治這條路上還有一段可進步的空間。

自新法實施後至今將近兩年,當初打著反禁菸旗幟的社團幾乎早就停止運作,但《菸害防制法》仍然持續運行。雖然電視新聞報導著菸害新法上路滿週年,吸菸人口降低了約 33 萬人,但也僅僅只有一成。鄭凱元以及阿華便異口同聲地表示,並不會因為新法的上路而起了戒菸念頭。由此可見一味禁止,無法產生顯著的改善,要達到 FCTC 的目標勢必要以其他方法輔助。

記者 呂靜宜
因為生氣皺眉會長皺紋 所以我想成為凡事都能微笑以對的 快樂的人
記者 呂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