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

指間的小確幸 手作風潮 

「如果可以自己做,該有多好。」厭倦了市場上一成不變的商品,卻又苦尋不著自己喜愛的風格,許多人的心中浮現這個想法,也帶動了「手作」的興起。手作是一種溫度,將無限的巧思透過雙手醞釀成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指間的小確幸 手作風潮 

記者 林冠儀 文  2011/10/30

厭倦了市場上一成不變的商品,卻又苦尋不著自己喜愛的風格,於是,許多人心中浮現了這樣的想法:「如果可以自己做,該有多好。」也因此帶動了「手作」的興起。悠閒的下午時光,和煦的陽光透著窗戶灑落,啜飲一杯咖啡,用創意帶自己踏入手作的世界──藉由雙手的溫度,打造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手作」經由手指間的溫度,打造生活中的幸福。(圖片來源/網路圖庫)


Handmade 忠實呈現手感

標榜「Made by Hand」,「手作」是指完全經由手工、不依靠機器完成的製作方式,與商業體制中大量製造又毫無差異的商品形成明顯對比,可以說是心血與巧手的結合。近年來,手作風潮席捲各地,匯聚成一股令人無法抗拒的國際潮流;這股旋風也吹到台灣,從手作書籍一本接著一本推出、手作教室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就可以知道其受歡迎的程度。

手作的特色在於獨一無二,因為是手工製作而非工廠大量生產,即使造型相同,也會有手工的差異;正因它質樸、溫潤又不完全精準的手感,讓許多人紛紛進入這個可以隨興創造自我風格的異想花園。這些「動手做」的物品強調個人特色和創意,它們也許沒有機器製品的華麗,卻是創作者將內心的巧思透過雙手積聚而成的體現,忠實地呈現蘊含其中的每一份情感;作品的每個細節和設計都可以看見創作者的細心及耐心,彷彿能感受他們經由雙手所留下的溫度與精神,在人們心中燃起一股溫暖的幸福滋味。


出版社推出大量且豐富、多樣的手作書籍與刊物,可見手作熱潮正在發燒。(製圖/林冠儀)
 

顛覆創意的生活風格

除了是一種製作方式,「手作」的概念也延伸為一種生活哲學,一種美學風格。

從形式來看,小自零錢包、化妝包、衣褲及書衣,大至擺飾和傢俱,各種日常生活物品都可以經由手作來創造,更別提創作者想利用什麼方式完成,不論拼布、刺繡,或是拓染、手繪、針縫……等,完全不受拘束。以創意來說,台灣的人情趣味、英國的古典學院、法國的甜美浪漫,甚至是北歐的簡潔自然、東歐的異國情調及日本的精緻優雅,創作者能夠融合各種素材,讓想像力自由馳騁,在手作的世界裡周遊列國,玩出令人驚嘆的手作風情。

手作隱含著創作者對生活的概念與想法,可以說是其美學態度及價值觀的展現;而消費者購買手作物品,則可視為對創作者的理念認同,並能從中了解消費者面對物質生活的態度。以創意環保袋、包包及布製衛生棉等手作商品為例,創作者在這些製品中融入環保概念,具有可循環使用或長久保存的功能,消費者在購買的同時,就是支持環保的具體實踐。

此外,許多愛好者會在個人部落格或社群網站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使手作成為一種交友方式。透過網路交流、舉辦聚會或是創意市集,手作讓一群素未謀面的人聚集在一起,也讓同好者成為一見如故的好朋友。


許多手作的愛好者經營部落格分享經驗和作品,甚至舉辦教學活動,
讓更多人體會手作的樂趣。(製圖/林冠儀,照片來源/網路部落格)
 

達人談手作

手作熱潮不僅吸引無數的愛好者,有些人更因此成為手作者們耳熟能詳的「手作達人」,在手作界闖出名號,甚至躍身為出版作家,像是以充滿童趣的襪子娃娃走紅的丹塔、海蒂朵兒兔(Heidi Doll)的創造者黃海蒂等,海兒毛(Hair Mo)也是其中之一。

本名黃愷縈的海兒毛(Hair Mo),可愛的筆名來自小時候父親老愛喊她「黃毛丫頭」,因而突發奇想,將頭髮(hair)與毛(mo)產生連結而得。海兒毛熱愛收集Blythe Doll(小布娃娃),常常自己為小布做衣服,並且架設精緻的BLYTHE娃娃網站,大受小布玩家們喜愛,進而受到出版社青睞,邀約出版《小布花園LOVE!BLYTHE》,從此為她的手作事業打開一扇大門,目前專注於經營個人手作品牌【hair-mo】。

對海兒毛而言,手作不只是她的工作,更是生活調劑,她始終相信,手作會讓人覺得很幸福,因此希望透過手作將幸福傳遞給更多人,「充滿手作的地方,就會變成讓人想停留的空間!」她笑著說。海兒毛認為,目前「手作」給予大眾的印象通常較女性化且柔和,風格上則以樸實的鄉村風或簡單的北歐風為主,但她表示:「我比較喜歡強烈的配色,還有斑馬紋和豹紋,很有個性的那種!」她覺得這是可以改變的,但需要時間慢慢擴大市場的接受度。

對於想要嘗試手作的初學者,海兒毛建議可以先參考市面上的手作書籍,經由練習來鍛鍊基本的手工底子。但她強調,做手作最重要的仍是「點子」,透過書籍培養功夫的同時,具備創意發想的能力:「工學會了,然後呢?你的配色是什麼?你的風格是什麼?」海兒毛認為,沒有經過腦筋思考的創作,不僅淪為一味地模仿,也會使手作失去靈魂和生命力


海兒毛對小布娃娃的熱愛開啟了她的手作生涯,並積極開創自己的風格。
(照片來源/左:林冠儀 攝,右:海兒毛 提供)

 

手作X創意=商機?

手作的風行還造就了新的商業思維,創意市集、手工藝材料產業隨之興盛,帶動一波「創意經濟」的熱潮。近年來,在企業與個人的大力推廣下,創意市集在全台快速發展並吸引滿滿的人潮,為眾多創意人口提供發展的舞台,著名的創意市集如:華山藝文特區、西門町紅樓、誠品創意市集及CAMPO生活藝術節等。不過,由於手作的獨特性及耗力費時,其價格通常比較昂貴,往往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甚至常有不肖業者將一般商品打上「手作」的招牌,拉抬商品售價,欺騙消費者;也有市集混雜了食物、二手用品等眾多不相關的攤商,卻以創意為名招徠人潮。由此可見,手作與創意的結合不只帶來了商機,也帶來問題。


手作及創意產業的風行,連帶使得創意市集蓬勃發展,
卻也隱含不少問題。(照片來源/「陽光海洋研究生」部落格)

在這個只要花錢就能輕易買到任何物品的時代,「手作」讓人們能夠在充滿大眾商品的市場中尋找獨特性,在工業化社會中找到人性。手作是一種溫度,將藏在腦海中的夢想,透過雙手醞釀成屬於自己的小確幸。可以預期的是,這股手作風潮仍會持續盛行!

記者 林冠儀
嗨我是冠冠,或者可以叫我ㄍㄨㄢˇ ㄍㄨㄢˊ 噢!! 但我一點都不ㄍㄨㄢˊ,嗚嗚好想長高高。 來自台中、熱愛台中,喜歡到處走走、用相機記錄生活:) 很喜歡認真完成每一件事後那種鬆一口氣又有成就感的感覺。
記者 林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