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

總編輯的話

經歷前兩週大批休稿,本期喀報的稿單又再度回復到30篇的高稿量。記者們使出渾身解數,蒐羅各式題材,帶給讀者們意猶未盡的最佳品質。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楊雅涵 文  2011/10/30

一一八期喀報記者群,帶給你多樣化類型的精采報導。

經歷前兩週大批休稿,本期喀報的稿單又再度回復到30篇的高稿量。其中,記者們使出渾身解數,以優秀的動新聞帶給讀者最高的視覺影音享受,多篇圖片故事也呈現極佳的藝術感!而心情故事、樂評、影評、文化現象及人物等各種類型的文章,蒐羅各式題材,帶給讀者們意猶未盡的最佳品質。
 

國際化的視野與在地的交集

面臨全球化的時代,喀報記者群也展現他們對於不同國家的了解與知識。浪漫的澄淨湖面以及獨特的歐式建築,陳琦以一系列的照片,將米蘭的文化呈現的栩栩如生;朱筱微也以其對於韓國演藝圈的高度了解,向讀者們介紹精緻的韓國歌曲;除此,胡乃文則向各位介紹了一部印度電影,提出伊斯蘭教徒在美國的環境打壓的情形。

而台灣當地也有許多傳統文化及在地特色,賴映秀以新北市新莊區因應西洋萬聖節舉辦的跳蚤市場,拍攝出台灣當地民眾的趣味姿態。劉力榛則介紹了台灣全方位創意人──劉念真,以其充滿濃濃台灣味的書籍,引起讀者對土地的共鳴;而陳思佑也以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引出台灣早期眷村與老兵面臨的世代交替;郭乃午真情流露的心情故事,帶出台灣人心中的童年回憶;林筱娟則拍攝了一場蓋窯大賽,傳統的造窯以及參賽者努力蓋窯的臉龐,無一不顯示早期台灣傳統生活的刻苦精神。除了以上關於傳統文化以及台灣人內心的共同經驗之外,施勗皓也以他自己從小居住環境遇見的朋友們,帶出台灣平埔族值得被政府討論的話題。
 

未來與現代的奇妙衝擊

現代人有許多的生活煩惱,但科技的進步以及創意的力量是人類前進不可或缺的要素,顏伊婷實地走訪一趟南港展覽館,將精彩的設計作品介紹給大家;而林冠儀也以其優美的文句,帶出現代手作的風潮;韓捷精闢的言論,述說台灣當地吃到飽的生態;除了這些精彩的文章,記者們也對未來充滿想像,胡哲揚精彩的影評,將暢銷的科幻片進行深刻的探討,耐人尋味的還有曾意倫的心情故事,獨特的寫作手法令人為其想像力大為讚嘆。
 

精采絕倫的動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本週洪欣慈與楊依靜針對交通大學發生的一起鴨群死亡的案件,進行深入的採訪與報導,漂亮的呈現多方觀點,也帶給觀眾另一種觀看新聞的獨特感受。而陳燕珩與楊佳靜節奏暢快的現場感,引領喀報讀者進入10/29日的台北同志大遊行,記者沉穩的語氣架式十足,已顯出學生專業的水準。


優秀的編輯團隊

感謝本週優秀的編輯群,一份好的報紙需要多人同心協力,是大家的努力讓這次報紙成功的出刊,期待我們下次的合作,能夠創造一期更優質的電子報。

 

記者 楊雅涵
出生於三重,但老家在彰化。曾就讀中山女高,後於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學習,最愛唱歌,因此加入合唱團多年,興趣則是看小說、玩線上遊戲,綽號天書,常被朋友戲稱宅女。
記者 楊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