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

他長大了以後 謝和弦

謝和弦長大了,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由他全程參與收歌、編曲與創作,展現他蛻變後所建立的風格。

他長大了以後 謝和弦

記者 吳孟芯 文  2011/10/30

人如其名,一生下來就註定要和音樂扯上關係!今(2011)年夏天,謝和弦結束國民應盡義務,回歸樂壇,推出第二張全創作專輯《於是長大了以後》。專輯中除了承接以往的音樂風格,在詞、曲方面也比上一張創作專輯《雖然很芭樂》成熟踏實,跳脫以往的叛逆張狂,少了些青春的賣弄,多了點對社會的思考。


《於是長大了以後》更貼近生活週遭的抒發。(圖片來源/Google圖庫)


體會人生 音樂更踏實

男孩要當過兵,才會變成真男人。成熟的音樂則是來自作者體會人生後的所思所想。相較於2009年的創作專輯《雖然很芭樂》,新專輯《於是長大了以後》融入對生活週遭的體悟,音樂裡的情感更為真誠,也更貼近現實。

上一張專輯《雖然很芭樂》裡的謝和弦,有種急著展現才華於眾人面前的感覺,MV中的他頂著一顆爆炸頭,以喃喃自語般的演唱法搭配搖滾風格的混音樂風,在〈大時代的偶像劇〉裡裡批判社會不公,像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站在眼前吶喊;〈雖然很芭樂〉、〈關於〉和〈依賴〉,則是用白話歌詞說淺顯的故事。遺憾的是,聽眾雖然會驚訝於他的演唱技巧,卻可能會注意到他的音樂少了些生命力量,很難讓人有一再聆聽的動力。

除此之外,在兩張專輯間的過渡空檔,2009年的謝和弦也曾發行過幾首EP(樂曲總長度不滿一小時的短專輯)的獨立性音樂作品集合。但和《雖然很芭樂》專輯裡所發生的問題相似,聽眾在這些音樂中,可以感受到謝和弦精采的演唱技巧與創作,卻難以從中獲得共鳴


《雖然很芭樂》時期的謝和弦,對音樂體會還不夠深。(圖片來源/Google圖庫)
 


音樂 成長在創作裡

今年再度出輯,《於是長大了以後》雖然依舊使用直白的文本填詞,謝和弦卻在既有的音樂基底上,增加不同的元素。專輯圍繞著「長大後」的概念發揮,先以開頭兩首歌曲談長大後所看到的現實層面,之後則穿插熱血青春曲、感人的愛情故事、幾首輕甜情歌,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以歌詞而言,專輯同名歌曲〈於是長大了以後〉的歌詞直接宣示自己的成長,也帶出長大後想像和現實間的衝突,以及必須面臨的各種壓力、挫折;副歌部份則使用近年流行的全台語創作。

〈寂寞瘋了〉則是赤裸裸刻畫時下夜生活寫照,來自於謝和弦在台北最低潮的時刻。當時的他幾乎每晚喝酒、過著糜爛的夜店生活,凌晨三、四點才帶著一身酒氣回家;然而酒醒時分,獨自一人卻必須面對多的寂寞空虛。這首歌的歌詞用字精準,即使不配著音樂哼唱,單看詞裡的內容,也能讓聽眾想像出現代人空虛的生活。因此可以說〈寂寞瘋了〉與〈於是長大了以後〉兩首歌曲最精采的地方,即在歌詞所營造的意境。

在音樂的呈現上,歌曲〈寂寞瘋了〉在開頭融入各種聲音,鍵盤敲擊、線上即時訊息的提示音,屬於現代人的產品是為了排遣寂寞而誕生,卻帶來更多的寂寞。整體來說,本張專輯的兩首主打〈寂寞瘋了〉和〈於是長大了以後〉在音樂詮釋依然謝式風格,大多以搖滾、混音、和在穩定的快節奏上,迅速唸過的饒舌唱法,乍聽之下雖然能感觸人心,實際上音樂卻沒有歌詞來得出色。

專輯中比較特殊的音樂使用,是融合台語創作的〈柳樹下〉。這首歌曲用第三人稱敘述,刻畫阿公阿嬤的愛情故事。輕快的木吉他聲和鼓的節奏引領聽者回到從前;一首當年由阿公、阿嬤作詞作曲的原版〈柳樹下〉,在女歌手徐佳瑩綿長悠揚的歌聲中,讓原本普通的輕甜情歌增添變化。帶點中國風味的歌曲在近年越來越流行,謝和弦不僅掌握時下音樂市場的流行趨勢,也賦予音樂更深層的意義。

〈柳樹下〉算是本張專輯中,將音樂與歌詞結合最成功的一首歌曲。讓融合現代與古典的音樂,與優美歌詞一起喚起聽眾的童年記憶,遙想兒時總是對自己述說故事的阿公阿嬤。謝和弦創作此曲的動機即來自真實的生活記憶,因此格外觸動聽眾的情感,將自身經驗和謝和弦想表達的意涵發生共鳴,讓人回味再三。

專輯後半的幾首情歌小品風格變動不大,〈夢幻女郎〉則在編曲上有別於既有風格,從幾個強調般的重擊鼓聲進入後,背景流暢的琴聲迷幻又綺麗;轉接到歌曲的後三分之一,謝和弦的一聲高呼:「我的夢幻女郎噢!」瞬間帶出熱帶南島風情的感受,將整曲推到高峰後,再反覆地重唱相似旋律漸弱,流露出對心中女神的美好想像與依依不捨。


〈柳樹下〉讓謝和弦見證雋永的愛情。(影片來源/YouTube)


長大後 有更多事要做

推出《於是長大了以後》標榜展現全新、成長的自己,謝和弦也面臨外界對他的嚴格檢視。善用網路累積人氣的謝和弦,推出首張專輯前也曾利用分享音樂的平台街聲(Street Voice)發表創作,獲得許多年輕人的轉貼分享;如今新專輯再度引發網友關注,面對各界如何評論自己的音樂,謝和弦的回應也能看出他是否真的長大了。

謝和弦獨特咬字、快速唸唱的音樂詮釋風格,讓外界認為他的音樂創作有周杰倫的味道。其實,相似的演唱技巧可能發生在許多歌手身上,但是如何將同樣的技巧融入個人經驗再唱出,就看每個歌手的實力。

新專輯帶來的另一項討論,是謝和弦的〈寂寞瘋了〉被網友直指抄襲國外樂團The Roots於1999年的作品〈You Got Me〉。雖然編曲在台灣沒有版權,相似的編曲不構成抄襲,網路討論中卻出現疑為以謝和弦本人帳號所發出的挑釁回應。無論前述所說的挑釁回應,是否真的為謝和弦對於指控的親自反擊,抄襲風波實際上已平息。對於聽眾而言,與其猜測這起風波是真是假,或是否為炒作新聞,不如關注在音樂本身,感受謝和弦在創作兩張專輯間的成長。

謝和弦苦熬六年終於熬出頭,藉著第二張創作專輯證明自己的成長。但是他還年輕,未來的音樂之路還很遙遠,走在路上所需面臨的困難、挑戰也只會更多,類似的消息或許未來還會發生。對於音樂有自我主張的謝和弦,除了持續在音樂上力求技巧進步,也會將更多自身經驗融入在音樂中,為聽眾帶來感動。

記者 吳孟芯
  我一直覺得 方向對了,只要不斷努力 路再遠都會到達。 哦 選擇好了,就走吧 : )  
記者 吳孟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