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

用雙腳踏出自己的地圖

旅行,不用很遠,不用很久,只要已經在路上,就已經足夠;地球是圓的,所以不管去任何地方,一定走得到,也一定回得來。一張飛往香港的機票,開啟了旅遊作家Milly一個人旅行的契機,她就像故事的收集者,細膩地用文字記下旅行中的感觸,娓娓道出屬於每個地景的故事。

用雙腳踏出自己的地圖

記者 蘇冠心 報導  2011/11/20

旅行,不用很遠,不用很久,只要已經在路上,就已經足夠;地球是圓的,所以不管去任何地方,一定走得到,也一定回得來。一張飛往香港的機票,開啟了旅遊作家Milly一個人旅行的契機,她就像故事的收集者,細膩地用文字記下旅行中的感觸,娓娓道出屬於每個地景的故事。


每次旅行,降落前都是一種期待。(照片來源/Milly的情緒私旅)

一考上大學,Milly的爸媽就送了一張機票給她,於是她隻身搭著飛機前往香港,第一次離開台灣這片土地。後來大學畢業後與阿姨前往日本自助旅行,Milly突然發現原來旅行沒有想像中困難,日本旅行的壯膽,讓她決定拾起大背包,獨自前往歐洲旅行四十天。當時歐洲貨幣尚未統一,每到一個地方還得更換不同的貨幣,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與語言,但初生之犢不畏虎,Milly靠著英文走遍各地,她笑說雖然自己英文不太好,但如果對方聽不懂,就換個講法,到最後對方一定會懂。

從此以後,Milly學習各種語言都抱持著一種態度:「只要能溝通就好。」Milly說現在許多人膽子小,出國常會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而對旅行踟躕不前。但事實上,旅行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過程,每趟旅程都像是一種新的挑戰,如果還沒出國,就把很多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擺在眼前,就什麼也看不到了。


人生旅行 尋找自我定位 

從小到大,Milly的人生都以興趣為本位,從國中開始,因為想每天近距離接觸心儀的偶像明星,Milly就立志成為娛樂記者。從新聞系畢業後,她立刻在娛樂雜誌找到一份工作,可惜雜誌發行前夕,雜誌社即面臨倒閉的命運,Milly只好摸摸鼻子,轉戰電視圈繼續打拚。當時Milly當過旅遊節目的企劃,後來也在陶晶瑩所主持的娛樂新聞擔任幕後工作,還曾外派香港擔任娛樂記者,她笑道:「那三年就是劉德華訪問兩百遍啦,黎明訪問兩百遍啦,訪問到都麻痺了。」

因為電視圈產業繁忙,所以Milly以前的旅行,都在工作與工作之間,只要有休假就常跑日本玩,但常常只能走馬看花,片段片段的移動著,當個匆忙的旅人。有一天,Milly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在採訪車上突然跟老闆說:「我想去日本讀書,可以嗎?」於是Milly從1999年起滯留東京660天,一面學日文,一面在日本移動旅行,回台灣後,想成為旅遊記者的決心也更加堅定。


Milly是一個念頭驅使,就決定去做的實踐者。(照片來源/蘇冠心攝)

當時網路電子報正處於興盛時期,某天,PChome電子報的老闆突然問Milly想不想在網路上開一個電子報台,一方面可以記錄在東京生活的日子,另一方面也能累積一定的作品量,讓大家更認識她。與每分每秒都能發佈的文章的網誌相比,電子報的形式較為古板,一天只能發一篇文章。於是Milly暗自下定決心:「如果我寫到第1000篇都還沒人找我出書的話,我就放棄當旅遊記者的念頭吧。」

三年來,Milly持續地耕耘著自己的旅遊花園,不但累積了固定的讀者群,更有熱心的讀者將Milly電子報上的文章分門別類,建成一個網頁。正好這個網頁被一位出版社的編輯看到,邀請她將網頁上的文字稍作修飾,集結成一本旅遊書,開啟了Milly的旅遊寫作之路。


情緒旅行 實現美好憧憬

Milly以前覺得,旅行的本質是單純對事物的好奇,但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旅行經驗,她對旅行的認知也有了轉變。她說:「旅行就像是一種憧憬的實現,常常我是因為雜誌上的一張圖片而出發的。」有一次Milly在雜誌上看到一張照片,春天融化了山腳的雪,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無限延伸的野花,於是這張照片便與Milly腦中想像的畫面結合,而有了出發的決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果不去實現這份憧憬,那麼最後畫面還是只能透過觀看留在腦袋裡,無法用其他感官去體會。

情緒旅行是Milly旅遊書的主軸,因為她認為每趟旅行都必須懷著快樂的心情出遊,偶爾在旅行中享受小奢華,哪怕只是去咖啡館坐下來喝杯一、兩百塊的咖啡,也能營造出不同的情緒。Milly認為旅行久了之後,會對於自己喜愛的東西更加清楚,就像是逛街時,常常會認定:「啊!那是某某的衣服!」一樣,產生自己獨特的旅行風格。

Milly因為喜愛咖啡館,所以常以咖啡館作為旅行的標記點,再規劃旅行的路徑,拉出旅行的主想法後,一趟旅行就這樣成立。Milly覺得旅人就像故事的收集者,每個旅人,總有許多與他人邂逅的故事,而咖啡館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咖啡館像人,每家咖啡館都有自己的個性;而咖啡館的風格就像是人的表情,Milly曾經有一次遠赴日本福島縣偏遠的豬苗代湖,只為了湖畔旁的那一家咖啡館,她笑說自己就是那種會為了咖啡館而走遍天涯海角的人。


以咖啡館為主軸,拉出一趟點線面的旅行。(照片來源/Milly的情緒私旅)


自助旅行 挖崛無數驚奇

盡量一個人旅行,不以城市為主,而喜歡去一些偏遠或特別的地方,玩得盡興才開始寫書,這些是Milly一直以來的堅持。寫作對她來說,既不是工作,也不是樂趣,而是一種心情整理,將寫作當作一種心靈抒發,Milly尤其喜愛在早上寫作,越寫,思路就越清楚。她說當寫作遇到瓶頸時,一直在腦中想怎麼寫,是寫不出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開始寫下第一個字,然後腦袋就會不可思議地運轉起來。

Milly說自己寫書只是提供讀者一個遊玩的段落與經驗的分享,市面上的旅遊書大多都著重於介紹有名的景點,但透過自己雙腳的挖掘,也許只是轉個彎或走進附近的小巷,卻能貼近當地更真實的風貌,如果跟著旅行團或旅遊書的腳步,就永遠不會發現一個國家真正令人驚奇的地方。所以她鼓勵喜愛旅行的人,可以試著規劃屬於自己風格的旅遊路線,透過自助旅行,建立起自己與地方的默契。

有一年春天,Milly規劃了屬於自己的日本追櫻花之旅,因為緯度差異,日本各地開花的時節不定,品種也不盡相同,想要在一趟旅途中看到各地的櫻花,需要一番功夫安排但是Milly仍然鍥而不捨地在網路上蒐集資訊,縝密的事前規劃與追櫻花的這股熱情,讓Milly就算一天花上七、八個小時在各地行走也不覺得累,最後終於如願所償與櫻花共度一個美麗的春天。


Milly喜愛櫻花,每到春天一定會前往日本各地朝聖。(照片來源/Milly部落格)


進階旅行 體驗旅遊樂趣

旅行是一種移動,不論是步行或搭乘交通工具,都各有風味。Milly喜歡在旅行中散步,更精準來說是散策。散策是日本獨有的漢語,在家附近輕鬆、自在地閒晃叫作散步,但散策則指在閒晃的過程中有自己的小發現,並盡所能用五官去享受環境的氛圍。

只要每到一個大城市,Milly就會去搭乘當地繞行全城的巴士,了解城市的規模。她說:「地鐵就像蚯蚓,而公車就像是跳來跳去的小白兔。」地鐵大多為網狀,即使看不懂文字,也能明白站與站的前後順序,相較之下,搭乘巴士的難度就大為提高,但坐在巴士上望著大塊的風景後退,是Milly認識城市的方式。

旅行除了開眼界之外,也是一種不斷進階的過程,從大馬路玩到小馬路,小馬路玩進巷子,Milly說旅行就像每個人各時期的穿衣風格一樣,方向會一直改變,如果不進階,旅遊就沒有樂趣。旅行就像登山,當你越爬越高的時候,就能看見更多不同的美與永遠在最上頭等著你的驚奇。


旅行就像登山,有挑戰才有樂趣。(照片來源/Milly的情緒私旅)

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留下記號 
愛一個人還是買一雙鞋               -夏宇 逆風混聲合唱給ㄈ

Milly無疑會選擇後者,單人的雙腳旅行,寂寞卻自由,就連迷路也變得被允許。懷著愉快的心情,揹起簡單的行囊,Milly與她生命中的旅行還會不斷地走下去。

Milly的部落格:http://koichilove.blogspot.com/
Milly的情緒私旅:https://www.facebook.com/millytravel
Milly的PChome報台: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1/0/1015/

記者 蘇冠心
哈摟,我是小Can:) 喜歡讀溫暖的字、 彈吉他與旅行, 目前最大願望是吃遍各地美食, 希望能用喀報記錄這一年的曾經走過。
記者 蘇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