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姿態的海王星 鄭宜農
獨具姿態的海王星 鄭宜農
記者 鄭巧琪 文 2011/11/13
「海王星是個外冷內熱,獨具姿態的星球,就是我的行星。」這是鄭宜農將專輯名為《海王星》的原因。海王星距離太陽最遙遠,容易被遺忘。水藍色的行星,表面是冰層,但內含相當巨大的能量。就好像鄭宜農一樣,乾淨、純粹、不矯揉造作的甜美嗓音,有著文青自我堅持般的意境。它不容易被聽見,但後勁卻相當強大,會不著痕跡的在心中流轉,漸漸上癮,溫暖寂寞的心靈。
專輯封面鄭宜農穿著藍色的洋裝,正如《海王星》一樣是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圖片來源/ThERE CAFÉ & LIVE HOUSE)
純粹音樂 純粹女聲
常常在Live House或是各大校園,看到鄭宜農揹著一把木吉他,在台上唱著獨立製作的音樂。鄭宜農的聲音不需過多的裝飾,不用太高超的技巧,只要吉他就足夠了。
她花了兩年的時間製作《海王星》,更用一年的時間與錄音團隊進行錄音。找來許多獨立音樂界的朋友,如Cicada、阿飛西雅、川秋沙等人為她製作專輯,編曲型式加了些弦樂、管樂、爵士鼓、電吉他……等,讓她的音樂多了些不同以往的味道,聽起來更華麗,但卻依然溫暖人心,依舊率直。
才氣縱橫的人生背景
鄭宜農的獨立、真摯,以及沒有經過商業洗禮的音樂,跟她的人生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十九歲重拾吉他,在The Wall(Live House)認識知名獨立樂團橙草的主唱克拉克,跟他學習了一年的吉他。她更是知名導演鄭文堂的女兒,從小耳濡目染學習不少與電影有關的事務,更在那年寫下青春搖滾電影《夏天的尾巴》的劇本初稿。
音樂、編劇、演戲樣樣難不倒她,正因為太才華洋溢、太多事想要做,2007年鄭宜農決定從淡江大學中文系休學。她父親還因此開玩笑說道:「爸爸拍獨立電影,女兒做獨立音樂,好慘阿!」實際上,他們並不慘,反而為人生添加了更多色彩。休學之後,她的人生更為忙碌,沒有停止過。接連下的是《夏天的尾巴》的演出,為了不讓大家認為是倚靠爸爸,所以她憑著自己的努力,通過重重試鏡,爭取到了電影的女主角。同時也為《夏天的尾巴》作了主題曲,此片也讓她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人。
《夏天的尾巴》之後,鄭宜農接連寫了一些短劇,並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2009年她再度與父親合作,擔任《眼淚》的女主角,並寫下主題曲〈莎呦娜啦〉,歌曲中簡潔有力的歌詞、純粹的吉他聲與似吶喊的歌唱,直接唱出電影的心聲。此曲入圍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也有被收入在《海王星》專輯中。
電影《眼淚》主題曲〈莎呦娜啦〉,與專輯內版本不同。(影片來源/YouTube)
《眼淚》結束後,鄭宜農獨身前往紐約,放了自己一個假。在紐約街頭與其他街頭藝人隨意彈唱的表演,讓她看到他們以音樂為生活態度,更確定了自己對音樂的理念──要以音樂說出生命,就得用活著一樣的力氣,用力地走在舞台上。因此,鄭宜農寫下〈春天〉這首歌,對音樂表白。
用心製作 聽見生活態度
豐富的人生背景,讓鄭宜農的歌曲擁有了許多故事,細聽便可以得到不少的收穫。她的歌詞沒有太饒口的字句,沒有很抽象、難懂的形容語。歌曲沒有太詰屈聱牙的音符、灑狗血的情節,近乎一種純粹、直截表達的語句。就像剛出道的張懸或是1976,簡單中卻有許多小細節,可以聽到許多在生活中的小事,像是天氣的變化、城市的面貌與心情的起伏。《海王星》這張專輯就像在過生活一樣,跟鄭宜農一起走在路上、或是喝杯咖啡,聽著她說著生活故事和人生態度。
第一首歌〈太陽〉,正代表鄭宜農的企圖,要讓聲音在心中慢慢的擴散,讓大家慢慢認識她。後段的後英式搖滾,近乎吶喊的唱著,卻又像是想突破獨立音樂市場的困境,做自己的音樂。而正好陳綺貞有同名的歌,讓人聯想是否有意的要學習陳綺貞的風格與道路,亦或跟陳綺貞致敬,但也許只是巧合。她的清新脫俗也像陳綺貞,卻比陳綺貞直接、簡單,或許是還年輕,或許是個性使然。
聽見生活中的微小細節
〈太陽〉、〈路〉、〈春天〉、〈大雨城市〉專輯裡的前四首歌,有著很明確的景象與情感。她以〈太陽〉表達想要為愛的人發光、溫暖身邊的人;用〈路〉來比擬失戀是人生必經的一條道路,對於對方的無限思念,與突破心裡悲傷後的清澈景象。在紐約作的〈春天〉是極適合當作旅行中的歌,輕快的吉他聲、配上獨自旅行的歌詞,就像跟著她一起悠遊在紐約,與街頭藝人一起胡亂唱歌;到了〈大雨城市〉,唱出躁鬱、不安之感,心中的黑暗城市,在暴躁、極度難過時,就想要有場大雨落下來,掩蓋自己的眼淚,沖刷掉心裡的負荷,洗刷困惑。
看完了心中的景象,緊接而來是內心的呼喊。〈還是會害怕失去你〉裡面,簡單的歌詞就像在寫信一樣說著自己內心的失意,害怕在習慣中失去自我;〈獨立日〉卻又像在與上一首對話,叫自己要堅強;而專輯裡唯一的一首台語歌,也是電影的主題曲〈莎呦娜啦〉清楚表明了《眼淚》的故事。〈別忘了你自己〉又是一首對於自己的警惕,像是演了《眼淚》之後,對於電影與人生的感想,或是諷刺現代生活的現象。表達自己的夢想〈beautiful song〉放在倒數第二首,而最後一首就是想要保護自己對音樂堅持與態度的〈城堡〉。很明確的一張專輯,卻挑戰著主流音樂的市場。
MV如歌一樣美的〈大雨城市〉。 (影片來源/YouTube)
新文青女聲 挑戰主流市場
「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有時候冰冷,有時候溫暖。」鄭宜農企圖用比較溫柔的方式,撥開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她的歌確實都很溫暖,聽起來非常舒服,可以一直循環聽下去。溫柔是好的,陳綺貞也是屬於溫柔的,而且會打入人心,就像〈旅行的意義〉已經變成旅行最佳代表歌曲,或是〈魚〉的旋律緊緊的印在心裡,卻也清楚表明「自由」的意象。
但是,鄭宜農的「溫柔」太過於「獨立」,接近於太特例獨群的「文青」。撥開了心的距離,但卻只能在門口敲門,進不了心的深處。她沒有一個很深刻的記憶點,無法記起旋律,也沒有很深刻的意象可以深深印入眼簾。這聲音在獨立音樂界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聲音,但要進入流行音樂界,或許還要需要一陣子,畢竟大家的耳朵已經被養慣了,想接受如此「文青」的音樂,沒那麼簡單。
〈去海邊〉收錄在與蔡英文出的合輯《英文歌》裡。(音樂來源/Sound Cloud)
![]() |
記者 鄭巧琪
哈摟你好,我是鄭巧琪, 我喜歡放空、喜歡繽紛的顏色、特別熱愛紅色; 喜歡大笑、容易緊張、惶恐,但通常都看不出來, 因為看起來都很像放空 笑一個吧! 大笑有益身體健康且永保美麗喔:-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