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告別派對 溫柔登場
青春期告別派對 溫柔登場
記者 陳琦 文 2011/11/20
為了讚頌一生只有一次,即將逝去的青春期,每個人都會在自己世界的周圍,築起一座座高牆,在裡面辦一場給自己的派對。派對裡面,有三面牆,上面各有一張照片,是關於過去和成長的畫面,這些畫面是生命的刺青,分別紀念著,改變生命的那一瞬間。她在她的派對裡選了三首歌,Dolores O'Riordan的<the apple of my eyes>、張懸版本的<張三的歌>和蘇打綠的<近未來>在播放清單裡,成為這場派對唯一的陪伴,不斷重複著溫柔的鼓動。
在粉紅色的牆上 學會懂事
Dolores O'Riordan的<the apple of my eyes>,陪孩子明白,
自己永遠是父母手心裡的太陽。(影片來源/YouTube)
站在左邊那面牆的前面,粉紅色的油漆,說明了每個孩子在出生前,就因性別而被定位了。做為一個女孩,粉紅色的賢淑是最基本的期待。然而,在那粉色的牆上,只有一張照片,房間裡一片漆黑,只有一個跪著的小孩,身上佈滿紅色條紋,和一個躺在床上,流著淚的母親,小孩嘴巴微開,應該是在道歉。
十二點對於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算是深夜了,那一晚,母親用淚告訴孩子,父母是全天下最捨不得傷害自己的人。曾經只要一被責罵,就將手指指向別人、怪罪別人,被情緒沖昏了頭,就以為說話不需要負責任的孩子,終於明白,是該要學會什麼叫做成熟,是該開始努力著,每一天都不讓養育自己翅膀的父母失望,學會擁抱給你翅膀的人,才能學會穩穩地飛。
在深灰色的牆上 學會寬容
由張子石寫詞的<張三的歌>,寫出了人們,想要帶著過去的美好的回憶,
丟下傷心的情緒,起飛到更好的地方的心情。(影片來源/YouTube)
右手邊的牆,是深灰色的,國中時期是很複雜的人生階段,這時期的孩子,對於朋友、愛情、未來甚至是正義都似懂非懂。老師太專注於思考,要用什麼理由跟音樂老師借課來教數學,卻沒注意到,牆上留下的那一張照片,會讓看的人體驗到鼻酸的不愉快。
一個孩子走在走廊上,旁邊有一群女孩子經過,對她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站在走廊邊那群男孩中的其中之一,朝她的背上丟了一個寶特瓶,瓶身剛好擦過衣角,一陣笑聲,在畫面中響起,相片捕捉了那瞬間,那若有似無的汙蔑,「有一天我一定會讓你們知道,你們正在用你和妳們的幼稚,刺傷一個已經學會善良和原諒的人。」照片的下方,寫著這樣的記錄,長大的過程,容易讓翅膀蒙上一層又一層的灰塵,但善良、堅強的人永遠知道,灰塵不管疊了幾層,都是輕的。
在草綠色的牆上 無所畏懼
蘇打綠<近未來>,不管長大後的世界再怎麼複雜,
只要心中有愛,就無所畏懼。(影片來源/YouTube)
一片翠綠刷在中間的牆上,照片裡,有一群男生在草地上平躺,排成了一個大大的18,女同學在旁邊仰頭大聲唱著生日快樂歌,只要從三樓的教室往外看,那個某一年在那一天生日的幸運兒,就可以看見這屬於祝福的畫面。
這個幸運兒因為學會了要成熟的面對生活和所愛的人們,所以她懂得怎麼在別人需要支持時,獻上溫暖,也學會了要用善良和包容,來平衡這個世界,存在太多的悲傷和妒忌,所以她把肩膀空出來,讓不同的人得到傾聽與安慰,並重拾笑容。人生中唯一的18歲,準備要跟青春期說晚安的那一天,是全世界最真心的祝福,陪她畫一個美麗的圓,當做句點。
告別青春期 起飛
一口草莓起士蛋糕配上溫牛奶,入口瞬間的扎實,是讓這場派對盡興的關鍵,在派對即將進入尾聲之際,她拿起鉛筆在中間的牆上,輕輕寫下草地上每個人的名字,在正式向青春期告別前,她要自己記住,過去曾經流過的淚都是一張兌換卷,難過是為了要兌換下一秒的幸福,而先承受的。
能在青春期即將進入尾聲的高中時期,遇到一群跟她一樣,帶著愛、關懷還有自己的夢想,在這個世界上流浪著找方向的人兒,是她生命裡無與倫比的美麗。是這樣的一群人和這些他們一起寫下的故事,讓她學會了關於青春期最後的一堂課,是愛讓我們不虛此生,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無所畏懼。
![]() |
記者 陳琦
你好 我是陳琦 一個美麗的畫面就像是所謂風景那般會感動人 一段溫柔的文字就像是所謂歌曲那般會進心裡 很開心可以在這裡學習與分享 嘗試著用駕馭文字和畫面去撼動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