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啦啦 我的家
我的啦啦 我的家
記者 韓捷 文 2011/11/20
「大家好,我們是──交大啦啦隊!」一段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口號,就好像這麼理所當然地,默默在我的心裡住了五年,成為磨滅不去的珍貴記憶。
相遇
2006年的交大社團博覽會,那天,下著小雨,卻仍然掩蓋不住活動的熱情,我和室友以一把雨傘、一件雨衣的奇特裝扮漫步在校園各大社團中。此時,有個清脆的聲音突然竄入我的耳朵,「你好,我們是交大啦啦隊,有興趣的話可以來參觀一下喔。」被好奇心驅使的我們,便將注意力投注在一個小小的電腦銀幕上。那時,播放的是2005年的梅竹影片。
「學弟,你體格不錯喔,很適合練啦啦隊。」不知道是當初太純潔還是真有這麼一回事,總之,我就這麼加入了交大啦啦隊。
那時候的社員,屏除大一的我們,總共不到10個人,但是氣氛卻融洽地有如一家人,這深深地震撼了高中三年沒甚麼接觸社團的我。沒想到,除了家裡,我還能在大學裡找到一個認同自己、願意傾囊相授的地方。
身為一個甚麼都不懂的大一新社員,學長姐從基礎開始慢慢教導我們,啦啦隊的五大元素──舞蹈、口號(包含手姿)、技巧、翻騰、跳躍也都會嚴格要求,尤其是舞蹈和口號。學長姐常說,交大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是舞蹈和口號,每次在雕舞蹈動作和手姿的時候,對我來說是一段難熬的過程,為求精準的學長姐經常以一拍一個動作的方式進行細雕,手的位置、拳眼方向、臉部表情都是重點,一個八拍雕一個小時是常有的事。
第一次
在我生命中許多的第一次,都跟啦啦隊脫離不了關係。
第一次和異性近距離接觸、第一次跳表演、第一次告白、第一次交女朋友、第一次參與梅竹、第一次做肌力做到虛脫、第一次拿冠軍、第一次感動到流淚、第一次參與研習營、第一次當活動總召、第一次分手……數不清的第一次,都獻給了交大啦啦隊。
在加入啦啦隊之前,男校出生的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跟異性這麼親近。於是很多朋友都說,「啦啦隊很好喔,都可以摸大腿摸到爽。」其實我很忿忿不平,這是不懂啦啦隊的人才會說出的話。
第一次競竹盃表演時的熱身,在交大體育館三樓。(照片來源/社團FTP)
在有了兩次表演經驗之後,就到了大一的重頭戲──梅竹賽。由於梅竹賽不同於一般的表演,所以社團會特別舉辦梅竹說明會,讓新生了解啦啦隊在梅竹賽的功用和地位。梅竹賽是個持續三天的比賽,這也意味著啦啦隊會有三場表演,各段表演的長度都在5至10分鐘左右,是個需要長時間體力消耗的表演,並且要持續讓觀眾感受到啦啦隊的熱情。
正因為梅竹賽這麼特別,所以在練習的時候也會有嚴格的要求。在大家都回家放寒假的時候,準備梅竹賽的我們每天8點就必須從被窩中爬起,那時的氣溫常常是15度左右。我們從9點開始練習,一直到下午5點,中間有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在一天的練習結束後,隊長還會要求大家做肌力,伏地挺身、仰臥起坐、蹲跳、跑樓梯、下腹肌、背肌等等操練的項目,我們很常在做完蹲跳之後,用雙手雙腳「爬」上活動中心的5樓。
辛苦了一個多月的成果,換到的是不可取代的榮譽感。在交/清兩校的體育館,好幾千雙的眼睛,都在注視著場上的我們,盡情揮灑汗水和嘶吼,只是為了幫自己支持的學校盡一份心力,那種感覺、那種氣氛、不是為競爭而競爭的啦啦隊,是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
對我來說,啦啦隊給我的是一種歸屬感,以及不可取代的榮譽感,這種感覺在大專盃比賽的時候完全烙印在我的心裡。大專盃練習的時間都在平日的晚上,這意味著除了練好比賽以外,自己的課業也不能荒廢,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課、練習、看書、睡覺,就這麼持續了將近兩個月。雖然看似辛苦,但是我知道讓大家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榮譽感。
2007年丁亥梅竹閉幕表演,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場梅竹。(影片來源/Youtube)
成長
2007年的大專盃,我們有幸拿下了混合乙組的冠軍,當台上唸到交大的名字時,我終於知道我也是會流淚的,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哭過。在那個當下,啦啦隊彷彿有一種魔力似的,牽引著我內心最深沉的感情。
到了大二,當我還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成為學長姐的時候,100級的學弟妹就已經進來了。看著他們青澀的模樣,就想到去年我也是這麼傻楞楞地站在台下,面對社團的學長姐。如今,現在台上的教學者是我們,我好像瞬間理解,學長姐想要我們傳承下去的,不只是啦啦隊,而是一種精神。
08年的梅竹,是我自身能力成長最快的時候。我還記得在一個舞蹈隊形中,教練將我安排在最中間,他告訴我說,「你在最後ending的時候要翻一個後空翻喔,就你一個」我又驚又喜,喜的是教練肯定了我的實力,驚的是教練給了我一個不小的難題。從那個時候起,每次的練習我都強迫自己翻20個後空翻,當作一天的結束。人是需要壓力才會成長的,在這次梅竹中我深深體會到。
持續
有人問說,「為什麼你到現在還在跳啦啦隊阿?」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裡是我喜歡的地方,在這裡,我得到了別的地方沒辦法給我的自信和驕傲。許多人參加社團都只是過客,有的只是想把妹、有的只是想交朋友、有的是單純喜歡這個興趣,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交大啦啦隊除了擁有這些因素以外,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家都可以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並且互相扶持、互相鼓勵,讓我真正有融入團體的感覺。
雖然中間經過一些挫折,也曾經有過不想再練習的想法。但是,當我一回到實驗劇場的時候,以前的景象就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面前,告訴我,這些是我的回憶,而那間充滿汗臭味的實驗劇場,是我心中無可取代的地方。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喜歡啦啦隊。
![]() |
記者 韓捷
大家好,我是傳科02韓捷,希望大家在傳科系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