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
記者 蔡少安 文 2011/01/02
「四十九年一睡夢,一期榮華一杯酒。」這是上杉謙信的辭世詩。四十九年有多麼短暫呢?不過二十一年的光景,這個小城市就已經有許多改變了。
起點。景依舊,人事已非。(上圖/翻拍自舊照片、下圖/蔡少安)
私人土地,勿隨意停放。雖是不同時期,兩張照片裡私人土地都顯得很空洞。但這兩張照片的時間點間,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私人土地上有個鐵棚,權充車庫。車庫再裡面是一間廢棄空屋,叢生的雜草蓋在鐵棚上,別有一番情調。鄰居的咖啡店剛開幕的時候,車庫旁還立了一個看板,世上還有什麼能美麗如此呢?
中興路圓環。(攝影/蔡少安)
圖中右手邊的白色建築物是台南「縣」警察局,旁邊緊依著的紅色建築物是消防隊,噴水池後面的則是第一銀行。好久以前,銀行門上掛的是「土地銀行」;不久以前,圓環裡沒有漂亮的噴水池,只有拄著手杖的孫中山先生。
五號公園。(上圖/翻拍自舊照片、下圖/蔡少安)
真正的五號公園其實並不存在於兩張照片中任何一張上。現在的五號公園名為「南瀛綠都心」。照片中舞台,或司令台,左後方的是新營「市」公所。二十五年來看遍滄海桑田的是和人處在不同時間平面的大樹。
「台南市政府」。(攝影/蔡少安)
「台南市政府」與南瀛綠都心隔著民治路相望。這二十餘年中,這棟大樓經過兩次整修。第一次的拉皮把和「市」公所一樣老氣的外觀換成了現在的樣子,不過左邊的稅捐處就沒這麼好運了。第二次的整修後,才換上今日的新面貌。
市政府往右,是縣議會,再過去則是破破爛爛的國民黨黨部,究竟有沒有人在裡面呢?黨部緊鄰十字路口,「市」公所就在對角線方向。經過「市」公所,沿著路走一百公尺,就到了文化局。南瀛綠都心是個方盒子,這些機構就把方盒子給圍了起來。
始終如一的包裝,台糖冰品。十五年後重新品味的感想,是童年味覺遲鈍還是其品質不復?(攝影/蔡少安)
看得到嗎?火車進站了。(攝影/蔡少安)
潮打空城,五分車是新營糖廠最後剩下的殘渣。(攝影/蔡少安)
沿著鐵軌走,會經過鐵門深鎖的庫房;再繼續走,就到了新營火車站。其實你不過是繞著中興路圓環畫了個同心弧。
熟悉的小徑旁,熟悉的制服,勾起億千萬的回憶。短短兩年半,母校改變了多少?
(攝影/蔡少安)
商店街的正對面就是學校大門。你能想像嗎?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大片空地,早上和傍晚通勤學生就在這裡上下專車。(攝影/蔡少安)
圓滿。捕捉從眼角閃過的城市一角,不是新設計,而是過於熟悉的場景讓人不曾注意到他的存在。(攝影/蔡少安)
圓滿坐落在號稱「進得去,出不來」的署立新營醫院旁。雖然高中時,每天放學後騎著腳踏車漫遊,卻不曾注意到它。看到樹幹後的建築物了嗎?後面就是南瀛綠都心。繞了一圈,還是回到這裡。圓滿。
這次回到故鄉,才驚覺時間和景緻的流逝。是什麼時候車站前變得如此雜亂…?(上圖/翻拍自舊照片、下圖/蔡少安)
下一站:最佳地點。(攝影/蔡少安)
![]() |
記者 蔡少安
清晨六點的經國大橋 沒有喧囂的車流 只有七點即將轉為炎熱前的清風和自己留下的軌跡。 每一天每一天,彷彿被什麼追趕著度過。 什麼時候可以上路去尋找最佳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