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裡的女人
籠裡的女人
楊佳靜 文 2011/11/27
從五年前國會議員梅瑞特被列為失蹤人口的那刻起,她的人生就此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她被綁架了!在那個猶如地獄般的牢裡,只有無止盡的折磨和不斷升高的氣壓,除非她能回答出每年她生日時,那些惡魔們提出的唯一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把你關在這裡?」。
而五年後,當大家漸漸淡忘,且認定梅瑞特死亡以後,剛擔任新成立的懸案組組長卡爾,卻對此案耿耿於懷,他與助手著手展開調查,試圖揭穿謎團的真相。
一切都是謎
「籠裡的女人」是丹麥作家猶希‧阿德勒‧歐爾森的最新犯罪推理小說,以直覺敏銳、鍥而不捨,個性難搞的資深警探卡爾‧莫爾克為主角的系列首集。故事主要利用兩條軸線,以穿插的方式進行敘述,一條是從2002年國會議員梅瑞特失蹤前,到被綁架後遭受囚禁的日子,另一條則是2007年,警探卡爾與助手,發現此宗沒有證據的可疑失蹤案後,一步步展開調查,經過一番峰迴路轉,漸漸走進謎團核心。
本書作者猶希‧阿德勒‧歐爾森,甫獲北歐最重要的犯罪小說獎「玻璃鑰匙獎」。
(圖片來源/www.boghallen.dk)
本書失蹤案件主角,梅瑞特是一名年約三十的國會女議員,為人負責、果斷,充滿魅力,她每天準時回家,私生活極度隱密,從不讓外人知道她家裡有個殘障弟弟烏弗。2002年某一天,在前往柏林的遊輪上,等待弟弟上廁所的短暫片刻,她突然遭人襲擊而失去意識,當她醒來時已被關在黑暗的空間裡,那些綁匪從不肯告訴她任何原因,也不殺掉她,每天只給她一個水桶、作嘔的食物,還有定期升高房間的大氣壓力,讓梅瑞特身心受盡折磨。唯一還可以讓她活下去的動力,只剩下那個最需要她的唯一親人──弟弟烏弗。
資深警探卡爾是個優秀的破案高手,充滿魄力與敏銳直覺,但個性固執、剛強,總讓周圍的人感到難以相處,因此遭到上級指派到新部門「懸案組」擔任組長,但實際上只是想將他調離人群,整個部門只有他加上申請而來的助手阿薩德。某日助手阿薩德向他提出五年前的懸案,關於國會議員離奇人間蒸發的事件,開啟了卡爾窮追不捨的追蹤過程,他列出許多案件疑點,帶著極具觀察力的助手,一路從國會助理到狗仔攝影師,抽絲剝繭,尋找失蹤的女議員和驚人的謎團。
時空交錯 峰迴路轉
本書的特色是以兩條不同時間點的故事軸線,引領讀者慢慢進入懸疑、緊湊的步調,也跟著一起探索、期待案情的進展,屏息等待兩條軸線的交會。巧妙地利用
受害者與調查者,同樣茫然、不知所措、充滿疑惑的開頭,待解開的雙重真相,讓讀者「非得看到最後才能得知」的劇情,十分抓住人心。
「籠裡的女人」極富北歐懸疑風格的推理小說。(圖片來源/聯合書報攤網站)
除了與受害者一樣好奇、找尋「為什麼會被關在那個牢裡?」這個謎題之外,作者還讓更多的謎團插入在故事中,像是總讓主角梅瑞特作噩夢的童年、弟弟後天殘障的原因等等,這些細節又都與案情緊扣。甚至連辦案的主角卡爾,都有一段痛苦的過往,時常影響了他整個辦案過程,讓書本的懸疑感更為深刻,也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劇情起伏不斷,不過也許因為是系列作品的關係,書中關於卡爾的過往和刻劃,其實並沒有和主要案情有絕對關聯,也許會讓心急的讀者感到多餘與無關緊要。
北歐式懸疑推理小說
在角色的刻畫上,則與過去許多偵探推理小說,有著類似的架構與設定,偵查者卡爾是個辦案高手,但性格乖張、脾氣古怪,而助手則善於觀察、與人交際,細心溫和,剛好互補的個性,意外成為決佳夥伴,推理類書籍中這樣的組合不算新鮮。而烏佛這個角色,則是書中極為有趣的安排,身為受害著的弟弟又是最後與他相處的人,但因為殘障,表達能力有問題,讓周圍的人認定他對案件幫助有限,但其實他才是關鍵的角色,包含他成為殘障原因,都是本案件發展的中心點。
在劇情方面,書中的加害者,冷血且偏執得有些瘋狂的犯罪,源自對受害者小時候無心的舉動所引發的意外,而形成的長年仇恨,所展開的縝密復仇計畫,令人想起同樣讓受害者莫名困禁多年的南韓電影「原罪犯」,但本書犯罪者的仇恨,以現在的普遍價值觀來看有些荒謬, 只能透過作者對加害者心理的細膩刻畫,稍微感到理解,不過也由於作者對於角色性格和心靈上深入的描述,成功掌握加害者心理和受害者背景,完整呈現故事的真相和推理過程,達到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的效果。
近年來,北歐陸續出現許多犯罪推理小說,暢銷全球,像是前陣子被翻拍成電影,由瑞典作家的「千禧三部曲」系列之一的「龍紋身的女孩」,他們的特點都是善於營造晦暗懸疑、讓人喘不過來的氣氛,取代大噴血或刺激動作的偵辦過程,比較著重於複雜的思緒、心理上的斡旋和洞悉,有別於以往大家較熟知的美國推理劇集或小說,是值得大家嘗試的另一種風格。
![]() |
記者 楊佳靜
嗨 我是躲力也可以叫我jiab靜 我喜歡酸酸甜甜的泰國菜 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想要踏遍全世界 我也希望可以跟大家好好相處 多多指教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