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盡的過往情懷
道不盡的過往情懷
記者 王升含 報導 2011/11/27
今(2011)年甫與台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的台中市,將市府辦公處遷至位於七期的新建築內,現代化的高科技樓體不啻成為大台中嶄新氣象的揭櫫。而舊市府的故址──自由路及火車站商圈,雖貴為許多老台中人青少年時期的回憶,卻仍無法抵抗褪去風采後的歷史更迭。圍繞著火車站許多往年叱吒風雲的工商娛樂經營場所,至今都成為台中市沒落、被遺忘的角落。隨之卸下豔麗外表的,還有四、五年級生道不盡的過往情懷 ‧‧‧‧‧‧
位於市府路的舊台中市政府和其斜對面的舊新聞局,
成為如今唯二死守著自由路─火車站一代沒落舊市區的完好建築。(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1970 年代引進當紅歌星、戲子、歌舞團的南夜大舞廳,迎接過凌波、鳳飛飛等大牌歌手的表演。如今,再也嗅不出當年夜夜笙歌、美女如雲的極盛年華。(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平等街上一整排大門深鎖的店面,歷史皆可追溯至日治時代。元圃書軒的招牌上即標註著日語,電話號碼也仍凍結在六碼的時代(現台中市為八碼)。(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曾經是年輕人最嚮往的豐中戲院,因台中商圈轉移導致經營不善被法院查封後,
斑駁的模樣令過路的四、五年級生不勝唏噓。(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這間突兀的停車場,在 1980 年代是以高檔的西式牛排及排餐聞名的「紅地氈西餐廳」,
醒目的巴洛克式貝殼牌坊是其一大特色。(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1990 年代,台中商業大樓下半是人聲鼎沸的財神百貨,上半為辦公場所;20 年後,下半從盈收搖搖欲墜的竹舫百貨變成西裝一套 2500 的零售地,上半部也成了住家。
(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舊時士紳聚集的名人咖啡坊(現已歇業),是見證台灣西化的前鋒之一。紅色的蜂鳴器和喇叭,是老式保全系統所使用的防盜配備。(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專賣上海點心的沁園春是兩蔣每來台中必光顧的餐廳,
如今店面半部的整修工程延宕多年,當初的老師傅也另闢門戶。
(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火車站後的台鐵員工宿舍,原是寧靜高雅的公務員眷舍。昔時堂前的燕子,早已不知飛往何處。
(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綠樹可以長青,承載人類生活記憶的房屋卻顯無情。若不深根致力於建築、舊市區的養護,再多再新的市鎮都有成為廢墟的一天。(照片來源/王升含攝)
![]() |
記者 王升含
喜 歡 李 商 隱 、 泰 雷 曼 席 勒 、 大 衛 林 區 s t r a w b e r r y s h o r t c a k e s 和 無 傷 大 雅 的 尷 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