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豐臣公主 穿越時空的守護

大阪不僅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古城,對近代日本史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今年十月上檔的電影《豐臣公主》即以大阪作為電影場景,揭開這個現代的大都市中埋藏四百年的驚人秘密。本部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萬城目學的小說,大阪的人情趣味與悠久歷史,在導演鈴木雅之靈活的畫面調度下,生動地躍於銀幕之上。

豐臣公主 穿越時空的守護

記者 蘇冠心 文  2011/12/11

大阪不僅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古城,對近代日本史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今年十月上檔的電影《豐臣公主》即以大阪作為電影場景,揭開這個現代的大都市中埋藏四百年的驚人秘密。本部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萬城目學的小說,大阪的人情趣味與悠久歷史,在導演鈴木雅之靈活的畫面調度下,生動地躍於銀幕之上。

大阪當地最為人所知的歷史古蹟,為十六世紀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的居城--大阪城。《豐臣公主》即以豐臣後裔作為故事主軸,描寫大阪市地底下竟然還留有一個由豐臣血脈所建立的秘密國家--大阪國。就在此時,隸屬於日本政府的會計檢察院,正進行著年度預算巡查,特別派了三位調查官前往大阪出差審查預算。當地一個名為OJO的神祕組織每年不明資金的流向,令首席調查官松平起了疑心,進而挖掘出大阪埋藏已久的秘密,三人也陰錯陽差地捲入這場大阪城風波。


究竟大阪城底下埋藏著什麼樣的天大秘密?(圖片來源/奇摩電影)

 

兩地對立 捍衛王女

 

本片以大阪的歷史背景作為故事舞台,中國在三國時代出現曹操、劉備與孫權三位英雄,而日本的戰國時代,則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稱霸。十六世紀中旬,日本戰局混亂、烽火連天,最後由織田信長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但當一切正步上軌道時,織田信長卻遭到家臣殺害,由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政權。豐臣死後,德川家康便以征夷大將軍之姿掌握國家大權,但豐臣的後代仍是德川家康的眼中釘,於是德川便藉故發動戰役「大阪夏之陣」滅了豐臣的後代。

德川家康執政後,將江戶幕府設於關東的東京,而豐臣秀吉的發跡地大阪,則為關西重要門戶。以前江戶地區(東京地區古稱)的居民,會將大阪運到江戶的東西稱為下物(kudarimono),足以看出兩地居民之間的隔閡。電影中,三位從東京來的調查官代表的是德川派;而以保衛豐臣遺孤為己任的大阪人們,則為豐臣派,間接點出日本長年以來關東地區與關西地區的對立。


從東京來的調查官與大阪的
神秘組織OJO象徵來自關東與關西的對立。(圖片來源/蘇冠心製)

大阪人稱遭滅族的豐臣後裔為「王女」,一旦王女遭遇麻煩,大阪國的男人們就會挺身而出,集結起來進行反抗。面對這次來自東京調查官的挑戰,每個大阪男人都堅守捍衛王女的崗位,無視於東京在日本的中心地位,反而認為調查官才是入侵大阪國的外來者。這種文化主位的觀點,似乎也影射在霸權文化下,如果礙於自我理解能力的不足,面對不同於以往認知框架的文化系統採取蔑視的態度,就會出現歧視或暴力侵害的行為。

故事的另一條副線,也依循同樣的觀點看待青春期的性別認同問題,劇中賣大阪燒的老闆兒子大輔,從小就想當女生,上了中學的某天後,突然開始穿著女生的水手服去學校上課,但也因此遭到同學投以異樣眼光,甚至受人欺負。身為大輔青梅竹馬的茶子,卻從不認為大輔奇怪,每當大輔遭受欺負時,她總會挺身而出,是大輔重要的支柱。大阪的兩位青少年遇上了東京的三位調查官,卻意外引起大阪城的軒然大波。


《豐臣公主》中的大阪居民以文化本位的觀點,將三位調查官視為入侵大阪國的外來者。
(圖片來源/奇摩電影)

 

父子傳承 愛的守護

本片也特別探討了男性的性別意識與父親的角色。劇中通往大阪國的路,是由一條神祕而黑暗的長廊所連結,大阪國的人一輩子只有兩次機會走過那條長廊,一次是被父親帶去時;一次是帶自己的兒子去時。父親只有在臨終前才會將大阪國的存在告訴兒子,在長廊中,專屬於兩人的父子時光,將會成為兩人永恆的回憶。

男性在兩性中,通常被視為不善表達情感的一類,再加上日本人矜持的民族性,往往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情感,更欠缺西方人肢體上的情感交流。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後,與父親的互動也更為減少,成年後,在只有父子兩人的空間中交談的經驗,更是寥寥可數。但透過父子兩人併肩地走過大阪國的這條長廊,兒子得以了解大阪國存在的必須,而父親也完成了大阪人最驕傲的父子傳承儀式。

第一次進入長廊時,大阪國的男人都還是兒子的身分;但第二次進入隧道時,卻是身為父親的自己生命即將殞落之時。不善於表達情感的男性,遇上父親角色的實踐,化成了一種無聲的守護,他們不像大部分的母親一樣慈愛或散發著母性光輝,而是用他們近乎拙劣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大阪城的傳統以及那份父子傳承的感動。

本片主旨也一直圍繞著「守護」,與其說是進入長廊時,他們便擁有了捍衛王女的使命,不如說是被賦予一種守護的責任。也許歷經百年傳承,大阪城傳統只徒留信仰的空殼,但不變的是守護重要人事物的決心。大阪城這種荒謬的傳說,乍聽之下顯得難以置信,但大阪人仍然深信不誤,並不是因為他們相信童話,而是因為他們選擇相信自己的父親,而這份由父親所託付的使命感,是那麼地沉重而令人難以忘懷。


在長廊中專屬父子兩人的時光,是大阪國男人最驕傲的傳承。(圖片來源/奇摩電影)

 

特殊運鏡 行銷大阪

電影一開始即塑造出神秘的氛圍,讓整座大阪市停止運作,從高處望下宛若一座空城,再以慢動作的鏡頭,安排飾演調查官之一的綾瀨遙在大阪街道上不停奔跑,以孤獨的動襯托大阪龐然的靜,製造出劇情的張力。再以時間的排序法,訴說大阪這座城市在短短一周內,隨著調查官的到來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前半段導演以日本電影常用的kuso手法,讓懸疑與娛樂效果交替,後半段則著墨於父子間的寫實情感,緊湊的劇情與古今交錯的鏡頭,不難看出導演在安排上的巧思。

《豐臣公主》同時也是城市與電影結合行銷的最佳範例,劇中一幕大阪眾男人聚集在市府大樓前捍衛王女的場景,就動員了超過五千名大阪市民擔任臨演,而政府也進行24小時封街來協助電影的拍攝,日本政府對《豐臣公主》的全力支援,成功打響了大阪名號。此外,劇中也以置入大阪名產來加強觀眾對大阪的記憶點,從大阪燒、沾醬的紅葉天婦羅到北極冰棒,都出現於劇中,甚至連官網都有各場景的介紹與詳細地圖路線,再再展現出日本政府對於在地行銷的不遺餘力。

相較於台灣對於電影業的培植,似乎少了一點政府的推力,以往國片中需要封街拍出空曠的城市街景時,往往只能利用短暫的防空演習時間,以多台直升機搶拍各種角度。不過,近期以電影包裝城市的行銷手法蔚為風潮,各地方政府也開始積極尋求與電影合作,希望透過鏡頭拍出城市的亮點。明年初即將上檔的國片《痞子英雄》便與高雄市政府合作,不但有專列的捷運協助拍片,更出動了警用直升機與快艇來支援劇情需求,希冀能藉電影打造港都的陽光形象。

雖然本片礙於電影片長,在許多問題意識的處理上仍有諸多盲點,究竟國中之國的構想是否真的能存在於現實社會?神秘國度在資訊如此流通的年代竟還能安然存於地底下?這些問題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在《豐臣公主》懸疑氣氛的故事主軸下,所有的不合理,反而更突顯出大阪城獨特的神秘韻味。


《豐臣公主》的預告片充滿了大阪的神秘色彩。(影片來源/YouTube)

《豐臣公主》融貫日本歷史,加上對大阪現代生活的細緻描繪,讓我們在四百年間不停地時空交置。懸疑故事的外殼包裹感人的親情元素,《豐臣公主》告訴現代人,不論是傳說或是珍愛的人,對於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只有自己才能守護。

記者 蘇冠心
哈摟,我是小Can:) 喜歡讀溫暖的字、 彈吉他與旅行, 目前最大願望是吃遍各地美食, 希望能用喀報記錄這一年的曾經走過。
記者 蘇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