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虛擬的存在 真實的聲音

透過3D全息投影技術,成功讓近年來最當紅的虛擬偶像「初音ミク(Hatsune Miku)」可以站上現實中的舞台,與歌迷們「見面」,也重新帶起了人聲與電子合成孰優孰劣的討論。

虛擬的存在 真實的聲音

記者 張莉雯 文  2011/12/11

熱情的觀眾手拿螢光棒賣力揮舞著,在樂團賣力演奏的陪襯下,站在舞台中央的可愛女孩用歌聲俘虜台下每一個粉絲的心。這是一場演唱會,但與一般演唱會卻有著決定性的不同之處──台上的「她」並不是真實的人,而是一名虛擬偶像。

透過3D全息投影技術,成功讓近年來最當紅的虛擬偶像「初音ミク(Hatsune Miku)」可以站上現實中的舞台,與歌迷們「見面」,也讓初音成為第一個透過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今年七月,她更是踏出日本,遠赴美國洛杉磯展開她第五場的演出。除此之外,以她的形象為延伸的各類商品早已在日本和台灣賣得紅火,「初音ミク」的名字還被收錄進日本新語辭典《現代用語的基礎知識》中,顯示在當今的日本,初音ミク不只是一名家喻戶曉的偶像,還是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的常識。


透過事先的排練與計算,即使站在台上的是3D投影,
也能夠讓虛擬偶像如真人一般逐個介紹樂團成員。(影片來源/YouTube)

 

唱出最初的聲音 初音未來
早在1983年時,MIDI(樂器數位介面)的出現,實現人們透過電腦編譯音訊、讓電腦「演奏」的夢想。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透過音訊輸入建立而成的數據庫,電腦可以高度仿真地模擬出各種樂器的音色,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建立起整個交響樂團。而現在,甚至連人聲都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呈現,過去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虛擬偶像已經站上現實的舞台勁歌熱舞。

Vocaloid是日本山葉(YAMAHA)公司所研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自2004年開始到現在開發到第三代,已發行近三十款不同聲線的聲音數據庫以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不過,由於一般會使用這類軟體的人多是專業的音樂製作人,業餘人士和學生們大多負擔不起一套軟體動輒台幣三、四千元以上的昂貴價格,因此早期的銷售量一直平平。

在2006年發行的Vocaloid 1的日語聲線第二作「KAITO」,將近台幣九千元的天價加上當時較不受業界喜愛的男聲聲線,當年僅僅賣出500套,與前作4000套的銷售量相比可說是少得可憐,直到隔年Vocaloid 2的角色主唱系列第一版「初音ミク」的上市,才翻開了這類型音樂製作軟體歷史的新頁。


初音ミク的軟體封面。於2007年8月31日正式發售,9月5日便幾乎銷售一空,
可謂是此類型音樂軟體空前的大成功。(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由於歌手們擔心自己的聲音遭到「複製」後會失去優勢而大多不願成為音源,因此初音的聲音資料庫是由動畫配音員藤田咲獻聲錄製而成。「初音」指的是「最初的聲音」,「ミク」在日文裡的漢字即是「未來」,象徵Vocaloid將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以此為名,初音ミク的聲音在短短時間內便攻佔了網路市場,包括日本的NICONICO動畫網站和YouTube等各大影片分享網站,只要輸入「Vocaloid」或「初音」進去搜尋,立刻就能得到成千上萬個搜尋結果。

軟體的銷售更是創下有史以來的佳績,至今已賣出超過5萬套,對於這類型軟體而言,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數量,之後的續作「鏡音」和「巡音」系列也都有著不錯的成績,甚至還使當年銷售慘澹的「KAITO」又重新被人們看見,增加許多銷售額。能夠產生如此大的迴響,一大功臣便是初音ミク的人物形象設定──插畫家KEI,初音那澄澈的大眼、甜美的笑容、姣好的身材和綁成雙馬尾、超出現實的綠色長髮,集合了「萌」的動漫元素讓許多御宅族拜倒在她的裙下,甘願掏出腰包「支持」心目中的偶像。

角色主唱系列的虛擬偶像們的人氣在經過多年後依然能夠如此高漲,這要歸功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被譽為「神曲」的原創歌曲,例如初音便有所謂的「三大神曲」:《leavan Polka(甩蔥歌)》、《初音ミク的消失》、《圓周率之歌》。當然,除了這三首之外也有許多其他著名歌曲,如《羅密歐與灰姑娘》、《把你MikuMiku掉♪》以及最近最熱門的《千本櫻》。虛擬偶像們的聲音可塑性高,而且因為有虛擬的角色形象,與音源提供者的視覺連結低,讓使用者樂於大膽嘗試各種風格,不像現實的偶像歌手容易被觀眾「定型」而失去新意。此外,還可以挑戰人類無法做到的極限,如《初音ミク的消失》一曲即以超高速的演唱而聞名。


被列為初音三大神曲之一的《初音ミク的消失》利用電子合成音不需像人類要呼吸換氣的優勢,
唱出人類無法輕易辦到的超高速節奏。(影片來源/YouTube)

 

虛實之間 競爭還是互利
初音剛「出道」時,許多創作者試著讓初音翻唱當紅歌手的作品,接著才有更多原創歌曲問世。而有趣的是,現在卻有不少人試著翻唱這些原創的曲子,也因此產生許多有名的網路歌手或樂團如NICONICO合唱團等,這也重新帶起了「是否還是真人人聲比較好」的思考與討論。雖然由電腦計算產生的虛擬偶像不會出錯,永遠都能夠「做到最好」,也不用擔心會有緋聞,不會因為身體不適而影響演出,跳舞也不會累,而且還不需要花時間練歌,只要創作者完成作品,這首曲子就能一直由虛擬偶像以最理想、最符合原創者想法的方式演出。

即使再怎樣調整每一個參數,虛擬偶像仍舊缺乏個人獨特的表現力,他們不會因心血來潮而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即興演出,也不會在演唱會的最後因為拗不過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獻唱不在原本計劃內的安可曲。有許多歌手站在舞台上時,能夠發揮出比平常更精采的演唱實力,讓買票來看表演的粉絲們有不同於聽CD或是看MV的感動;但虛擬偶像的一切都是事先以電腦數據寫好的,每更動一個地方,都需要不斷的調校測試,而演唱會除了全息投影的聲光效果外和現場樂團演奏外,歌聲就跟大家在YouTube上聽到的一模一樣。

不過隨著最新Vocaloid 3的開發,其中大受矚目的即是新的虛擬偶像「IA」,其音源採用知名女歌手Lia的聲音,官方也釋出了當年由Lia演唱,今日常被日本御宅族喻為「國歌」的《鳥之詩》一曲作為新音源IA的示範曲,而接近原音重現的效果讓許多網友不禁感嘆將來會是虛擬歌手的天下。但也由於使用的是原音源Lia演唱的歌曲,不少人持保留態度,認為同步推出的其他三代作品仍有很明顯的「電子音」,高低音間的音程轉換也還不夠自然,IA未來的表現如何還說不準。


最新的音源IA所演唱的《鳥之詩》相當接近真實人聲,較無強烈的電子音效果,
因而讓Vocaloid系列的愛用者與粉絲們倍感期待。(影片來源/YouTube)

無論科技技術如何進步,至少就目前來看,採用收錄人聲的資料庫仍是虛擬偶像們「發聲」的唯一方法,就算3D投影技術再好,也沒辦法讓粉絲們跟心目中的偶像握手與擁抱。但若撇開這一切不談,回歸到音樂的本質上,不管有沒有電子音,只要能夠為人所喜愛、感動人心的就是好音樂。

 

記者 張莉雯
糖、香料和美好的味道是構成一個女孩的原料 可是在構成我的時候可能多了個神祕化學物質V 所以形成了只能在腦中行使超能力的妄想系少女 期待哪天可以穿越異世界當一個真正的魔法少女 在那之前 姑且就透過紙筆來書寫 一個個平凡的故事
記者 張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