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期

老人安養 心理照顧更重要

隨著醫療資源的進步,高齡化社會已成為全球的趨勢,針對老人福利的政策也因應而生。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九十九年六月底止,臺灣戶籍登記人口之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10.69%,隨著越來越高齡的社會型態,政府除了提供老人福利外,針對老人安養也有機構式之照顧。

老人安養 心理照顧更重要

記者 林映綺 報導  2011/01/09

隨著醫療資源的進步,齡化社會已成為全球的趨勢,針對老人福利的政策也因應而生。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到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底止,臺灣戶籍登記人口之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10.69%,隨著越來越高齡的社會型態,政府除了提供老人福利外,針對老人安養也有機構式之照顧。

 

老人養護中心 高齡化社會的新趨勢

老人養護中心是針對無法由家人照顧或獨居老人所建構的,以新竹仁愛之家為例,它是替中低收入或獨居老人專門設立的安養中心。對中低收入老人家為主要安養對象的仁愛之家而言,政府的補助措施就顯得相當重要,仁愛之家員工劉志聖表示:「我們的經費是跟政府申請的,政府委託我們做低收入戶老人的安置。」安養中心提供老人家身體以及心理的照料,劉志聖說:「包括疾病監控的管理、老人家生活照顧,這些都是生理部分。心理部份我們有社工人員,在老人家入住之後做心理輔導。」身體照顧是大多數人認為安養中心的功能之一,然而心理照顧扮演著關懷老人家最關鍵的要素。

 

 
養護中心有護理人員、照顧服務員、社工等提供老人身心照顧。(攝影/林映綺)

 

政府單位對於老人身心照料有一套標準,每兩年會對養護中心進行評鑑,及半年一次不通知養護中心的稽查。新竹市社會處社工督導員蔡佩珊表示:「我們會協同相關單位對養護中心進行稽查,也會就養護中心自己滿意度的調查做為評鑑的依據。這些都是評鑑加分的項目,我們主要是以硬體設備的稽查為主。」以新竹市為例,大多數都是為養護中心,就是負責照顧較無生活能力的老人,而非安養中心,這些老人家的行動及表達狀況都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對於養護中心的滿意度,相對會較難發聲。因此,社會處會就家人對於養護中心的滿意度進行評鑑標準,以取得養護中心品質的調查。

 

心理層面 顧及到了嗎?

交通大學衛生保健組牛玉珍表示:「不管是在家中照顧或者送到安養院,在做許多安排之前,需要跟他做一些討論。大部分的老人家不是很想被送去安養院,礙於實際上狀況的考量,一定要告知老人家現實的狀況,徵求他的諒解及同意。」住在安養院的老人家,除了獨居及收入不佳外,大多數是因為子女無法照料而被送到安養院,許多子女會未經老人家同意,或經過良好溝通,不顧老人家的意願,就送他們到安養中心,這些舉動都造成了老人家的不安。


擔任牙醫師的羅鴻政,安排自己患有高度失智症的父親,進入新竹縣某間安養院,除了環境與醫療考量,他認為養護中心要讓家屬安心及照料老人家的心理狀態,羅鴻政表示:「我選擇這家養護院,他和宗教團體及大學社團都有合作,例如長老教會或慈幼社等等,這樣才提供老人家心靈的慰藉,不是只能等待死亡。」蔡佩珊也提到:「養護中心與外界的互動也是我們評鑑的指標。」藉由與其他團體的合作,讓老人家接觸外面的世界,安養生活不只是面對養護院的工作人員,多點外界的視野,幫助他們面對老年生活。照顧老人的心理狀況,讓他保有原來生活的模式,例如參加禮拜或者與他人互動都是相當重要。

 

牛玉珍也說:「讓身體狀況還可以的老人家去幫助他安養院的老人,讓這些老人家還有被需要的感覺,也是鼓勵老人家的做法。」住進安養院對大多數的老人家而言,是感覺自己不被家庭所需求,藉由在安養院與其他老人家的互動,重拾「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另種心理建設。

 

 
護中心提供許多活動讓老人家體驗樂趣。(圖片來源/新竹仁愛之家網站)

 

家庭 是最重要的心靈支柱

不過安養中心的活動或者社工的陪伴,真的能幫助維護老人家的心理健康嗎?牛玉珍認為家庭是最重要的,家庭是老人家的最後依靠,所以面對被送到安養院,心中的五味雜陳是難以言喻,即使能體諒子女的忙碌,但面對心中的孤寂,老人家對生命的態度會是消極的。蔡佩珊也説:「我們都會鼓勵有意願將父母送至養護中心的子女,先嘗試在家照顧父母,請個居家看護員,讓老人家生活在家中。如果真的沒辦法負荷,再考慮送到養護中心。」羅鴻政因為父親沒辦法正常生活,家中無法做妥善照顧,所以讓他住在養護中心,在假日的時候會去探望父親,拉拉二胡給他聽,即使父親不記得這些事情,羅鴻政覺得家人陪伴還是會有正面影響。

面對比例越來越高的高齡化社會,可預見安養中心的設立也會隨之增加,在思索是否將父母送到安養院之餘,也該思考父母老年就像個大小孩一樣,需要子女關懷。老人在安養院獨自面對生命的流逝,是殘酷的現實狀況,怎麼積極度過餘生,除了硬體的健全、安養中心人員的照顧,家庭扮演的角色更是舉足輕重,將心比心地替家中老人著想,就不難發現他們渴望的是來自親屬的關心,安養中心只是一個提供身體照顧的場所,家庭與安養院的溝通與配合,是保障老人身心健康的有效辦法。

記者 林映綺
現在是2010年  大三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以後履歷上的學歷 竭盡所能作好 是實踐
記者 林映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