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腦時代
新電腦時代
記者 李彥璋 文 2011/12/25
數位時代的來臨,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自電腦發明至今,電腦、手機等3C產品已是一般大眾的必備品,如今平板電腦的誕生將對科技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證明後電腦時代即將來臨。
電腦的發明
西元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毛琪雷(Dr.John W.Mauchly)與愛克特(J.Presper Echert),製造出了第一部電腦,稱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是一台長度50呎,寬30呎(占地約42坪),重30噸的電腦,與現在桌上型電腦比起來真的是相差甚遠。ENIAC是以真空管為電子元件的自動電腦,共使用了一萬八千個真空管,但因其耗電量大、散熱不易、可靠性低,在使用上很不方便,而且價格昂貴,即使於1952年改善成為商品出售,也只僅使用於民間企業。
第一代電腦是使用真空管作為電子元件。(圖片來源/兔兔電腦教室)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的發明使得電腦體積大幅縮小,重量減輕;1964年,美國IBM公司用積體電路設計成功的電腦問世後,開啟第三代電腦的序幕,價格也更為低廉。而第四代電腦,也就是目前所使用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是於1971年美國英特爾公司(Intel)設計出第一個4004微處理器後,開始了微處理器的使用。而在這幾年內,體積小、能力強大而價格低廉的微處理器,更廣泛運用在家庭與商業的各種機器上(例如:冷氣、微波爐,電視機等),電腦無庸置疑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科技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大眾對電腦的軟硬體需求也持續上升,而去年四月由蘋果公司(Apple)上市後造成極大轟動的iPad,使得平板電腦快速發展,電腦的走向將會如何改變?又是否代表後PC時代即將來臨?
平板電腦改變消費者習慣
自電腦的發明至今,來自硬體設備的等級不斷提升,但當硬體設備達到了某種程度,人們便開始希望軟體及介面亦有所改善。而平板電腦不只做到了平板化、尺寸縮小及攜帶方便,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簡單來說,平板電腦以簡單的「觸控」介面,改變了消費者以往對電腦的使用介面以及習慣,不論是拿來玩遊戲的小朋友、不能沒有網路的一群大學生,或是拿著平板電腦看電子書、隨時需要收發E-mail的商業人士,都可以輕鬆上手。
由蘋果公司推出iPad系列大受好評。(圖片來源 /蘋果官網 )
2011平版年
2011年稱為平板電腦年,去年平板電腦在全球總銷售量約在1,700萬台左右,而今年平板電腦銷售量更大幅的增加,成為各家品牌對手紛紛搶攻的市場。平板電腦是一種小型且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控式螢幕作為基本的輸入裝置,它擁有的觸摸屏允許使用者透過觸控筆或手的觸碰來取代鍵盤以及滑鼠的操作方式。但為了攜帶方便,平板電腦省去了鍵盤、滑鼠以及光碟機,而對一般習慣使用電腦的人而言是不符合使用習慣的,而雖然現在已有提供平板電腦專用的鍵盤在市上販售,但這樣似乎違背平板先前設計的原意,若需要大量資料的輸入,擁有鍵盤且流暢的電腦還是較佳的工具。
平板電腦在目前情況看來,只能稱作人人手中的第二台電腦,雖然還未能取代電腦,但隨著平板電腦的普遍,以及「雲端科技」的運用,也將導致電腦尺寸的改變以及未來的方向,電腦也將面臨最大考驗。
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運算方式的概念,透過這種方式共享軟硬體資源和資訊,並且可以按需求提供給電腦和其他裝置。雲端的概念其實已不是新詞,但因為近幾年網際網路發達快速,無論網路的速度或是無線基地台的設置,以目前的程度來說,已經是走到哪都有網路可用,讓雲端可以真正實際運用在一般大眾上。
假使今天你只要有一台螢幕、足夠品質的網路及輸入裝置〈鍵盤滑鼠〉,就可以暢遊電腦世界,玩任何你想玩的遊戲,不需透過下載或安裝的程序;無須擔心WORD打到一半突然電腦當機,因為你每一個字都存在雲端資料庫上,而這個技術確實已經存在。既然有了雲端何必需要一台笨重又占空間的電腦呢?只需要一台平板電腦就可以做到電腦能做到的事情,而平板電腦卻可以便利的攜帶,往後幾年,將是電腦面臨最大的考驗,後電腦時代即將來臨。
![]() |
記者 李彥璋
我是李彥璋!李彥璋是我! 印章也是我! 我是印章 大家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