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遺憾 無非活個痛快
不留遺憾 無非活個痛快
記者 張繼云 文 2011/12/25
生命中的打擊總是來的出乎意料,尤其當人們正值青壯年,傳說中的2012年世界末日根本不會放在眼裡,只有當自己的生活真正遭遇危機,才會開始感到生命的可貴與恐懼它的流逝。
生命巨變 沒有年齡限制
27歲,正值事業起飛、人生充滿希望的年紀,但醫生一句:「你得了癌症。」便能把一個志得意滿的成功人士打到谷底,更何況是極其平凡、尚未經歷太多人生起伏的男主角Adam(Joseph Gordon Levitt飾)。在影片輕鬆開頭不久便投下此震撼彈,觀眾等著看Adam如何面對年輕生命遭逢巨變的打擊,但男主角卻是面無表情地接受消息,坦然地一步步告訴家人與朋友,並毫無怨言地接受治療。《活個痛快》要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平淡無奇,因為它就發生在你我之間,在現實人生中上演。
英文片名《50/50》可能比中文片名要符合故事原意,男主角Adam被醫生告知脊椎長了腫瘤,生存與死亡機率各是百分之五十。積於中間值的尷尬數據讓Adam不知如何因應,老實的他只好先將情況一一告訴女朋友Rachael、死黨Kyle和一幫同事,最後才勉為其難告訴母親。
化療必然會掉頭髮,Adam自己勇敢地先面對了。(圖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影片中在刻劃Adam告知親友自己罹患癌症的情況時相當傳神,他人的驚訝與Adam的平靜形成強烈對比。女朋友Rachael相當驚慌,但還是承諾著要留下來照顧;平日放蕩不羈的Kyle顯得難以置信,手足無措的同時也樂觀地安慰他:「還有50%的機率呢!要是在賭場早就贏了!」而同事們表現出憐憫與不捨,還有不知如何安慰的困窘。
「我會想念你的。」聽在Adam的耳裡,他的內心是非常不能理解,因為他覺得自己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其實這些撫慰的話語與僵硬的擁抱動作除了安慰病人,平撫他們自己驚駭心情的效益可能大一些。困境困住的是當事人,只有他面臨真正的波瀾,但如果一味的疏離他人的關懷,就會像Adam一樣,對外宣稱一切安好,而把自己鎖在孤獨裡。
唯有自己能感同身受
《活個痛快》是電影編劇Will Reiser的真實經歷改編,也因此較著重描寫個人心境的部分。早在醫生踏入辦公室,省略寒暄就講起了一堆醫學名詞開始,男主角就陷入自己的世界裡,他聽到的只有「癌症」兩個字,也只關心「會不會康復」這件事,而這對醫生顯然不是問題。優越於病人的權威,與作為第三者的抽離感,醫生在電影裡的冷漠可與《伊凡‧伊里奇之死》作呼應。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重要作品,描述死亡文學的經典。故事描寫人生順遂、社經地位高的伊凡突然得病,醫生漠不關心的說著檢驗報告的數據,家人安慰他卻也認為伊凡小題大作,而所有的朋友只在乎他死後誰來接替他的職位。伊凡則怨天尤人,不能接受那麼優秀的自己也會如低下階層的人們一樣生病,執迷不悟的在內心裡與自己交戰,不能接受人之將死的事實,更隔絕了周遭的一切。
儘管Adam比伊凡幸福很多,自由自在的生活與親友的關懷一概不少,但壓抑與孤獨在演員Joseph的詮釋下非常生動,笑容的背後往往是寫實的無助和孤單。電影裡安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Katherine與Adam定期診療,顯然Katherine是新手實習醫生,而Adam是他的第三個病人,或說「被實驗者」。男主角的不信任與菜鳥治療師的照本宣科問診,在現實中可能覺得滑稽或難以接受,但隨著劇情推進,兩人的尷尬反而堆疊了電影裡重要的情感。
心理治療師雖然是新手,卻是解開男主角內心壓力的推手。(圖片來源/琥珀川部落格)
相較於Katherine還在摸索安慰與開解病人心房的技巧,Adam也是一個癌症的「菜鳥患者」,象徵著人之常情,不知該如何面對生命的難關,透過心理治療的過程終於揭開了一路平靜的男主角,內心其實有著無可比擬的煎熬。
珍惜生命 相關主題多
與《活個痛快》同期上映的電影《永遠在一起》(Ways to Live Forever),也探討類似的議題。人們該如何面對生病的自己?又該怎麼和自己深愛的、陷入困難的親友相處?
《永遠在一起》的主角是得了白血病的小孩,對「成為青少年」有著憧憬,列舉了無數想完成的事情,和一起住院的病友兼玩伴,邊完成夢想邊記錄來日無多的人生。只是更為年輕的12歲小孩,還未活出自我便要提早面臨隨時死亡的恐懼,心理的稚嫩與面對死亡的童真樂觀,在劇情安排上起伏較為精彩,故事也多了轉折,《活個痛快》相較之下平淡許多。2008年的電影《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也敘述著相似的故事,只是換了年老的主人翁。
諸如此類講述人們突然被告知自己生了重病,人生不知何時終結的主題相當多,無非是要給觀眾一個珍視生命的提醒。我們總是對生活周遭的事物習以為常,對日升日落、春去秋來沒有任何感覺,但所有生命中的精華時刻、可能是一輩子記憶的重要過程,就在我們麻木了的生活中迅速的來去,像浪花捲起了澎湃卻只在沙灘上留下淺淺記憶。直到最後一刻,理解到再也沒有時間拖延、沒有「下一次」機會的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流淚感受生命的一切都是喜悅。
輕鬆喜劇《活個痛快》中文預告片。(影片來源/YouTube)
《活個痛快》這部電影,其實主角活的一點也不痛快,Adam對生活中的一切逆來順受,不喜歡的事物也不表示意見,他甚至不會開車,很多事都力不從心,看似坦然接受命運的玩笑,其實壓抑著自己。偶然的情況下,才了解朋友對他的重視遠甚過表面的開放隨性、母親對他煩人的耳提面命無非是心疼孩子的表現,雖然情節平淡,但溫暖的細水長流。
《再給我一天》書背上寫著:「已經擁有的,我們不夠在乎。要等到失去了,才會懂得「遺憾」這兩個字。」大部分人的生活,沒有戲劇的大起大落,身邊所有的瑣碎與微不足道,其實都是那麼珍貴,這也是《活個痛快》的平淡與真實,想要提醒我們的簡單道理。
![]() |
記者 張繼云
我是大保 綽號張繼云 雖然長得有點兇可是我心地善良很好相處 現在二十幾歲還在喜歡S.H.E跟拉拉熊 當前的願望是傳科女生都加入系籃 希望大家幫我達成願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