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貸方案 青年「負」翁
新就貸方案 青年「負」翁
記者 劉力榛 報導 2012/01/08
為幫助中低以及低收入家庭的高中職以上學生,能夠在求學期間不用因經濟因素而放棄學業、專心向學,政府從民國六十五年開始便開辦助學貸款,藉此培育國家優秀人才,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並於民國八十三年更名為就學貸款。從改名後短短十幾年間,申辦人數已增加二十倍,達到四十多萬人之多,總申貸金額也超過三百億,其間政府所做的配套措施是各界所關注卻也備受爭議之處。
教育部在去年(2011)年9月,由馬英九總統發布了青年安心就學新方案,將從2012年2月開始,延長中低、低收入戶學生就學貸款還款期限,從十二年放寬到十六年償還,另外還有增加貸款生活費、降低申請緩繳的門檻,希望藉此能夠減輕就學壓力。然而學子們的壓力真的能光靠這幾項新政策就減輕嗎?
青年安心就學新方案將於今年2月開始實施。(圖表來源/經濟日報)
壓力出現在畢業之後
「其實都是政策宣示意義比較大,實際幫助並不大。」台灣銀行的范姓行員表示。實際上銀行每個月都會有最低還債金額,延長還款期限只是將每個月的還債金額減少幾百元至一、兩千元,但利息仍在計算,儘管調整政策,還不起就學貸款的人依然還不起,范姓行員認為「最主要還是因為就業問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十五歲至二十九歲的失業率始終居高不下,青年失業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卻也未見明顯改善。然而對於畢業即失業這種說法,身負就學貸款的在學學生大多表示真正害怕的不是負債,而是擔心找不到工作而無法還債,「當然會擔心,畢業後說不定只領22K(註1)!」交通大學資工系大二的吳丹辰說道。
儘管身負就學貸款的在學學生,大多已擔心起未來負債的生活,但大多數對就學貸款的認知仍不多,交通大學電物系大三的黃德榮表示 「只知道畢業後沒繼續升學的話,一年內是不用算利息的,而且我設想一定可以在一年內還完,所以就沒特別去注意。」由於對就學貸款認知不足,常常也造成學生儘管在就學期間有打工,可是因為沒有立即經濟壓力,即使有意識要為就學貸款而儲蓄,也容易再將這筆儲蓄挪為他用,造成儲蓄一直無所成效,畢業後才知事情嚴重性。
放寬申請限制 是好是壞
近來政府盡可能調降就學貸款利息,希望多少能減緩還款壓力,沒想到有媒體發現,有些申請人看準就學貸款利率低,因此將就學貸款移作他用,例如拿去繳交利率較高的車貸、房貸,或是做金融投資、存進銀行生利息等,使得政府一番好意遭到曲解,也因此不少民眾開始質疑其放寬申請限制是否有所疏漏。
學校是申請資格查核的第一線,交通大學生活輔導組楊教官表示「學校是看財政部的財政所得清單來核對,所以只要他符合了,就可以申請就學貸款。」然而財政部的所得清單其實很難確保其中無誤,范姓行員解釋「有些所得是比較查不出來,像是開店之類的,所以就會來辦就學貸款,再將這些錢去做投資,他們就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態。」
近年來申請就學貸款人數不斷攀升,教育部對此的預算也逐年增加。(圖表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辦理就學貸款的原意本在於幫助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能夠不因經濟因素而放棄學業,也顧及到非清寒家庭,但家中就學人口多,因此又放寬了就學貸款申請門檻。不過有媒體指出有心人士不當利用使得政府美意遭曲解,對此,交通大學資工系大二的吳丹辰認為家境不錯的人去申請就學貸款,根本就是浪費社會資源。
不過對家境不錯的人申請就學貸款黃德榮卻有另番見解,許多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父母是為了讓小孩能夠瞭解賺錢的辛苦、自己決定未來道路,因此帶著孩子到銀行辦理就學貸款。 「我爸媽說看你要繼續就學,還是要就業都可以。如果要升學,就要自己付學費,所以我只好申請就學貸款,剛好不用利息又可以慢慢存錢。」黃德榮說到。
就學貸款或許為學生帶來了未來的經濟壓力,但大多仍在在學的學生表示這種壓力是正向的壓力。必須為未來考量,斤斤計較每個月的花費,卻也因此懂得賺錢不易,進而更珍惜所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大一的陳羿如說道 「讓我可以暫時不用擔心學費,努力讀書,對於自己未來也比會較有規劃。」而對於打算在畢業後一年內就還完貸款的黃德榮,則表示它可以讓你用五年的時間去規劃你要如何賺到錢,做好理財計劃並且可以提前去適應社會。
高學歷與就業 環環相扣
由於台灣仍有所謂的高學歷思維,文憑成了求職用才的重要指標。范姓行員便表示從呆帳名單中便可看出其嚴重性,大學現在人人都考得上,但光是學校名稱就可以決定求職時錄取機率的高低。也因此使得畢業後仍找不到工作的新鮮人,開始面臨立即還款的壓力,最後淪落成只要有工作就好,相對便失去了與老闆談條件的權利,只能任其壓榨,隨之形成一種貧者仍貧,富者更富的惡性循環。
高等教育屬於選擇性教育,必須秉持「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大多數學生也都能夠認同。而政府出於好意的就學貸款政策每每遭來抨擊,除了申請人心態影響了就學貸款的本意與輿論,就業問題也是影響就學貸款運作的關鍵。儘管多數在學的就學貸款學生仍抱持著「努力工作,總有一天會還完」的樂觀態度,政府卻不能一樣樂觀地看待這一切,也許配套政策、措施已作修改,但經濟不好轉、失業問題不改善,這群學生的樂觀也將隨著「畢業即失業」而消失殆盡。
註1:22K方案原名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 |
記者 劉力榛
在下字小饅 長相如同其字,圓的短的 生性害羞,又閉俗 喜愛在高個子之間穿梭的籃球, 喜愛在寢室 洗澡間大聲亂唱歌 喜愛人來瘋 最喜愛的是傳科的大家♥(mu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