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綁指考 考生權益何在
學測綁指考 考生權益何在
記者 陳祐元 報導 2012/01/08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將在今(101)年一月十七號正式舉行。學測是台灣高中生進入大學的第一道門檻,暑假時還會有另一次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可以提供學測失常的考生一次新的機會。不過隨著大學部分科系開始將學測成績作為指考門檻,出現「學測綁指考」現象,使得考生陷入即使指考分數再高也無法填志願的窘境。
一年一度的大學入學考試,充滿應屆考生。(圖片來源/中央社)
學測門檻 有增無減
「學測綁指考」意思是說有些大學科系基於自身考量,對於國文、英文、數學等不同科目加以限制,使得考生申請學校時不僅看參考生的指考成績,還會連學測成績一併列入計算。根據統計,民國98年台灣共有43所學校、351科系設立學測門檻,被認為已影響考生的權益。當時的教育部長鄭瑞城曾經承諾取消學測綁指考現象,到了民國99年雖然沒有取消,但是學測綁指考的科系已經降為141個。
然而,今將學測成績做為門檻的科系卻又增加到159個,大部分設此門檻的科系並沒有要求學測成績須達頂標,而是以均標、前標為主。像是國立政治大學41個科系中,就有11個科系設立學測成績做為參考,不過大多數是以均標做為標準,唯獨台大醫學系仍是以頂標作為篩選依據。高雄中正高中教師謝惠美表示:「設立門檻的目的應是不想收到太偏頗的學生,要每種學問都有基礎。」她表示,這類規定一開始應是為了學生能有平衡的發展,尤其台灣大部分高中都是在高二時分組,很容易高二時就開始專精於自然科或社會科,學習之路開始偏頗,最後導致除了本科以外的東西都不知道的情況。因而會因為學測的規定讓理工科學生也要懂文學、歷史地理、藝術等項目;社會組學生也要有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
謝惠美認為,學生就學期間如果學習的層面越廣、接觸的領域越多,面對問題時才能有較大的包容與解決的方法,像是醫學系的學生必須具備人道精神跟關懷的心態,不然就會有2003年SARS時,醫生不願留守醫院的事件發生。謝惠美說:「綁指考不是太離譜的要求,可以當成是鑑定全方位能力的指標。」她覺得利用其他科目作為篩選的依據,讓學生不會只專精於想報考科系的科目,實際執行的確可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知識的拓展。
只看相關科目 喪失意義
但情形並非全如謝惠美所言,「學測綁指考」卻已成為許多考生的夢魘。因為拿來當指考門檻的科目應是跟本科系無關的科目,例如說台大醫學系的學測門檻看得應該是社會、國文或英文科,這樣才符合全方位發展的理念,但是台大醫學系看的卻是理工為主的數學與自然,且皆是以頂標為限,喪失了原本設立學測門檻的初衷,也讓許多學測考不好的考生直接連指考的機會也沒了。目前就讀高醫醫學系的歐昱倫,就是因為學測成績不夠而無法申請台大醫學系,他說學測綁指考這種制度應該要取消,不然如果學測失常或是遇到突發狀況,等於同時喪失了指考的權利,對考生是真的很不公平。
藉由同類科目做為篩選的先決條件,雖然可以篩選出該領域很強的學生,但是這樣卻會失去均衡發展的意義,當初設立門檻就是為了讓考生每個領域都能有所涉獵,可是學校可能考慮到真正需要的人,最終還是以本科項目為標準,而非以均衡發展為要。一名退休的歐老師說:「學測綁指考使得考生有兩次考試機會的意義消失,因為如果學測考不好,指考考再高也沒有用。」這個現象造成考生完全不能出現失敗空間,兩次大考都得維持高水準才行。這種雙重壓力削弱將考試分成兩次的目的,已在無形中加重了考生的心理壓力。
除了學測可能失常的考生外,若干只參加指考的重考生權益也會受到影響。交通大學學生韓捷就提到,他重考時只能參加指考,沒有學測的成績,導致很多將學測當作門檻的科系都無法選填,「這等於硬生生地剝奪了沒有考學測考生的權利。」由此可見學測綁指考不僅影響應屆考生,也會影響重考學生。
兩次考試都不能失敗,考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圖片來源/Google)
把公平還給考生
或許學測綁指考並非全無優點,大學科系或許可以因此找到他們想要的學生。但是對於學測沒考好的學生,指考的設計就是為了提供另一次補救機會,其他相關規定就應該維持補救的美意,要讓這類學生還有考上的機會才是。歐老師也說到,學測成績當然有其參考價值,可以防止平時不用功,後來卻參加考前衝刺班的學生入學;可是同時也有可能有平常認真的學生,因為一時失常連帶錯失了之後的機會,這樣實在有失公允。因此,要設學測級分門檻不是不行,但是標準應該要降低,不應該把學測成績做為指考錄取的必要依據。
教育部高教司則表示尊重大學自主,並不反對大考分發設學測門檻。但是不論是大學或是高教司,其實都不是學測綁指考的直接影響人,真正的考生權益受到最大的影響,卻始終沒有管道可以發聲,大學依據大學自主而讓各科系設立標準,高教司又以尊重大學決定放任不管,這樣考生實在很難藉著學測與指考進行救濟,兩次考試的制度美意已經形同虛設。
為了真正落實保護考生權益,高教司在尊重大學設立學測門檻的同時,應該要監督各系是否是是因平衡學生發展才設立門檻。若一單發現是標準與該系所學非常相關,就應提醒不該設定這類門檻,只能將學測成績當作參考,而非第一篩選的標準。學測綁指考在近兩年有悄悄增加的情況,高教司實在應該解決,不能一味以大學自主為由而袖手旁觀。
![]() |
記者 陳祐元
我喜歡攝影跟拍片:) 而且不管課業重不重 都希望可以把歡樂帶給身邊的所有人~ 希望大三可以越變越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