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

憤怒的 99% 占領華爾街

「占領!占領!占領!」上萬名美國民眾入秋以來,走上象徵資本主義的華爾街頭祖科蒂公園一帶,進行長期占領、抗爭。至今,全球已有逾百個城市響應了當初由加拿大左派雜誌《Adbusters》發起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憤怒的 99% 占領華爾街

記者 王升含 報導  2012/01/08

「占領!占領!占領!」上萬名美國民眾 2011 年入秋以來,走上象徵資本主義的華爾街頭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一帶,進行長期占領、抗爭。至今,全球已有逾百個城市響應了當初由加拿大左派雜誌《Adbusters》發起的「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運動。這項以「我們是 99% 的人」為訴求,對抗貪婪期貨市場的社會運動,走過了警察驅趕、在大雪中被紐約市消防局斷水斷電、警民對峙的衝突場面,悄悄地邁向了第五個月。
 

不願再沉默以對的 99%

會用 99% 做為抗議民眾的匿名代稱,是為了凸顯美國境內日趨嚴重的貧富差距。根據美國國家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統計,其國內最富的 1% 自 1979 至 2007 年間,財富擴充了 275% 倍,這個數字攀升到 2008 年,才因為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經濟蕭條而有所下降。前 1% 的財富以倍率成長的同時,許多沒有大專學歷的勞工、新移民和特定弱勢族群因國際市場競爭而失業。原先中產階級只要一生病,就會被龐大的醫療費用壓成負債,這些 99% 的人經濟狀況正一步一步走向懸崖時,1% 的人正在跟會計師討論如何逃稅,或油腔滑調地勸政府減少極富份子的稅收。


「占領華爾街」抗議運動在經過高度網路及中小型社群傳媒的宣傳及曝光後,引起非常多美國民眾的響應。(圖片來源/占領華爾街圖庫)

占領華爾街的規模之大,是運動發起人,同時也是《Adbusters》創辦人之一的凱利.拉森未預料到的。「我們一開始其實是從癱瘓了中東世界的『阿拉伯之春』得到靈感,決定在雜誌的部落格上發佈一則訊息,並藉著網路觸角和微型宣傳讓人們知道有這麼一個占領的抗議活動,邀請大家一同響應。」參與的方式很簡單:9 月 17 日帶著你的帳棚,進駐占領紐約曼哈頓下城的祖科蒂公園,圍堵那些唯利是圖,瓦解國家經濟骨幹的華爾街金融機構。

起先,參與的民眾大約只有數百人,並大多由年輕的白人學生組成,美國主流媒體也鮮有關於占領活動的報導篇幅。但 9 月 24 日,幾名抗議者被高階警官噴辣椒噴霧的大量影片和相片開始在網路上流通;10 月 25 日;史考特.歐森在參與占領奧克蘭的遊行中,被警方發射的彈丸擊中頭部,造成顱骨挫傷;11 月 18 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校警再度以辣椒噴霧噴灑在校園內靜坐抗議的學生,並將他們逮捕。


去(2011)年 11 月 18 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校警對靜坐抗議的學生噴灑辣椒噴霧,
並強行逮捕的影片,引起軒然大波。(影片來源/Youtube)


企業與政府 貪婪共犯

隨著社群網站、微網誌、線上分享相簿空間漸漸被「占領華爾街」和其他城市的消息淹沒,越來越多認為自己也是那99%的民眾不計種族、國籍、志業,開始踏上街頭,抗議政府與銀行長年的利益勾結和貪腐,對平民百姓經濟能力的吞噬。會認為政府與銀行之間的關係過於緊密並非空穴來風,光是 2008 到 2010 年間,「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就花了納稅人 7 千億美金(相當於近 22 兆新台幣),為搖搖欲墜的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等大型控股集團和本土產業進行紓困。「但是當我要破產完蛋的時候,誰會來幫我紓困呢?沒有人!」抗議民眾克理斯.思凡尼帝激昂地說道。

亨利.福特曾說:「還好美國人民不瞭解這個國家銀行和金錢運作的機制,不然我想明天早上以前,就會有一場大革命了!」一個世紀後,憤怒的民眾終於再也無法忍受物價不斷上漲,薪水卻維持原狀;高學歷的失業份子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花了數十萬美元在沒有用的畢業證書上;不敢成家的年輕人發現以前大家嚷嚷著的「美國夢」早已破碎;被裁員的人擔心全家的房子會因繳不出貸款而被銀行收回法拍。一個世紀後,有一群願意工作,卻只能活在最低薪資,與貧窮線為伍,沒有錢、沒有希望的中產階級,發現三年前強調「改變」的歐巴馬無法在全球金融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後保障人民,於是,他們走上街頭。

「越來越多不同城市、國家的人開始自發性地集結當地民眾,占領不同公共場域,」凱利.拉森驕傲地表示。截至今日,全球已出現逾 250 個「占領」當地公共場合的網站;在臉書和推特上,同步的占領活動也獲上百萬人響應;網路上甚至出現許多專為占領運動成立的網頁,以即時更新全球最新的占領情況。「之前覺得這個抗議很無聊的大眾傳媒,因為發現全球的網際網路都在討論占領運動,開始不得不派記者至抗議現場,做大規模的連線報導。」從十六歲就開始活躍於政治運動的范恩.賓說道。他更說,自己在紐約工作這麼久以來,第一次發生地鐵站因為抗議事件關閉,可見民眾的憤怒真的不容再被忽視。


網路上除了有許多參與民眾上傳的照片、影片外,也不乏新聞媒體捕捉到警民對峙的場面。
(圖片來源/Wartard Blog)


占領與金融體系 小巫見大巫

「占領華爾街」在美國各地街頭、網路和媒體上盪起的漣漪雖大,但實質上對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的影響,仍有待觀察。某跨國銀行不願具名的發言人表示,在投資金融業內,各家公司亦敵亦友、環環相扣,往往經由共同客戶和買賣對象組成一個縝密而複雜的網絡,一旦某家具規模的公司倒閉,其結果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得由整個牽涉其內的經濟體共同承擔。另一名任職國際控股集團的匿名發言人也指出,2008 年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破產,為金融界投下震撼彈,不只是雷曼旗下員工的失業問題,投資客的財產也受到重擊,而一旦有持股或因顧及市場流通性而加入此體系的生產公司受到波及,物價便會不穩定,進而影響消費者。

雖然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今年 12 月 5 日執行收購法拍屋任務時,特別囑咐第一線工作人員不要與死守抵押房屋的抗議民眾起衝突,范恩.賓也指出,前年底在亞特蘭大的占領運動,抗議民眾也以死守住即將被查封的民宅的方式,讓前來的銀行願意放寬對屋主的貸款條例。但是,以小搏大的占領抗議,仍無法對龐大複雜的金錢、投資、控股運作機制所造成的結構衝擊。


占領運動在全球各地獲得民眾自發性的參與響應,但對政策和未來經濟體結構改變的影響大小,仍有待觀察。(圖片來源/The Daily Caller)

根據澳盛銀行(ANZ)亞太區風險部借貸重組經理王喆的觀察,「占領華爾街」對全球經濟產生結構上並沒有造成改變,一來因為華爾街只是全球期貨市場的一部份,即使全然關閉仍不會擊垮歐、亞等洲羅織出的金錢網脈。況且以實際政策面而論,占領運動也僅只為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增添議題,和挑起候選人間爭鋒相對。其實,這些檯面上似乎關心抗議民眾訴求的政客也難有作為,畢竟他們成億的政治獻金就是從這些貪婪的大企業主而來。捐款力量之大,還可從媒體再現手法得出些許端倪:以保守著稱的福斯新聞,就用了不少低穢字眼形容抗議民眾,塑造出整個運動是由一群烏合之眾和過氣雅痞所組成的表象。

對此,大半輩子投身左派運動的凱利.拉森不諱言地說道:「抗議民眾們已經施展出了魔法般的凝聚力。我們不期待用一個月改變全世界的金錢周轉模式,而是要以長期抗爭的方式,讓掌權、掌錢者,看到人民在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絕對不會再退縮。」在美國聖誕節及新年連續假期結束後,「我們計劃走進校園,占領學校內的機關和教室,以點燃世界未來的中流砥柱們,對一個公平、正義經濟和社會體系的熱切渴望。」

 

 

記者 王升含
      喜 歡 李 商 隱 、 泰 雷 曼     席 勒 、 大 衛 林 區     s t r a w b e r r y   s h o r t c a k e s     和 無 傷 大 雅 的 尷 尬          
記者 王升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