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又來了 《歌舞青春2》不青春?
迪士尼又來了 《歌舞青春2》不青春?
文/ 鄭瑋津 2007/10/14
《歌舞青春2》預告片,青春校園歌舞劇再度擄獲人心。 |
![]() |
《歌舞青春2》(High School Musical 2)九月在台灣上映。左起查德、夏培、特洛伊、凱碧、雷恩、泰勒。 |
繼迪士尼原創電影《歌舞青春》大受好評之後,《歌舞青春2》於今
《歌舞青春2》描述一群美國高中生的故事。男主角特洛伊(Troy)是籃球隊隊長,女主角凱碧(Gabriella)則是數理天才,在前一集中兩人相遇,意外地發現彼此的歌唱天分,因此參與了戲劇社的角色甄選,不料,卻引來朋友們的不諒解,認為他們應該好好的打球和認真地參加數理競賽。另外一邊,夏培和哥哥雷恩原本從幼稚園就是歌唱好手,不滿鋒頭被搶,便處處阻撓,兩人的朋友們更是從中作梗,使得特洛伊和凱碧彼此間產生誤會。直到最後,大家終於解開心結,彼此和好並一起幫忙他們,最後順利參加決選,一道唱出完美的指定曲。
第二集由原班人馬演出。在暑假期間,特洛伊獲得一份在「溶岩溫泉(Lava Springs)」鄉村俱樂部的工作,並替籃球隊、凱碧及其朋友們也找到工作,卻不知道這是夏培父親所擁有的俱樂部,而提供工作也是為了完成他的一項計畫。俱樂部在暑假結束前會有一個表演晚會,所有人都有上台演出的機會,夏培為了得到特洛伊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與哥哥雷恩翻臉,期間凱碧也與特洛伊吵架、離開,夏培更利用自己身為俱
《歌舞青春2》中特洛伊與凱碧對唱,〈You are the music in me 〉 |
融樂舞劇於一爐 刻畫人性光輝
《歌舞青春2》延續前一集的歌舞劇形式,但增加更多歌曲的部份。儘管劇情似乎用一小段話就可以簡單帶過,但藉由結合音樂與舞蹈的元素,仍為閱聽者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與感官享受。既然是歌舞劇,便不得不提當中的歌曲及舞蹈部分。音樂結合戲劇向來是迪士尼的強項,這次也不例外的表現搶眼。音樂首首動聽,句句感人,無論是動感歌曲,還是抒情歌謠,都讓人耽迷其中;可惜的是,也許由於收音不佳,從講話接到歌唱時,對嘴的感覺太過明顯,畫面稍嫌突兀。至於舞蹈的部份,主要是以Hip-hop(嘻哈街舞)加上啦啦隊舞蹈為主,契合時下年輕人的喜好,並表現出活潑、熱情的陽光青年,很符合劇情和整部電影想表達的感覺。
在這部電影中有愛情、友情、親情,也加入青少年對未來的憧憬和迷惘,許多畫面都能深刻地觸動人心、感人肺腑。除此之外,劇中的情節也滿足了人的慾望:人們理想中的愛情藍圖不外乎有帥氣、陽光的男孩配上美麗、聰明的女孩,以及一段浪漫的戀情。而朋友們則個個講義氣、能共患難,雖然彼此經歷挫折和爭吵,但最終仍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即使原本懷有壞心眼的人,最後都會受到感化,了解不擇手段未必嚐得到甜頭,只有改變自己才是上策。
以相仿邏輯呈現情節的弔詭
這是多麼陽光、溫馨又感人的劇情,也是這麼的「迪士尼」,或許這就是它一直這麼叫好又叫座的原因。現實中的愛情,醜男配美女、醜女配帥哥的例子俯拾皆是;男人看到其他美女倒貼不心動者少之又少;稱為「朋友」的那個人永遠會在背後捅你一刀;不管是在職場還是校園,壞人永遠無意悔改;社會新聞依舊以腥羶色站穩頭條──但如果將這些搬上大螢幕,票房應該會十分慘澹,畢竟,電影只不過就是為了滿足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奢望吧!
迪士尼的每部電影似乎都遵循著一樣的模式,當然《歌舞青春2》也不例外,與前一集有著相仿的脈絡:一個劇情起始的契機,接下來過了一段開心、平常的日子;好景不常,外力介入產生衝突,原本美好的情節起了變化,接著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會成為轉捩點,事情開始有了轉圜的餘地,然後在大家同心協力下,共同走向美好的結局,一如童話故事般,從「好久好久以前…」到「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欠缺想像力的敘事過程,起點和終點儼然設想周到,徹底剝奪了觀眾的創造力和聯想的延伸。
儘管如此,無庸置疑地,這仍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青春歌舞劇,享受美妙的樂音,一道動感熱舞,體驗他們的歡笑、他們的淚水,回到一個充滿歡樂、沒有壞人、不知道什麼叫做黑暗的世代,就如同童話故事雖永遠不會成真,卻歷久彌新。
《歌舞青春2》(High School Musical 2 )迪士尼頻道最新重播時間如下: |
2007.11.3 19:30/00:00 |
2007.11.4 12:00(卡拉OK版) |
2007.12.1 19:30/00:00 |
2007.12.2 12:00(卡拉OK版) |
![]() |
記者 鄭瑋津
目前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四年級,選擇數位媒體學程做為主修,對於攝影、2D/3D動畫、設計皆有些許涉獵,曾到台北之音及聯旭廣告公司實習,2007年六月出版《忘了帶大腦出門》一書。 喜歡旅遊,尤其是和好友一起走的自助旅行;也很喜歡藝術,不論是攝影、隨手塗鴉、電腦繪圖和動畫都可以玩得津津有味,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天天想著許許多多的為什麼。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卻很過時地愛好紙製品,始終認為那些由1和0組合成的文字或圖像總有一天會消逝,只有緊握在手中的觸感才是真實。 關心議題:性別、流行文化、原住民族群、動物、環保、藝文。 我的部落格 我的書《忘了帶大腦出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