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小確幸 廚房
日常中的小確幸 廚房
記者 蘇冠心 文 2012/03/11
隨著巴士前行,車上的暖氣口從腳底處不斷放送著,讓人不禁昏昏欲睡。用手指拭去玻璃上的霧氣,外頭白雪皚皚的大地看起來永無止盡,道路上的溫度計顯示目前遠野市的氣溫是零下八度。
遠野的冬天氣溫嚴寒,路上人煙稀少。(圖片來源/蘇冠心攝)
這個寒假,我來到了日本縣治面積第二大,但人口密度卻是本州最低的岩手縣,在日本交流協會的安排下,我與兩位學姐幸運地寄宿在遠野市的民家體驗當地生活。相較於台北的擁擠喧嘩,遠野市儼然是個寧靜的小鎮,全市人口只有三萬人左右,因此平常路上行人也不多,特別是在這寒冷的冬天。直到進入市中心,才逐漸看到小學生放學成群結隊的身影,鮮紅色的書包在雪地裡特別顯眼。
遠野市是岩手縣的內陸城市,地形為環山的盆地,以河童和座敷童子的民間傳說聞名日本,河童據說擁有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而座敷童子則是一種日本妖怪,也是房子的守護神,傳說擁有座敷童子的家會變得很繁榮。此外,因為此區的土壤貧瘠,所以過去大部分的家庭都以飼養馬匹為主,也衍生了一連串與馬相關的民間故事,這些傳說被日本作家柳田國男合寫成遠野物語,與中國的聊齋誌異有異曲同工之妙。
寄宿家庭的媽媽-佐佐木女士開車來遠野宿泊協會接我們,外頭的天色也越來越暗,將近三十分鐘後我們才抵達佐佐木家。這裡附近的景觀與宜蘭有點像,只是田地與道路都被大雪覆蓋,而庭院中積了一層好厚的雪。一踏入玄關,映入眼簾的就是成排的和室,必須要將紙門拉開、關上,拉開、關上才能到達另一間房間,透光的紙門可以隱約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背影。
日本地窄人稠,廚房規模通常比較小巧,並以開放式廚房的形式跟餐桌連在一起。環顧四周,櫸木地板映著廚房內昏黃的光線,木櫥櫃裡也妥貼地擺放好陶碗、瓷盤。日本人似乎對擺盤特別講究,連筷架也馬虎不得,佐佐木家的筷架是馬卡龍色的蝴蝶形狀,上頭透著一點瓷器的光澤。
媽媽在廚房裡穿梭忙碌著。(圖片來源/蘇冠心攝)
我們與媽媽一起在廚房裡準備晚餐,廚房的角落裡有一臺小暖爐,上面用竹簍盤裝著一盤花生。電視的左上方有一只精緻的乳白色掛鐘,裡頭住著許多小人偶,每到整點時就會發出悅耳的音樂,在木造廚房迴盪的音符,有種神奇的安定力量。
媽媽一面綁著圍裙,一面從冰箱拿出出門前事先煮好的壽司飯。壽司飯必須要等放涼之後才能包上海苔捲,否則海苔會回軟。在捏壽司飯時,也要將手沾濕才不會黏上一堆米粒。今天晚上的菜色是稻荷壽司與什錦壽司,稻荷壽司是將帶狀的豆腐皮中塞進一小瓢白飯,也就是台灣所說的豆皮壽司。其來源與日本著名的稻荷神社有關,稻荷神是日本的豐收之神,傳說神社裡供奉的狐狸,喜歡吃油豆腐皮,稻荷又有豐收之意,吃了會有好運。什錦壽司的做法與台灣幾乎一樣,不過日本人在葫蘆乾(干瓢)的比例上放得特別多。
接著我們負責炸天婦羅,天婦羅是常見的日本料理,但是跟台灣夜市裡所賣的天婦羅有些許不同,台灣的天婦羅其實是指關西人所說的薩摩揚,是一種利用魚漿油炸的產品,也就是甜不辣,但關東人所說的天婦羅,則是將蝦、魚、貝或蔬菜裹上小麥粉與蛋汁再放入鍋中油炸兩到三分鐘,並沾取蘿蔔泥搭配食用。台灣一般常見的天婦羅大部分以魚蝦與蔬菜為主,日本則是種類更加多元,當天媽媽也準備了竹輪,吃起來很鮮美。
將麵糰捏成圓狀再順勢拉開,就成了岩手縣特有的鄉土料理-揪面,揪面有點像台灣人常吃的麵疙瘩,加入牛蒡、胡蘿蔔、蔥與金針菇所烹煮而成,媽媽說這是遠野地方冬天家戶必備的料理,據說吃了以後整個身體就會溫暖起來。
佐佐木家的菜餚都用精緻的器皿分別盛裝。(照片來源/蘇冠心攝)
寄宿家庭的爸爸也盛情邀約我們喝啤酒,由於遠野市周邊盛產啤酒花,所以啤酒被視為當地的名產之一,也有許多當地人會自己釀酒。啤酒大廠KIRIN便特別使用遠野的啤酒花和麥芽來製作特別版的啤酒,喝起來很順口。除了啤酒之外,岩手縣也盛產和牛,因此當地的乳製品相當有名,我們也喝了小岩井農場的優酪乳,口感跟台灣的很不一樣,有一種清新甘醇的自然。
當地人的職業以務農為主,佐佐木家也不例外,廚房牆面上貼滿了各種作物的播種時程以及注意事項,今天桌上所有的蔬菜都是佐佐木家自己栽種的,就連飯後的蘋果汁也是居住在青森的朋友自己榨的汁,天然的料理讓佐佐木夫婦兩人臉色紅潤,即使已經六十幾歲看起來仍然容光煥發。
佐佐木夫婦有三個小孩,目前都已經成家立業,分別住在沖繩、東京與盛岡,看著他們的相片,我開始想像他們小時候一起坐在這張餐桌前的樣子,也許是一邊搶著與爸媽報告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一邊低著頭猛扒飯,媽媽笑說別吃得這麼急,爸爸則緊盯著電視螢幕看著NHK的晚間快報。
隨著三個兒女陸續離家讀書,家中的廚房瞬間空了許多,桌上也只剩下兩只蝴蝶筷架,其他的留在櫥櫃中成繭。晚上的遠野非常寂靜,外面的雪好像下得更大了,房間裡只剩暖爐的紅光溫著榻榻米地板,我不禁想著不能團圓的廚房,究竟是什麼樣的氛圍?
隔天清晨,透過雪地反射的陽光照入紙門,外頭流理臺的水聲嘩啦啦地響著,還有刀子來回在砧板上都、都、都......的聲音。我突然明白,這些日常且規律的行為並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改變,正因為這些小事被用心對待,這個家庭才得以被守護。而孩子與父母親一起在廚房裡相處的時間,即使經過許多早晨、夜晚,也不會風乾,那些記憶中的日常小事,就像是廚房一樣那樣看似無謂,卻是必須的存在。
桌上已經準備好豐盛的早餐,佐佐木夫妻微笑著招呼我們入座,廚房裡的電視機裡傳來NHK主播親切的聲音:「早安,現在是早上七點二十二分,等一下為您播報今天的氣象,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
![]() |
記者 蘇冠心
哈摟,我是小Can:) 喜歡讀溫暖的字、 彈吉他與旅行, 目前最大願望是吃遍各地美食, 希望能用喀報記錄這一年的曾經走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