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我的小鄉里
食記 我的小鄉里
記者 張繼云 文 2012/03/11
一覺醒來,在被子裡熱到發汗卻覺得很滿足的,是家裡的被窩。有別於顫抖瑟縮的風城,家鄉不用物產豐饒,位居台灣中部的天氣精華地段就足以令我感動涕零。
早晨的馬路有些冷清,卻是個能仔細看看自己住了二十年的小鄉里,發生了什麼變化的好時機。前一天晚上,妹妹還指著路旁林立的店家和攤販,一一介紹著「那家店的雞肉真難吃」、「那家便當菜太油」之類的話,一邊又提到老字號的早餐店被後來的連鎖早餐業者擊敗的八卦。而現在,我聞著「新」早餐店的香氣,利用等餐的時間觀察著街景,對於家裡周遭開了越來越多的餐飲店欣喜,竟有著井底之蛙般的心態,妄想著我們這小鄉里終於要出頭天,發展成熱鬧的大城鎮了。
對於一餐能有那麼多的選擇,我總是感到驚奇又困擾。且不說一路上兩排店家讓人眼花撩亂,光是一家早餐店,最多不過四個人手,卻要包辦中西式早點,蛋餅、漢堡、餃子、蘿蔔糕等等,全都被一同擠在牆上小小的看板裡。如果賣的是午餐與晚餐的店家,名目更是五花八門,牆壁與櫃檯貼滿了菜單,門口還要放一塊密密麻麻的黑板,也許這便是每次出門買外食,都讓我考慮再三,仍然頭痛不已,無法決定要吃什麼的原因。
遠離遠方都市塵囂,小鄉里彷彿隔絕在世界另一邊,卻仍生命力蓬勃的發展著。
(照片來源/張繼云攝)
據國外留學的朋友說,在英國,食物的選擇有限,省吃儉用的留學生想盡辦法買便宜的食材自己動手料理,而外食只有炸魚配薯條,再懶惰的人,最後都會加入一起下廚的行列。大一暑假在美國打工,短短三個月的日子裡便足夠讓我對食物深有體會。看不到像台灣路上,隨處一走便會撞到的小吃店招牌,只有一家家要掏出大把鈔票的餐廳、千篇一律的美式漢堡或比薩,只能在超市心痛地買不算便宜的蔬菜,看到肉品的價格更是下不了手。台灣小島雖然文化混雜,卻是以食為天的人們最親切的天堂。
小小菜市場 滿載溫情與學問
高中以後同學來自各地,就算同是台中人,我也不知該如何介紹我的家位在哪裡。沒有特殊地標、沒有任何名氣,只有不為外人知的在地小學。但人口稀少的小鄉里,既使不是選舉期仍然喧鬧,像是台灣的縮影,人情味一點也不減,尤其是菜市場,裡面賣的不只是菜,還有溫情和交情,偶爾參雜點街坊鄰居的八卦。
小時候,奶奶會牽著我的手,在菜市場四處閒逛。菜市場剛好適合這裡的格局,範圍非常小,只有一家蔬菜批發店和肉店,與馬路對面的販魚卡車和地攤水果相望。不只婆婆媽媽們會在這裡交換別人家小孩的情報,叔叔和阿伯也會在這裡聚集吆喝著,談論天氣和股價。而我會趁著奶奶專注挑魚的時候,溜到果菜批發店裡,自比鑑賞家般地把玩販賣的蔬菜。
對我這種專門搗蛋的小鬼頭,賣菜的阿姨從來沒有怨言,反而招呼我到身旁,開始上起「市場教學」:「試吃葡萄要挑底部那一顆」、「鳳梨頭上的葉子太大的話,那顆不會甜」等等。菜市場像是開放式教室,每一個來買菜的客人與老闆都是老師,新手媽媽甚至能在這兒學到育兒經,仔細聽還能知道讓料理更美味的祕訣。
近幾年,買菜的重責一部分落到我和妹妹肩上,幾乎每週幫媽媽跑腿的妹妹對於挑菜的熟練程度讓我覺得不可思議。賣菜的阿姨似乎跟她很熟捻,在妹妹自顧自將耳朵貼上、敲擊著西瓜的同時,誠摯地推薦漂亮的白菜能炒蝦米,剛進貨的苦瓜多麼清甜……,看她口沫橫飛的比手畫腳,不禁讓我聯想起媽媽一邊揮舞著菜刀,一邊說著:「紅色的尼羅河魚跟吳郭魚很像,但肉質比較鮮嫩」的畫面。
菜市場無須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濃厚的人情味才是讓婆婆媽媽流連忘返的關鍵。
(照片來源/歐根力有機農場)
看著這樣滑稽又溫馨的景象,我不再在乎環境的髒亂或衛生的考量,更不該把大城市繁忙的步調與速食的文化帶進這裡。這裡一切都是緩慢的,我卻不知不覺用外來者的眼光催促著它的發展,數十年如一日的平穩氣氛才是屬於這小鄉里的特產。
咖啡香繞鼻 最堅定的溫柔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說,一個城市有多少文化,取決於它有多少咖啡館。曾幾何時,咖啡隨著超商進駐各個角落,連一開始不被看好的咖啡店,現在顧客絡繹不絕。窗明几淨的露臺、開放式咖啡座,為小鄉里的馬路增添一點時尚感。
一大杯黑色液體,看起來卻很純淨,聞著香氣更有讓人放鬆的平靜。但黑漆漆的飲料在小孩眼裡與可樂無疑是親戚,偷喝一口卻沒有初嚐大人世界的得意,而是讓我邊落淚邊漱口,好一段時間不碰除了開水之外的飲料。
自我國小時,媽媽就養成每天一杯咖啡的習慣,還記得看她磨咖啡豆的專注神情,是我小時候的樂趣之一。在不懂原物料、機器的價格和裝潢擺設的年紀,我不了解咖啡廳的飲料為什麼如此昂貴,賣咖啡兼賣服務品質和環境氣氛,於我而言如鴨子聽雷。但看媽媽在大賣場念念不忘著咖啡濾紙,或在餐桌上篩檢著咖啡豆,用不符人體工學的磨豆機費力轉動著。她頭上的汗水讓我明白,咖啡不單是飲料,它也不只是俗氣的喝咖啡文化,而是有人真的關心著品質、水的溫度、咖啡杯盤的合適,傾全心全意在乎著咖啡這件事。
小鄉里的咖啡館,在滿是鹽酥雞攤販的擁擠馬路上顯得格格不入,老闆溫和的笑臉、親切的招呼讓人覺得他賣魯肉飯也很合適;長輩總擔心年輕人的流失,對於在這家咖啡館聊天群聚的少年學子們卻露出難得的笑顏。就是這樣的違和感,讓這小地方更生氣蓬勃,也讓我更愛回家,享受恬淡無爭的氛圍,暫時忘卻學校的壓力和煩惱,回歸單純和平靜。
![]() |
記者 張繼云
我是大保 綽號張繼云 雖然長得有點兇可是我心地善良很好相處 現在二十幾歲還在喜歡S.H.E跟拉拉熊 當前的願望是傳科女生都加入系籃 希望大家幫我達成願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