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期

棒球之愛

在沒有聲音的世界裡,忠州聖心學院的球員們僅能靠著專注力和團隊默契,留意每一個球的去向、用手勢與眼神彼此溝通、加油打氣。因為對棒球最真誠的喜歡,以及藏在手套中最溫暖的「愛」,讓他們不再害怕。

棒球之愛

記者 郭乃午 文  2012/04/08

身心障礙者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影響導致身心機能受到影響,無法像一般人一樣生活,除了必須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方便,有時更承受著外界異樣的眼光及嘲笑。儘管如此,不少身心障礙者卻比普通人還要樂觀堅強。隨著人文關懷聲浪的日益高漲,他們擁有更多地方以及管道為自己發聲,運動場更是能夠盡情展現自我的閃耀舞台。

近年有許多以身心障礙者為主角的運動題材電影及影像記錄,像是2009年結合臺北聽障奧運題材的《聽說》、2011年明志科技大學的學生所拍攝的紀錄片《永不放棄-台灣戰神身障棒球隊》、以及韓國片《G-LOVE棒球之愛》等,透過鏡頭呈現身障運動員為夢想或目標努力的過程,過程中不乏旁人的訕笑與不諒解,但主角的勇氣以及真誠告白往往能化解所有無形的隔閡,讓更多人看到運動充滿生氣的另一面以及獨特且溫柔的堅強。


藏在棒球裡的愛,讓這個世界多了一分溫暖。(圖片來源/Google)

 

藏在棒球裡的「愛」

「你們知道棒球裡藏著愛嗎?」

在沒有聲音的世界裡,忠州聖心學院的球員們僅能靠著專注力和團隊默契,留意每一個球的去向、用手勢與眼神彼此溝通、加油打氣。就算是在一片寂靜的紅土綠地上奔跑,這些聽不到的孩子非但不害怕,反而更加堅強勇敢,因為對棒球最真誠的喜歡,以及藏在手套中最溫暖的「愛」,讓他們不再害怕。

《G-LOVE棒球之愛》為真人真事改編,劇情描述曾經連續三年獲得年度MVP殊榮的明星球員金尚男因多次酒後暴力醜聞,不僅形象大傷,更面臨聯盟停賽處分的空前低潮。經紀人為挽救金尚男的形象,安排他到聾啞殘疾學校「忠州聖心學院」擔任棒球隊義務教練。聖心學院棒球隊的球員們雖然聽不到聲音,但都打從心底喜歡棒球,並且夢想在全國大賽鳳凰盃中拿下一勝。面對這支特別的球隊,金尚男起初顯得相當消極,但隨著與小球員的相處,金尚男漸漸想起打棒球的初衷,決心帶著聖心棒球隊創造奇蹟。

英文片名《G-LOVE》取自棒球手套英文Glove,其中的「G」更有Great(great love,偉大的愛)以及Give(give love,給予愛)的涵義。片中相當照顧這些聾啞孩子們的兩位老師,付出自己的時間與心力,無私的奉獻彷彿一股溫暖的原動力,與英文片名兩相呼應。也因為這樣的關心與相互了解,聖心學院的學員們更能勇於接受自己的殘缺,並努力讓生活過得更美好,如同紮實飛進手套中的球,與藏在手套中的「愛」強烈碰撞產生的火花,感覺真實而深刻。


對他們而言,每一個跨步和飛撲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圖片來源/Google)

 

無聲的傷害

《棒球之愛》與《聽說》同樣以聽障運動員為主角,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最讓他們感到難過的並不是自己身體的殘缺,卻是他人有心無心的傷害。由於許多人對身障者並不瞭解,因而產生刻板印象與誤會,那些閒言閒語和下意識的排斥行為對這些身障者而言,才是他們努力生活的最大障礙。

在《棒球之愛》中,球隊的王牌投手車在明國中時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年輕投手,因為比賽中突發性的耳疾讓他從此再也聽不到聲音,高中時進入聖心學院就讀後,卻因為無法接受事實的母親對自己的不認同,從此不再玩棒球。《聽說》則透過小朋與秧秧兩姊妹生活中所遭遇的指指點點、各種懷疑及誤會,儘管劇情並未有太多著墨在身為聽障游泳選手的小朋,但仍透過一場誤會真實地呈現身障者面臨的現實壓力。
 

莫忘初衷 

聖心學院棒球隊的小球員們和其他孩子一樣,站在翠綠的草皮以及飛揚的紅土上,但是這一切卻少了喧囂,只剩百般寂靜。就算因為聽不到聲音而無法從擊球聲判斷球的位置與落點,也無法發出聲音與隊友溝通,但是在他們的心中,對棒球的熱愛就足夠用來克服萬難。有別於一般棒球電影常出現的場上熱鬧氣氛,《棒球之愛》讓小球員充滿感情的肢體動作成為主角,在安靜的畫面中展現最直率的熱情,每一個燦爛的笑容都說著同一件事,他們是多麼地喜歡打棒球。

許多以運動為題材的電影通常會強調運動員的個人意志或是初衷,對運動選手而言,「莫忘初衷」就如同奉在心中的永恆圭臬,但是往往因為過於習以為常而被忽略、遺忘。透過這些熱血的情節或台詞,鼓勵大家勇敢地追尋夢想,或是因此有所改變。金尚男在朝夕與聖心的球員們相處之後,漸漸找到過去那個練投到三更半夜的棒球傻子,就只是很單純地喜歡棒球,也讓金尚男再一次找到新的目標,重新啟程。同時,他也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教導這些從小就不擅長與人競爭的孩子們,以更堅強的生活方式面對未來的挑戰。


在無聲的世界中,小球員們的表情有著深刻的渲染力。(圖片來源/Google)
 

付出過的努力 最忠誠的信仰

世界上還有很多的身心障礙運動員,為了自己最喜歡的運動付出時間和精力,或許在他們心中,最堅強的信仰並不存在雙手合十的禱告裡,而是訓練過程中每一吋肌肉的痠痛以及斗大落下的汗珠。在全國大賽的前一天晚上,金尚男對球員們說:「這裡什麼都沒有,就算你再害羞、再沒自信,也沒有地方躲,現在你們只要相信曾經流過的汗水。」付出過的努力就是他們最忠誠的信仰。

從2003年第一次踏上鳳凰盃全國賽的舞台,儘管到現在忠州聖心學院棒球隊還是沒能闖過第二輪的比賽,始終無法拿到期盼已久的第一勝,但過去幾年來依然堅持持續訓練,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正式登記的53支球隊之一。也許對他們而言,打棒球的意義早已超越勝負,就算是在無聲的世界,只要腳下踩的紅土依然踏實、頭頂上的藍天依然湛藍,對棒球的熱愛依然燃燒,那麼努力下去的理由就永遠不會消失。


聖心學院棒球隊目前仍在為全國賽首勝而努力。(圖片來源/忠州聖心學院官方網站)

 
記者 郭乃午
哈囉,我是阿牛。我喜歡棒球,沉浸在比賽的氣氛是人生一大享受。勝不驕,敗不餒,每一次的努力都是為了下一場勝利的笑容。沒有所謂絕對的勝負,是我喜歡棒球的原因。在無聊的生活裡,找無聊的樂子是我的興趣。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成為喀報記者的一份子了。面對喀報有興奮有期待,也有一點慌張。未來的這一年,我要盡情地寫我想寫的文章,也希望關心喀報的你們,能夠在這裡找到喜歡或者深有同感的文章,我們有很強大的記者群喔,一定會讓你們滿意的。      
記者 郭乃午